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0篇
文学   44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跃进与节約     
以粮、钢为中心的群众性的增产节約运动,正在轟轟烈烈、踏踏实实地全面展开。挖掘潛力的鑼鼓越敲越响,增产节約的浪潮愈来愈高。克勤克俭,艰苦奋斗,已成为全民的行动口号。无論办什么事,只有政治挂了帅,群众才会自觉地行动起来,产生出无穷的力量。开展增产节約运动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62.
“我爱生命……”我爱生命, 不信上帝!虽然知道,将来 或早或迟会轮到我的末日。我将倒在 石板上,快要进入昏暗之际,用疲倦的双臂拥抱大地……但愿我的朋友们听到消息, 将信将疑。但愿夜莺 停住婉转歌喉暂时沉寂!但愿春天 勃然大怒绕世界 走来走去……但愿你能够欢笑并感到 幸福满意。(1961) 谷羽译“无论我……”无论我是否 身处遥远的异地,负二论我是恨 或者是爱—对于重大的原则,对于根本的事理, 我决不偏离。哪怕你砍掉我的头颅和肢体—我决不背叛和我的血颜色相同的 旗一””’将有这神圣的信念我度过了 九千个 并不轻松的日子,从第一次…  相似文献   
63.
正《艺术中国》杂志十岁了,有点不敢相信。一些事,好像就发生在昨天。那时常与刘广文、苏美华两位先生及朋友圈其他书画家聊起湖南古今书法都不乏杰作与人才,为何时下在全国的影响与地位总是落后于许多地方,最后大家都认同湖南缺少两个重要的支撑:一是没有有影响的艺术院校;二是没有自己的传播媒体。2009年,机遇来了。《文艺生活》原以文字为主的刊物,历史厚重,影响深远,然现实残酷,如何在"读图时代"里突围?经编辑部曾冬兄与刘广文、苏美华三位先生商议,又经与杂志社领导、著名诗人刘犁商定,并报上级领导同意,决定实  相似文献   
64.
林斤澜 《西部》2007,(1):16-19
元戎长安大道车流滔滔,人流滚滚,好像多子女的母亲河,和天地同步。《赞美诗》唱道:我在你也在。大道中间有树木有草地,好像小岛就取名安全岛。岛上是草地,地上有石头。午夜过后,电报大楼起雾。楼顶大钟模糊,不知钟点,忽见远近灯火呆滞:有光没有芒,有亮没有热,仿佛时间定了格——时间可能定格吗?时间有过定格的时间吗?诗人打过比方:“抽刀断水水更流。”可是普天之下,不断发生出格之事。  相似文献   
65.
老骥伏枥     
四川隆昌县国税局调研员廖太洪曾在1999年被国家人事部表彰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2000年被全国总工会表彰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被省委表彰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被国家  相似文献   
66.
一今年多做了些编辑工作,看了些新作者的稿子,觉得新时期的起点,确实比先前高,比先前多样更不消说。不过今年拔尖的也少见,出一期刊物,压卷之作遍找不得,有编辑同行竟用了萧条两字。说,今年有“融洽和谐,活泼宽松”的精神,气候温暖滋润,偏偏佳作不景气,怪哉!也许是期刊的“期”不饶人,性急了一点,也许是立竿见影的思想作祟。特别是短篇,我知道不止一个地方,专开了短篇讨论会。说到短篇成了带手的活,下脚  相似文献   
67.
秋风乍起     
我给陶雍的初面印象糟糕透顶。怎么可以让维维喊陶雍奶奶呢?傍晚,我去家属院北门取牛奶,远远望见一位老太太由浓厚的暮霭中一点一点地浮出,蹒跚着走来。见过面吗?大名鼎鼎的陶雍。门卫老头对我说。哦,这就是陶雍?身子都佝偻了,头发灰白,脸,又长又瘦,还苦,同我的想象极不合拍。那会儿,淘气的儿子跟一个小孩在门前追逐嬉闹,险险乎撞着了陶雍。我一把拉住维维,歉意地朝陶雍笑笑。那是我平生最殷勤最清凉的一笑,宜于在  相似文献   
68.
(一) 我少年时卷入战争生活,读书不多,更不系统,遇着什么读什么。去年以后定居下来,却又没有专门读书的机会。现在老了,也还没有书斋。 不论中外,从来没有专攻哪一家,或是专注哪一时期,或是专好哪一流派。起初是没有遇合,后来是不爱这么干。 去年回到家乡,有些文学青年谈论当代作家,我是家乡人,不免也是话题。乡情是人之常情,他们想多摸摸我的路子。例举有的作家,以为师承的线索是明显的,我这里,却摸不着。叫我自己来说,也说不清。 他们说,看语言,是国产的。国产哪一型号呢?找不出来。这两年写写家乡的东  相似文献   
69.
莫非,一切的不幸,全部的厄运,都源于一辆车?一辆“迷途的电车”?一辆诡秘又不祥的来自非人间的电车?那一天,那一刻,那个危机四伏的隐秘瞬间,许多许多人走过去了。是的,都走过去了:库兹明、津凯维奇、伊万诺夫,还有阿赫玛托娃……这些阿克梅派的主将们,全同它擦肩而过(虽说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似的),怎么,偏偏你,倒霉的你,没溜过去,鬼使神差地撞到枪口上,碰到了那辆车——那辆不知从何方而来又不知驶往何处的电车!那是哪一天?你没说——你不肯说——你不愿意说。时间的模糊和不确定,恰恰十分确定地表明它是二十年代初的任何一天。地点又是哪儿?是浮躁的城市,还是神秘的乡间?抑或某座荒凉而阴森又暗藏种种杀机的原始森林不然你为什  相似文献   
70.
朱个 《西湖》2011,(11):101-101
感谢《西湖》杂志社和各位评委,把这一奖项颁给我。当了多年的语文教师,我知道通常语文课本很喜欢用是否获得过文学奖去界定某作家是否牛逼和牛逼的程度。那么,是不是就可以推论,我现在和牛逼接近了那么一点点呢。三年前,我开始写小说。那时是没有想过发表,更别说得奖什么的了,它首先是多年来我对世间人心所具有的强烈好奇心的产物。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