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7篇
生物科学   57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非稻田生境中稻飞虱卵寄生蜂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稻田周围田埂、路边禾本科杂草上栖息着能寄生于稻飞虱卵的寄生蜂有缨小蜂科和赤眼蜂科两类,它们是非稻田生境中稻飞虱卵寄生蜂群落的重要成员.群落中,缨小蜂科数量较多,其四个属中,数量上Anagrus>Gonatocerus>Neurotes>Mymar;赤眼蜂科数量较少,所占比率小于9%.非综防区化学农药的毒性和残效加重了生境中寄生蜂生存压力,造成群落中多个物种占有优势地位,而稻飞虱主要天敌-缨小蜂的优势被削弱,不如综防区群落中缨小蜂的优势地位突出.  相似文献   
52.
家蝇泛素编码区 cDNA 序列的克隆及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蛋白质降解途径,该途径对细胞内蛋白的选择性降解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 GenBank 已登录的真核生物泛素(ubiquitin)编码框的氨基酸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RT-PCR 克隆了家蝇 Musca domestica 泛素基因的编码区 cDNA 序列,并进行了测序。序列分析表明,该编码区的长度为 228 bp,编码 76 个氨基酸,命名为 Mdubi ,GenBank 登录号为 DQ115796。同源性比较发现,Mdubi 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真核生物泛素编码框同源性可达 94% 以上。RT-PCR 检测表明,Mdubi 在家蝇不同组织中均高效表达,且不受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刺激的影响,是遍在性表达。为进一步研究 Mdubi 的结构和功能,将 Mdubi 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 pQE30 上,构建重组质粒 pQE30-UBI,转化大肠杆菌 M15 感受态细胞,在 IPTG 诱导下进行了高效表达,SDS-PAGE 检测表明 Mdubi 在大肠杆菌中可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 9.6 kD 的可溶性融合蛋白;Western blot 分析表明表达产物能与 Ni-NTA 鏊合物特异性的结合,表明表达的 Mdubi 为 N 端带有 6His 标签的融合蛋白。利用 Ni2+-NTA 亲和柱一步纯化了 Mdubi,以该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抗 Mdubi 血清。本研究成功克隆了家蝇泛素的编码序列,并在原核细胞中得到了表达,为进一步研究泛素在家蝇体内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是水稻最主要的害虫,其繁殖力高低是影响水稻产量损失最直接的因素。本文旨在研究褐飞虱卵巢特异性基因Nl10847对褐飞虱繁殖力的影响。首先通过克隆验证了Nl10847的开放阅读框(ORF)为552 bp,编码184个氨基酸;然后利用q-PCR技术分析其时空表达模式,发现其在卵巢组织和成虫期高表达;最后通过RNAi的方法,发现下调Nl10847基因的表达后会抑制全虫和卵巢中NlVgR的mRNA表达水平,并严重阻碍卵巢的发育。这些结果表明Nl10847在卵巢发育成熟过程中承担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54.
天敌昆虫控害机制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敌昆虫是自然生态系统内抑制害虫种群的重要因子,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农业害虫是安全有效的害虫控制策略,也是未来害虫管理发展的方向.本文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害虫治理要从“被动应急控制”转变为内部助增的“主动促进自然调控”的新理念,创新多种天敌昆虫协同控制多种害虫的“网式协同调控”新途径,建立一个自我维持并可有效降低害虫种群水平的农业生态系统.未来的研究应针对“天敌昆虫调控害虫的内在机制”与“天敌昆虫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持续发挥作用的生态学基础”等关键科学问题,从基因、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不同层次,重点开展:1)天敌昆虫寄生和捕食害虫的行为与适应机制;2)天敌昆虫大量繁育的营养与生殖生理基础;3)寄生性天敌昆虫与寄主互作的免疫机制;4)天敌昆虫协同控害的生态学机制;5)天敌昆虫可持续利用的生物防治新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5.
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ovirus,NPV)应用广泛,已被开发成微生物杀虫剂和用于重组蛋白表达等.NPV具有两种病毒颗粒:包埋型病毒粒子(occlusion-derived virus,ODV)和芽生型病毒粒子(budded virus,BV),两者的构成和组装存在差异.病毒包涵体在肠道中溶解后释...  相似文献   
56.
作物——害虫——天敌系统包括作物——害虫、害虫——天敌两个子系统,其系统模型通过耦合两个子系统模型而建立.本文概述了系统的两种主要研究方法:作物生态学的桥梁作用以及害虫对作物的为害,目的就是为了模拟与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57.
杀虫剂防治三化螟的最佳时间和最适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杀虫剂使用的最佳时间和最适浓度与很多因子有关,包括害虫种群动态、作物对为害的敏感性、作物单产和产品单价、杀虫剂药效降解速率和杀虫剂效率,以及气候条件等。运用边际分析方法,建立了确定杀虫剂使用的最佳时间和最适浓度的系统模型。此系统模型包括种群动态模型、产量损失预测模型、杀虫剂药效降解模型和杀虫剂效率模型。此外还引入了反映水稻对螟害敏感性程度的加权因子。通过求解一个函数的极大值问题,即可得到使得纯收益最大时的杀虫剂的使用时间和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