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2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623篇
生物科学   210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云南黑籽南瓜种质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ISSR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摘要: 采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云南省6个地州13份的黑籽南瓜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个RAPD和6个ISSR引物分别扩增出43条和41条带,多态性比率分别为90.70%和51.21%;RAPD和ISSR标记检测供试材的遗传相似性系数(Gs)范围,分别为0.340-0.895和0.162-0.941,ISSR(平均GS值0.698)检测多态性效果高于RAPD(平均GS值0.481)。RAPD标记聚类分析将供试种质分为3个类群5组;ISSR标记聚类分析将供试种质分为4个类群6组,RAPD和ISSR标记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呈显著相关(r=0.536)。基于UPGMA聚类结果,可为黑籽南瓜的引种栽培或品种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加用地特胰岛素和NPH胰岛素治疗24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3例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HbA1c>7%)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加用地特胰岛素或鱼精蛋白锌(NPH)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每日1次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体重、血脂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基线比较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后组间无差异。与NPH胰岛素组比较地特胰岛素组体重增加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地特胰岛素组治疗期间全部低血糖次数较NPH胰岛素组减少54.69%(P<0.01)。结论:地特胰岛素与NPH胰岛素相比,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可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而且有减少体重增加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评估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商品名:诺和龙)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早时相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用药安全性观察。方法:符合入选的患者,完成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根据血糖水平及胰岛素释放结果给予单独瑞格列奈口服治疗12周。结果:与基础值比较,瑞格列奈治疗12周后患者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空腹血糖(FBG)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无明显升高,P>0.05;Ins30、Ins60明显升高,P<0.05;而且Insl20、Insl80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I30/△G30比值明显升高,P<0.05,AUCINS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甘油三酯(TG)水平下降,P<0.05,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有所下降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略有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过程中只有1例患者在早餐与午餐间出现轻微的低血糖的症状,当时测指尖血糖为3.3mmol/L,进食后症状缓解。应用瑞格列奈治疗后患者的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的异常,P>0.05。结论:瑞格列奈治疗可部分恢复老年T2DM早期时相胰岛素分泌,是一种有效的并且耐受性好的口服降糖药。  相似文献   
994.
黄花蒿内生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平板分离法从药用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inn.)的根、茎和叶中共分离内生菌80株,其中内生真菌37株、细菌40株、放线菌3株.经菌种形态观察和染色等,初步鉴定了黄花蒿内生真菌具有5个属,包括囊孢菌(Capsule)、头孢霉(Cephalosporium)、弯孢霉(Curvularia)、曲霉...  相似文献   
995.
橡胶树自根幼态无性系是20世纪70年代末培育的新型种植材料,集中了实生苗和芽接苗的优点,具有生长快、产量高、茎干圆锥度大的特点,极有可能取代芽接苗成为第3代种植材料.内珠被培养是获得自根幼态无性系的重要手段,可经初级体胚发生或持续体胚发生再生植株.初级体胚/微繁植株长势好、产量高,但再生频率低;持续体胚发生再生频率高,但体胚/微繁植株变异、感病、产量低.利用持续体胚发生体系进行了超低温保存和遗传转化研究,均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PCNA泛素化修饰对Hela细胞损伤敏感性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His-PCNA及His-mutant PCNA(mPCNA,K164R)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DNA损伤剂苯并芘(BaP)和依托泊苷(VP-16)分别处理Hela细胞后,MTT法检测不同细胞系对DNA损伤药物的敏感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CNA的泛素化修饰。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is-PCNA和His-mPCNA在Hela细胞中稳定高表达。MTT结果显示,苯并芘损伤后,稳定高表达mPCNA的细胞系与野生型及高表达PCNA细胞系相比,其细胞存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VP-16作用后,三种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苯并芘损伤可特异性诱导PCNA发生泛素化修饰。结论:苯并芘损伤能够诱导PCNA发生泛素化修饰,从而降低Hela细胞对苯并芘损伤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艾灸不同穴位对束缚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艾灸对束缚应激所致心理行为改变的作用规律。方法:将35只雄性Wistar大鼠按分层随机法分为正常组、束缚应激模型组、艾灸百会(GV20)组、艾灸关元(CV4)组、艾灸足三里(ST36)组,每组各7只。除正常组外,余各组均采用自制布袋束缚大鼠30 min,每日1次,共20次,制备束缚应激大鼠模型,于造模第2天各治疗组捆绑固定后给予艾炷灸3壮,正常组及模型组捆绑束缚20 min,隔日一次,共10次。于造模前、造模后,治疗5次、10次分别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开放臂进入次数比例(OE%)及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OT%)的变化。结果:①与造模前比较,艾灸百会(GV20)组大鼠造模后、治疗10次后OE%均降低明显,治疗5次后OT%升高明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艾灸关元(CV4)组大鼠造模后OT%降低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艾灸足三里(ST36)组大鼠造模后OE%和OT%、治疗10次后OE%均明显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5,P<0.05,P<0.01);与造模刚结束比较,艾灸百会(GV20)组大鼠治疗5次后OE%与OT%均升高明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艾灸关元(CV4)组大鼠治疗10次后OT%升高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艾灸足三里(ST36)组大鼠治疗5次后OE%、治疗10次后OT%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P<0.05);与治疗5次比较,艾灸百会(GV20)组、足三里(ST36)组大鼠治疗10次后OE%明显降低,艾灸关元(CV4)组大鼠治疗10次后OE%和OT%升高明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与艾灸百会(GV20)组比较,艾灸关元(CV4)组与艾灸足三里(ST36)组大鼠在治疗5次、10次后OE%和OT%呈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趋势,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不同穴位可一定程度改善慢性束缚应激所致大鼠焦虑心理行为的变化;关元(CV4)、百会(GV20)、足三里(ST36)三穴均表现出一定抗焦虑效应,百会(GV20)穴在治疗早期效果显著,足三里(ST36)穴的疗效肯定,而关元(CV4)穴在长期治疗中效应更为稳定、明显,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998.
巨细胞病毒感染在人群中非常常见,尤其对于新生儿来说,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其他相关疾病,潜在危害很大。国内外均已针对该病的发病情况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发展出多种检测方法。本文对先天性巨细胞病毒在国内外感染的状况以及相关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9.
本研究以我国放归野化的普氏野马家族群为观测对象,在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系统研究了该物种家族群变更的类型及其频次。结果表明,普氏野马家族群的变更类型有5种:1)头马更替、2)群体分裂、3)群体合并、4)家族群间个体变换、5)亚成体离群。头马更替和群体分裂主要发生于6~7月份,分别占该类变更总数的50%和66%;群体合并主要发生于6月、8月,占66%;家族群间个体变换主要发生于7月、10月和11月,占89%;亚成体离群主要发生于4月和5月,占75%。普氏野马家族群变更是该物种生物学特性与放归地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依据本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调整放归野马群体的年龄结构,改善放归地水源空间配置,进而维护放归普氏野马家族群的稳定性的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黄兰  周剑芳  韦红  舒跃龙 《病毒学报》2012,28(5):572-576
流感病毒可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是以神经氨酸酶为靶点的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复制,是目前流感预防和治疗的一线用药。然而由于NA或者HA的突变,导致病毒对该药耐药。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耐药情况也不同,不同的检测方法也对判断病毒是否耐药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