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5篇
生物科学   1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在发酵生产L-精氢酸的提取工艺中,对提取总收率影响较大的离子交换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国产强酸性001×7树脂对发酵液中的L-精氨酸进行动态交换吸附,当上柱流速控制在1/50vvm条件下,其交换量为1.135meq/ml湿树脂。用2.5mol/L氨水洗脱,流速控制在1/50vvm时,其洗脱效果最好。用国产201×4树脂进行脱色,每10ml树脂可脱色160ml以上的洗脱液,透光度大于90%,几乎不发生交换吸附L-精氨酸的现象。离子交换工序收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92.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听力曲线分型突发性耳聋患者听阈水平及临床特征分析。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临床特征信息。检测所有患者听阈水平。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多组间差异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平坦下降组、低频下降组、高频下降组和全聋组在侧别、性别、糖尿病、耳鸣、眩晕、耳闷胀感亚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在年龄、高血压和脑梗塞亚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平坦下降组、低频下降组、高频下降组和全聋组在极重度、重度、中度、轻度、正常亚组间差异显著(P<0.05);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曲线分型与侧别、性别、糖尿病、耳鸣眩晕、耳闷胀感、听阈水平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高血压、脑梗塞无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耳鸣、眩晕、耳闷胀感、听阈水平、侧别是影响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曲线分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不同听力曲线分型患者间存在临床特征及听阈水平的差异,临床可依据患者独特疾病特征构建精准的治疗策略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93.
纤维堆囊菌的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学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纤维堆囊菌不同菌株不但表现细胞和子实体形态的差异 ,而且代谢产物的组成和生物学活性也存在差异。纤维堆囊菌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不表现任何抑制活性 ,部分菌株可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 ;但所有菌株对真菌和肿瘤细胞有广泛和强烈的抑制作用。薄层层析显示 ,纤维堆囊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组分较多 ,且大多数组分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真菌和肿瘤细胞的活性。在筛选中发现四株菌的代谢产物能够促进微管蛋白聚合 ,其中So3 3 1活性组分的薄层层析Rf 值与已知的EpothiloneA相似 ,而So81的则有较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堆囊菌是很好的筛选抗真核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资源。  相似文献   
94.
海洋微生物资源及其产生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微生物,尤其海洋细菌以其分类的多样性和规模而言,作为生物活性物质产生菌的潜力是巨大的。海洋微生物研究依据分离菌的生境来源可分为海水、沉积物、共栖、共生和深海菌群。生境的不同,不但影响菌群的分布,而且影响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合成。从报道的研究结果看,沉积物细菌、共栖细菌和共生细菌是海洋微生物天然药物筛选的重要来源。目前海洋微生物生物活性代谢产物资源的研究仍主要限制在那些在“标准”条件下易于生长和培养的微生物类群。本文对海洋微生物资源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5.
我国粘细菌(Myxobacteria)资源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李越中  李健  周璐  张勇  胡玮  陈琦 《微生物学报》2000,40(6):652-656
粘细菌是原核生物中一类具有复杂多细胞行为的革蓝氏阴性细菌[1],能够 在细胞间通过信号的传递和感应,协同摄食、运动和发育形成子实体,具有 显著的社会学特征,被认为是高等的原核生物[2,3].  相似文献   
96.
张春花  赵智  张英姿  王宇  丁久元 《微生物学报》2008,48(11):1466-1472
摘要:【目的】从北京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中克隆DAHP合成酶 (EC 2.5.1.54,3-deoxy-D-arabino-heptulosonate-7-phosphate synthase, DS)Ⅰ基因,对其进行功能验证;并将DAHP合成酶Ⅰ基因在C. pekinensePD-67进行同源表达,研究该酶的比活力与生长的相关性。【方法】分别以C. pekinense野生株AS1.299和突变株PD-67的基因组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了DAHP合成 酶Ⅰ的全基因序列aroⅠ和前端控制序列;通过pAK6载体提高DAHP合成酶Ⅰ基因在C. pekinen-sePD-67中的拷贝数实现其同源表达。【结果】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 pekinense 野生株AS1.299与突变株PD-67相比较,DAHP合成酶Ⅰ基因序列完全一样;通过PCR方法得到的DAHP合成酶Ⅰ基因结构功能完整,能与DAHP合成酶完全缺陷的E.coli 3257实现异源互补。突变株PD-67来源的DAHP合成酶Ⅰ基因在重组菌PD-67( pAD1)中进行了表达,在稳定期初期重组菌PD-67( pAD1)的DAHP合成酶Ⅰ的酶比活力比同期的对照菌株PD-67( pAK6)中的该酶酶比活力提高了约5倍。【结论】本工作首次证实了 C. pekinense 1.299和PD-67中存在DAHP合成酶Ⅰ基因,异源互补试验证明扩增得到的DNA片段编码DAHP合成酶Ⅰ,酶学性质研究表明DAHP合成酶Ⅰ基因在C. pekinensePD-67中的同源表达将有助于提高该菌的色氨酸积累。  相似文献   
97.
