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2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利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枯萎菌不同接种体含量与西瓜枯萎病发生的关系以及对瓜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秦国勋  魏哲轩 《植物检疫》1997,11(3):188-189
加强对出口保鲜牛蒡的检疫秦国勋魏哲轩(连云港动植物检疫局222042)牛蒡,又叫东洋萝卜,菊科二年或三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产于日本,在我国各地都有野生分布。由于牛蒡肉质根细嫩、味香,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是出口创汇的蔬菜品种之一,在日...  相似文献   
13.
5种DNA条形码在苍耳属中遗传距离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5种DNA条形码的重点关注基因psbA-trnH、ITS、ITS2、rbcL、matK在苍耳属中的遗传距离,以期为植物DNA条形码标准基因的筛选研究提供参考。用通用引物对7种苍耳属植物的psbA-trnH、ITS、ITS2、rbcL、matK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利用MEGA 5.1软件计算遗传距离及标准误。结果表明:ITS2、ITS、matK、psbA-trnH、rbcL基因在苍耳属中的遗传距离依次减小;ITS2、psbA-trnH、ITS、matK、rbcL基因在苍耳属中的遗传距离标准误依次减小。因此从苍耳属的植物层面看,ITS基因作为植物DNA条形码要比ITS2基因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作为植物DNA条形码,matK基因要优于psbA-trnH基因。  相似文献   
14.
秦国勋 《植物检疫》1997,11(6):330-330
对花斑皮蠹幼虫上内唇感觉环及感觉乳突的初步观察秦国勋(连云港动植物检疫局222042将1993年检疫截获、后经连云港动植物检疫局饲养繁殖的花斑皮蠹Trogoder-mavariabile第3代幼虫洗净,按背朝下、腹朝上的形式倒置于双筒解剖镜下的载玻片...  相似文献   
15.
秦国勋 《植物检疫》1996,10(6):344-345
介绍一种杀菌剂——过氧化氢秦国勋(连云港动植物检疫局222042)H2O2具有杀菌、消毒的功效,曾以液体的形式被利用。近20年来,发现H2O2气体(VaporPhaseHydrogenPeroxide,简称VPHP)的杀菌能力远远高于H2O2液体。它...  相似文献   
16.
17.
2011年5月3日,连云港检验检疫局相关人员登轮对"GEOSAND"(海砂)轮装载的57 705.755t巴西大豆进行表层货物检验检疫时,从第4仓货物中截获2头完整的象甲科昆虫(成虫、已死)。经江苏检验检  相似文献   
18.
对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Fusarium tucumaniae)和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Fusarium virguliforme)rDNA基因间间隔区(IGS)进行分析,设计并筛选出3对特异性引物FT1/FT6、FT1/FT9和FV1/FV1A。分别利用FT1/FT6、FT1/FT9进行PCR反应,对F.tucumaniae分别扩增出250bp、656bp的特异性片段,而F.virguliforme、F.brasiliense、F.cuneirostrum和F.phaseoli等近似种均无特异性PCR产物出现。利用FV1/FV1A进行PCR反应,F.virguliforme出现228bp特异性PCR产物,而F.tucumaniae、F.brasiliense、F.cuneirostrum和F.phaseoli等近似种无特异性PCR产物。引物FT1/FT6、FV1/FV1A检测F.tucumaniae和F.virguliforme的最低DNA含量为1pg/μL,利用FT1/FT6和FT1/FT9对土壤中的病菌进行巢式PCR,能检测到接种量为每g土壤含100个大分生孢子的F.tucumaniae,FV1/FV1A能检测到接种量为每g土壤含1000个大分生孢子的F.virguliforme。  相似文献   
19.
进境大豆检验检疫监管质量控制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大进大出的格局基本形成,其中进口粮谷数量大,流向广,危险性有害生物、有毒有害物质、转基因产品都是检验检疫监管极为敏感的内容。进口粮谷中大豆不仅进口量最大,而且全部为转基因产品,携带危险性有害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几率也很高。连云港口岸是全国重要的进境大豆接卸口岸之一,近年进口量都在200万t以上,流向辖区内大型现代化临港油脂加工厂和辖区外的江苏、河南、陕西、山东、四川、湖北、新疆等地。为做好检验检疫监管工作,我们尝试开展了进境大豆检验检疫监管质量控制体系(简称进境大豆监管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予以介绍。1进境大豆监管质量控制体系的内涵进境大豆监管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就是通过对影响质量的危害性分析和关键点控制,建立一个预防性的、全过程控制的全面质量保证体系,ISO9000管理体系和HACCP管理体系在不同质量管理领域的成功应用为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对进境大豆从检疫审批、口岸检验检疫到港口装卸、储存、运输、加工及土块和下脚料收集处理、进口数量核销、产品质量安全和疫情监测、检验检疫机构内部衔接等诸多监管环节进行风险分析和关键点控制,建立一套涉及各方全员参与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