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5篇
生物科学   18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思连康联合小儿康治疗儿童迁延性腹泻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方法:我院共收治6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思连康联合小儿康,对照组加用杜拉宝治疗儿童腹泻.观察两组的疗效,以及两组临床症状的好转情况及住院时间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和粪便白介素6和8(IL-6和IL-8)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的好转情况及住院时间的比较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清及大便细胞因子IL-6和IL-8均有降低,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连康联合小儿康治疗儿童迁延性腹泻,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性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62.
选择三江平原沼泽湿地4个群落演替系列,采用样方法研究其β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以水分条件最充分的群落为起点,随着水分梯度递减和水平距离的增大,各群落与起始群落的相似性系数呈减小趋势.不同演替系列内群落间物种更替速率从低地向高地呈现增大趋势.各系列的基本演替趋势是物种数逐渐增多,共有种逐渐减少,群落间卢多样性增大.演替机制分析支持了"初始植物区系组成说".在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中,小叶章的优势地位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提取苜蓿皂苷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方法:研究了超声波条件下影响提取的几个因素,包括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固液比等,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结论: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四因子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通过对各因子显著性和交互作用的分析,得出了超声提取苜蓿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22min,超声温度43℃,超声功率403W,固液比1:51(g/ml),此时苜蓿皂苷的得率为4.53%.  相似文献   
64.
植物β-淀粉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植物β-淀粉酶的蛋白质结构、热稳定性、突变体和遗传规律、生理功能、基因表达和调控的研究新进展,并对今后此领域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5.
浙江省发现刘氏链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6年8月13日,在浙江省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内山林沟谷处采集到成体雌性蛇类标本1号(采集号:HS16293)。经鉴定该标本为游蛇科(Colubridae)链蛇属(Lycodon)刘氏链蛇(L.liuchengchaoi)(图1)。该蛇目前已知分布于四川、陕西、安徽。此次采集到的刘氏链蛇是浙江省首次记录。标本保存于黄山学院标本馆。蛇体全长560 mm,尾长138 mm,体中段粗24.3 mm,尾长与体长之比0.246。头长12.1 mm,头宽6.1 mm。头略大而扁平,与颈部区分明显。吻鳞宽2.3 mm,吻端宽钝,向前伸出超出下颌。鼻鳞二分;颊鳞1枚,入眶,  相似文献   
66.
以河南郑州和江苏徐州采集到的杜仲为材料,采用纯培养方法对杜仲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将分离纯化得到的90株真菌通过形态学鉴定并进行多样性分析,90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13个属,其中茎点霉属(Phoma)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为优势菌群,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8%和16%;其次为黑孢属(Nigrospora)和枝孢属(Cladosporium),均占总菌株数的10%。用平板对峙法对分离得到的杜仲内生真菌进行抗植物病原真菌实验,发现有18个菌株对至少一种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通过比色法进行内生真菌产IAA(吲哚乙酸)定性实验,结果显示,有37株真菌具有产IAA能力,通过分光光度法对这37株真菌进行产IAA定量实验,发现有8株有较好的产IAA活性。  相似文献   
67.
血吸虫新抗原基因SjMF4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病的现象 ,首次利用东方田鼠健康血清结合羊抗小鼠IgG3抗体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成虫cDNA表达型文库 ,获得两个阳性克隆 ,采用RACE技术对其中一cDNA片段进行扩增 ,获一含ORF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为一日本血吸虫新基因 ,命名为SjMF4 (SchistosomajaponicumMicrotusfortis 4 ,SjMF4 )。利用ExPASy的ScanProsite软件对此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域进行了分析。把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 2 8a( ) ,Western印迹显示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又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 NA3 SjMF4重组DNA疫苗 ,小鼠实验表明可诱导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8.
寻找保护性效果更好的抗原分子一直是抗血吸虫病疫苗研发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国内外筛选日本血吸虫 (Schisto somajaponicum)保护性抗原分子采取的主要策略有 2种 :一是通过构建血吸虫某一生活史cDNA文库 ,采用探针 (核酸或抗体 )从文库或文库表达产物中筛选出特异性抗原基因 ,再逐一评估其保护性效果。该策略的主要缺陷是筛选操作费时费力 ,且效率不高。另一途径则是根据已知的曼氏血吸虫或其它种 (株 )保护性抗原基因序列 ,通过PCR或核酸探针等技术筛选与之同源的相应抗原分子 ,这一方法 (尤其是PCR方法 )尽…  相似文献   
69.
根据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株编码21.7kD蛋白的基因设计引物,以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mRNA为模板,用RT-PCR法扩增出大小为558bp的基因片段。经序列分析推断该基因片段为编码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1.7kD蛋白基因的完整阅读框,与菲律宾株该基因的碱基序列同源性为98%。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在大肠杆菌BL21中获得表达,融合表达产物分子量约为25.4kD。利用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免疫血清对该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印迹检测,在预测位置出现了明显的识别条带,说明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70.
利用mtDNA 16S rRNA 序列差异鉴定江西青岚湖的河蚌物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从青岚湖采集的10属14种河蚌的19个样本进行了16S rRNA的序列测定,并同CenBank中鄱阳湖流域相同物种河蚌的序列比较,分析了基于Kimura 2-parameter模型参数得到的遗传距离,并构建了它们的UPGMA树。结果显示,所有用于比较的河蚌种间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0274—0.2290,平均为0.1325,种内遗传距离在0.0034—0.0068之间,平均为0.0045,种间遗传距离远大于种内距离。表明以16S rRNA作为遗传标记,可以在物种水平上对青岚湖的河蚌进行准确的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