【目的】在产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的罗氏真养菌(Ralstonia eutropha)H16突变株W50中建立完整的阿拉伯糖代谢途径,引入高亲和力阿拉伯糖转运蛋白,获得能利用L-阿拉伯糖的重组菌株,为获得能高效利用纤维质降解物并积累PHB的工程菌株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R.eutropha H16的PHB合酶启动子P pha C1、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W3110的阿拉伯糖代谢酶基因araBAD和高亲和力阿拉伯糖转运蛋白基因araFGH。将P pha C1、araBAD与表达载体pBBR1MCS连接,构建带有阿拉伯糖代谢酶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R.eutropha W50得到重组菌株W50-1。利用双质粒和染色体重组两种方法将araFGH导入W50-1菌,分别得到重组菌株W50-2和W50-3。通过摇瓶发酵研究重组菌株W50-1、W50-2和W50-3的发酵特性。【结果】酶活分析结果表明,阿拉伯糖代谢酶基因实现了表达。重组菌株W50-1、W50-2和W50-3均能利用L-阿拉伯糖,并且表达了转运蛋白基因的重组菌利用L-阿拉伯糖的能力提高。摇瓶发酵结果表明,W50-1可以在含0.1 mol/L阿拉伯糖的发酵培养基中生长,但不能利用低浓度(0.01 mol/L)阿拉伯糖。W50-2、W50-3菌株能够利用低浓度阿拉伯糖生长,并且在含0.1 mol/L阿拉伯糖的培养基中,W50-3的生物量是W50-1的2.5倍,合成的PHB占菌体干重的38.6%。【结论】在R.eutropha W50中表达阿拉伯糖代谢酶基因及转运蛋白基因,可以使其高效利用L-阿拉伯糖生长并积累一定水平的PHB。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从碳会计、碳会计信息披露及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三个层面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碳会计信息披露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研究,并分析了还可以发展的研究空间及趋势,为碳会计信息披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9.
【目的】拓宽高产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罗氏真养菌(Ralstonia eutropha)W50的碳源使用范围,使其获得D-木糖代谢能力。【方法】运用PCR技术扩增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K-12W3110来源的D-木糖转运蛋白基因xylE,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xylE基因整合到R.eutropha W50的染色体上构建菌株W50-E。运用PCR技术扩增E.coli K-12 W3110来源的D-木糖代谢基因xylAB和R.eutropha H16来源的PHA合酶基因phaC1的启动子片段P pha C1,同表达载体连接后构建重组质粒p1-AB。将重组质粒分别转入菌株R.eutropha W50和W50-E中构建工程菌株W50-AB和W50-EAB。通过摇瓶发酵研究W50-AB和W50-EAB的D-木糖代谢特性。【结果】酶活分析结果表明,xylA和xylB基因在菌株R.eutropha W50中得到表达。摇瓶发酵结果表明,W50-AB在含0.1 mol/L D-木糖的基础发酵培养基中的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025 h-1,在含0.01 mol/L D-木糖的基础发酵培养基中没有生长;W50-EAB在含0.01 mol/L D-木糖的基础发酵培养基中表现出一定生长,在含0.1 mol/L D-木糖的基础发酵培养基中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035 h-1。PHB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摇瓶发酵终点时,W50-AB和W50-EAB菌株内的PHB含量分别为细胞干重的15.07±1.01%和15.07±1.64%,其相应的D-木糖-PHB转化率分别为0.0920 g·g-1和0.0838 g·g-1,低于两重组菌株利用葡萄糖发酵的糖-PHB转化率(0.22 g·g-1)。另外,重组菌株W50-AB和W50-EAB在含葡萄糖(0.01 mol/L)和D-木糖(0.09 mol/L)的混合糖培养基中的发酵结果表明,两重组菌株均表现出更高的生长速率和D-木糖消耗速率以及胞内PHB积累量。【结论】来源于E.coli K-12W3110菌株的xylAB基因的表达使R.eutropha W50获得了一定的D-木糖代谢能力,通过D-木糖转运蛋白基因xylE的表达能提高菌株的D-木糖代谢能力,同时重组菌株利用D-木糖能积累一定量PHB。  相似文献   
100.
在一株具有环酰亚胺转化活性的真养产碱杆菌112R4中发现了一种特异性的二羧酸单酰胺酰胺水解酶(半酰胺酶),它催化环酰亚胺代谢的第二步反应,将二羧酸单酰胺水解为二羧酸和氨。该酶的底物仅限于此代谢途径的第一个酶——酰亚胺酶的产物二羧酸单酰胺,而对其它的酰胺类化合物没有明显水解活性。真养产碱杆菌112R4中的半酰胺酶和酰亚胺酶在表达上具有相关性,环酰亚胺(如琥珀酰亚胺)和二羧酸单酰胺(如琥珀酰胺酸)对它们有正调控作用,游离氨离子显示出负调控作用,琥珀酸则在酶合成和活性两方面均表现出影响作用。对重组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半酰胺酶粗酶的部分性质进行了研究。钴离子对半酰胺酶的活性表现出促进作用,比活力提高到3.37倍,表明半酰胺酶可能是一种金属结合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