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0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球孢白僵菌无纺布菌剂与引诱剂联合防治松褐天牛初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宣城地区利用引诱剂(M99-1)诱捕松褐天牛成虫, 结果表明,7月12-8月1是松褐天牛的危害高峰期.使用不同诱集方法与球孢白僵菌无纺布菌条联合应用,通过多指标分析显示,白僵菌对松褐天牛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其中以诱芯与白僵菌无纺布菌条联合使用的效果最佳:感染率52.1%,刻槽抑制率39.13%,寿命抑制率40.1%,侵入孔数下降7.75%,幼虫数下降12.43%.  相似文献   
82.
白僵菌无纺布结合引诱剂防治鞘翅目林业害虫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自1991年日本日东电工发明了昆虫病原真菌的无纺布载体培养技术,从而提高了野外应用时真菌孢子的存活时间和活力水平。无纺布技术在我国及日本被用于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黄斑星天牛(Psacotheahilaris)及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等的防治上[1~3]。将无纺布菌条直接固定在树干或树枝上,虽然防治效果显著,但这种应用方式需大量的无纺布菌条,经济花费较高。本试验利用鞘翅目昆虫引诱剂对鞘翅目昆虫成虫的引诱作用,结合无纺布菌条防治技术在云南省昆明市…  相似文献   
83.
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防效果,通过离子束诱变筛选出BS80-6菌株.利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BS80-6菌株及不同处理方法在不同贮藏温度下对采后苹果炭疽病的控制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BS80-6能显著提高对苹果炭疽菌的抑制作用.枯草芽孢杆菌BS80-6对苹果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以活菌液效果最好,菌丝生长抑制率为80.14%,孢子萌发抑制率为98.65%,控病效果为60.34%;灭菌液和过滤液对苹果炭疽菌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贮藏温度明显影响BS80-6对苹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接种方式对控病效果影响显著,先接拮抗菌再接病菌的防效好于先接病菌再接拮抗菌.  相似文献   
84.
虫草属一中国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采自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花坪枫木坪小沟的一种寄生在鞘翅目幼虫上的虫草真菌,其子座淡橙色,不规则棒状,经鉴定为黄棒虫草Ophiocordyceps clavata,属中国首次报道.并对其形态学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85.
松毛虫 ( Dendrolimus spp.)的天敌资源十分丰富 ,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及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或流行 ,据统计 ,仅湖南省的天敌就达 16 3种 [1] 。天敌与寄主之间的发生关系 ,以及各种天敌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虫生真菌由于寄主广泛 ,对天敌昆虫的影响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并一度曾使人们对真菌杀虫剂的生产应用产生怀疑。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也比较多 ,其中大多是关于虫生真菌与寄生性天敌的关系研究 ,结果表明寄生性天敌一般不受虫生真菌侵染 ,各自独立地起作用 ;被天敌寄生的寄主因表皮的破坏可能更易…  相似文献   
86.
菌物在害虫、植病和杂草治理中的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60,自引:1,他引:59  
综述了利用菌物防治害虫、植病和杂草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7.
88.
用于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爪哇棒束孢可湿性粉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对刺吸式口器昆虫的独特侵染方式,真菌杀虫剂对防治茶树重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极具潜力,但迄今产品极少。本研究研制出对该叶蝉有高毒力的爪哇棒束孢可湿性粉剂,筛选出的助剂对孢子活力均无显著影响,物理性状为最佳。从4种载体中筛选出入水3~5 s即湿润的惰性载体海泡石,从12种湿润剂中筛选出湿润时间仅3 s的湿润剂A,从7种分散剂中筛选出悬浮率达94.9%的分散剂B,以及从2种紫外保护剂中筛选出对孢子保护率可达76.2%的荧光素钠。最后确定的配方为分生孢子粉(1011孢子/g)10%,湿润剂A 3%,分散剂B 5%,紫外保护剂荧光素钠1%,抗氧化剂C 0.5%,以海泡石作为载体补足到100%。该剂型在室温下储藏7个月后,孢子的萌发率仍达55.7%,极显著高于未制剂的分生孢子的4.9%。室内生物测定结果显示制剂对假眼小绿叶蝉的侵染死亡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89.
长期以来对于释放球孢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是否会导致或加重家蚕白僵病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并同时影响真菌杀虫剂的应用。为科学评价球孢白僵菌松毛虫分离株对家蚕的致病风险,并保证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本研究共使用南方8省(区)的64株松毛虫分离株和4省(区)的12株家蚕分离株对3龄家蚕进行了3次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除其中1株松毛虫分离株外,不管是松毛虫分离株还是家蚕分离株,对家蚕都有一定致病性,但差异较大。在3×107孢子/mL 的浓度下,30株松毛虫分离株的平均侵染率10.2%极显著低于8株家蚕分离株的89.6%;在1.5×108孢子/mL的浓度下,34株松毛虫分离株对家蚕的平均侵染率36.4%极显著低于6株家蚕分离株的90.6%;松毛虫分离株在1.5×108孢子/mL浓度下的侵染率极显著高于3×107孢子/mL下的侵染率,而家蚕分离株在两种浓度下无显著性差异。在1.5×108孢子/mL的浓度下4株对家蚕致病力较强的松毛虫分离株的LT50为7.45~8.20 d,平均7.83 d,比6株家蚕分离株LT50(3.43~3.72 d)的平均数3.62 d多4.21 d。根据毒力较强的家蚕分离株B1和B5与毒力最弱和最强的松毛虫分离株D26和D22的致死浓度的比较,家蚕分离株对家蚕的毒力是松毛虫分离株的132~15733倍;根据他们的致死剂量的比较,家蚕分离株的毒力是松毛虫分离株的43~2201倍。这一对比数据充分表明,尽管不同的松毛虫分离株对家蚕的毒力不同,但所有的松毛虫分离株都具有明显的寄主专化性。综合分析表明,我国南方使用白僵菌杀虫剂防治松毛虫在家蚕中诱发流行病的风险很小。  相似文献   
90.
六种化学杀菌剂对Ma83菌株孢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孢子的萌发率为指标,在涂有一层杀菌剂药膜的琼脂表面接种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的Ma83菌株孢子悬浮液,研究6种常用化学杀菌剂使用后不同时间对绿僵菌Ma83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除保护剂波尔多液外,其它几种杀菌剂对孢子均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其中瑞毒霉、百菌清和甲基托布津对孢子的杀伤率100%,24 h未见有孢子萌发。随着时间的延长,药剂对孢子萌发的抑制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