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6篇
生物科学   1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1.
孙伟 《生命世界》2010,(9):40-43
<正>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在死亡的刹那,究竟发生了什么?科学最后的难题是关于人类意识的研究,意识是如何消失的,特别是死亡时刹那间的体验,则是谜中之谜。于是,  相似文献   
112.
赵韵宇  孙伟  彭崇胜  李志勇 《生物磁学》2012,(26):5001-5004
目的:对来自海洋软珊瑚的链霉菌6-1(Streptomyces variabilisstrain6-1)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为人类健康服务。方法:采用液体培养基对分自海洋软珊瑚Scleronephthya sp中的链霉菌6.1(Streptomyces vafiabilisstrain6-1)进行发酵培养,用乙酸乙酯对发酵液进行萃取;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semi-preparative HPLC)分离方法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运用电喷雾质谱(ESI—MS)、核磁共氢振(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物理性质对所得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海洋链霉菌6-1(strain6-1)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4’-二羟基异黄酮(1)、5,7,4’-三羟基异黄酮(2)和丁烯酸内酯-I(3)。结论:丁烯酸内酯.I是从链霉菌属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均是从Streptomyces variabilis中首次分离得到;变异链霉菌6-1(Stmptomyces variabilis strain6-1)可以作为活性化合物3(丁烯酸内酯-I)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3.
 在人工控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条件下,测量了禾本科C4植物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叶面饱和水汽压亏缺(Vpdl)对不同模拟光辐射(SPR)强度与CO2浓度的响应。结果表明:Pn, Tr 及Gs均随SPR的升高而增大,增幅趋缓,最终趋于动态平衡。SPR增强的起始阶段,水分利用率(WUE)逐渐增大,在SPR为1200 μmol·m-2·s-1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降低。Ci与Vpdl则随SPR的增强而减小,SPR高于600 μmol·m-2·s-1之后,两者均达到平衡状态。CO2浓度从300增至600 μmol·mol-1的过程中,狗尾草Pn逐渐增大,从600增至1 000 μmol·mol-1过程中,其Pn逐渐降低。Ci、Vpdl和WUE随CO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Gs和Tr则随CO2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即禾本科一年生C4植物的光合作用对CO2浓度升高响应不敏感,水分蒸腾消耗的减少和WUE的提高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极显著。可见,CO2浓度升高对C4植物光合作用的直接促进作用有限,但是却能从提高现有水分利用效率途径促进植物的第一性生产。  相似文献   
114.
不同蛋白标签对LMO2融合蛋白沉淀实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合蛋白沉淀技术是一种用来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的体外实验技术, 通常利用蛋白亲和标签与探针蛋白融合表达来钓取未知相互作用蛋白或验证已知蛋白间的相互作用, 其中以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标签最为常用。LMO2(由LIM only缩写得名, 也称Ttg-2或Rbtn2)是一种小分子量难溶蛋白。利用原核系统分别表达了含有GST和麦芽糖结合蛋白(MBP)两种标签的LMO2融合蛋白, 发现GST-LMO2融合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 而MBP-LMO2融合蛋白则能够以可溶形式表达, 而且MBP-LMO2的表达量明显高于GST-LMO2融合蛋白。将可溶性的MBP-LMO2融合蛋白和复性后的GST-LMO2融合蛋白分别用于钓取K562细胞中LMO2的结合蛋白, 结果显示二者都可以结合K562细胞中内源性的GATA1蛋白, 而MBP-LMO2融合蛋白捕获的GATA1蛋白明显多于复性后的GST-LMO2融合蛋白。这一结果提示, 在研究一些分子量小、疏水性强的蛋白质时改变标签蛋白可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5.
依据系统论的基本原理,人类疾病动物模型采用整体设计,统筹考虑模型与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方面的相似性、模型复制的重复性、可靠性、适用性、可控性、易行性和经济性等,以便模型复制的顺利开展。整体性原则应贯穿整个模型复制过程,使复制的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模型复制要落实系统论的相关性原则,一个模型不是孤立的,动物的各系统、各器官、各分子之间是相互联系,人类和动物在生物学、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方面的相互联系,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相互联系的,相关性原则为动物模型研究人类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动物模型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在研究模型的过程中,要用动态的方法而不是静止的方法来研究动物模型,应根据疾病的特点,分成不同的阶段,结合动物的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疾病的发展、转归等采用不同的对策。模型的复制采用最优化原则,要求模型设计最优化,选用高质量的实验动物,减少动物使用数量,保护动物福利与伦理,最终实现模型评价体系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16.
放牧后羊草和芦苇叶组织转化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运用组织转化理论与分析方法,对羊草与芦苇在放牧后的叶组织转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内,除5月份外,芦苇的绿叶数大于羊草,羊草的绿叶长大于芦苇;2种禾草的叶片发生率和伸长率均在生长初期最大,以后逐渐降低,萎蔫率正好相反;芦苇叶片寿命短,叶组织转化快、叶组织物质积累呈抛物线型增长,如果不及时利用,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羊草叶片寿命较长,叶组织转化慢。可以通过不同的利用方式和时间来改善羊草草地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7.
118.
融合蛋白沉淀技术是一种用来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的体外实验技术, 通常利用蛋白亲和标签与探针蛋白融合表达来钓取未知相互作用蛋白或验证已知蛋白间的相互作用, 其中以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标签最为常用。LMO2(由LIM only缩写得名, 也称Ttg-2或Rbtn2)是一种小分子量难溶蛋白。利用原核系统分别表达了含有GST和麦芽糖结合蛋白(MBP)两种标签的LMO2融合蛋白, 发现GST-LMO2融合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 而MBP-LMO2融合蛋白则能够以可溶形式表达, 而且MBP-LMO2的表达量明显高于GST-LMO2融合蛋白。将可溶性的MBP-LMO2融合蛋白和复性后的GST-LMO2融合蛋白分别用于钓取K562细胞中LMO2的结合蛋白, 结果显示二者都可以结合K562细胞中内源性的GATA1蛋白, 而MBP-LMO2融合蛋白捕获的GATA1蛋白明显多于复性后的GST-LMO2融合蛋白。这一结果提示, 在研究一些分子量小、疏水性强的蛋白质时改变标签蛋白可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9.
应用一种新的高通量SNP检测方法-双色荧光杂交芯片技术进行近交系小鼠遗传监测。应用双色荧光杂交芯片技术对4个品系近交系小鼠的多个基因组DNA 样本进行SNP分型,整合6个SNP位点的芯片杂交信息,对样本所属品系进行判断。研究结果表明SNP检测方法-双色荧光杂交芯片技术能够对选定的6个SNP位点进行高准确率分型;双色荧光杂交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SNP检测的良好工具,适合于对少量近交系品系来源的大样本量小鼠进行遗传污染监测和品系鉴定,并具有扩大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0.
孙伟 《生命世界》2007,(9):86-87
人们常常对寄生虫嗤之以鼻,其实它是一种极其奇特的生物。草原上的食肉动物会把你杀死并就地吃掉,而寄生虫会让你一直活着,因为这更加有利于它将你变成舒适的寄生天堂。它在其中按照自己的速度生长,吮吸着人体多汁并富有营养的组织,不断进行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