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2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贻贝肉酶解液的脱苦脱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去除贻贝肉酶解液的苦腥味,采用活性炭吸附、β-环状糊精包埋、酵母发酵、活性炭吸附和β-环状糊精包埋联合法对贻贝肉酶解液进行脱苦脱腥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和β-环状糊精包埋联合法去除苦腥味的效果最佳,贻贝肉酶解液经过添加1.25%活性炭在40℃下吸附35 min,离心过滤除去活性炭后,继续用1.2%β-环状糊精,70℃保温10 min处理后苦腥味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12.
以草鱼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B组,A组放在-3℃的冰盐混合物中微冻保鲜,B组放在0℃的碎冰中冷却保鲜,每隔2d测定相应的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包括细菌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试验结果表明:草鱼冻结点为-2.5℃,微冻保鲜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鱼肉的腐败变质,一级品的保藏期为10 d,二级品的保藏期为18 d,29d后初期腐败.  相似文献   
13.
曹川  鹏飞 《百姓》2005,(3):11-13
假期补课"忙"还卖高价"粮" 2005年2月14日,大年初五,小伟(化名)极不情愿地背起书包去上学.这是河北省任县辛店镇中学春节补课的第一天.因为要上学,过年的兴奋和快乐顿时化为乌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是研究在不同干燥方式的处理下鸡腿菇品质的变化。首先对鸡腿菇进行护色预处理,再分别进行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微波干燥处理,比较其感官、复水性质以及营养成分损失,得出在真空干燥下鸡腿菇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蛋白酶提取贻贝蛋白的工艺参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川  包建强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1):1196-1201
以贻贝蛋白质为原料,对比研究了pH值、加酶量、物料比、时间、温度等对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提取贻贝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的蛋白质回收率最高。对中性蛋白酶进行优化试验,得出最佳的提取条件:pH值为6.3,加酶量为0.75%,酶解温度为42.9℃,184.9 min的酶解时间,可得到最大蛋白质回收率(72.2%)。通过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分析,得出氨基酸含量酶解前后变化了1.453%。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对同一份稻谷、小麦样品用同一型号的水分测试粉碎磨的不同档位进行粉碎处理,得到不同粉碎细度的样品,再分别用GB5497-85中105℃恒重法、定温定时烘干法测定其水分。结果表明:无论用105℃恒重法还是定温定时烘干法,不同粉碎细度的同一份样品水分测定值有差异,粉碎细度高则测定值高,粉碎细度低则测定值低。  相似文献   
17.
曹川  孙勤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1):117-118
《粮油质量检验》是高职高专粮油储藏与检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其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面临着新的挑战。该文从目前研究现状、课程研究内容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方面对《粮油质量检验》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钻蛀性害虫包括沙蒿圆吉丁虫(Sphenoptera sp.)(鞘翅目:吉丁虫科)、沙蒿大粒象(Adosopius sp.)(鞘翅目:象甲科)、沙蒿木蠹蛾(Holcocerus artemisiae)(鳞翅目:木蠹蛾科)和一种卷蛾科(Tortricidae)蛀茎害虫,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阎伟等,2009a;2009b),且有大面积暴发的趋势.它们主要以幼虫危害油蒿根和茎基部,在根茎内钻蛀隧道,破坏木质部而导致油蒿死亡.因其只在成虫期行裸露性生活,营隐蔽性生活时间很长,监测和防治都极为困难.油蒿是我国特有的优良固沙半灌木植物,亦称黑沙蒿,属菊科植物,是毛乌素沙地中分布最广泛的沙生植物群落的优势种,遍见于半固定与固定沙丘沙地,是沙地天然植物群落,具有耐沙埋、抗风蚀、耐贫瘠、分枝和结实性能好的特性,对毛乌素沙地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北京大学地理系等,1983;张新时,1994;杨洪晓等,2004;张德魁等,2007).目前对油蒿钻蛀性害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多.宁夏盐池县油蒿钻蛀性害虫的主要天敌为寄生于幼虫的一种蒲螨(Pyemotes herfsi)(蒲螨科Pyemotidae)(马立芹等,2008)和啄开根部捕食幼虫及蛹的斑翅山鹑(Perdix dauuricae).为探讨合理有效的综合治理技术,2006-2008年在宁夏盐池县对4种油蒿钻蛀性害虫及其寄生性天敌蒲螨和斑翅山鹑啄痕的空间格局进行系统调查.  相似文献   
19.
苹果蠹蛾是蛀果害虫,属于国内检疫对象,于2008年入侵宁夏。调查了宁夏苹果蠹蛾的发生现状,分析了苹果蠹蛾入侵宁夏的疫情发展态势,据此提出了监测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我国草原蝗虫中昆虫痘病毒的自然分布情况,于2018年、2019年和2021年在青海省环青海湖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共采集8种优势蝗虫,通过镜检手段、巢式PCR技术以及蔗糖梯度离心法鉴定、检测并提取昆虫痘病毒,并测定其对宿主的致死效果。结果表明,在青海省分布的白纹雏蝗Chorthippus albonemus、狭翅雏蝗Chorthippus dubius和在内蒙古自治区分布的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barbipes、锡林蛛蝗Aeropedellus xilinensis四种蝗虫中检测到昆虫痘病毒,自然感染率在5.19%~34.65%之间;其中在毛足棒角蝗种群中检测到的昆虫痘病毒自然感染率最高,为34.65%;其次是采集自同一地区的锡林蛛蝗,昆虫痘病毒自然感染率为20.00%;青海省分布的狭翅雏蝗和白纹雏蝗种群中昆虫痘病毒自然感染率较低。从毛足棒角蝗中分离出有较高致病性的昆虫痘病毒,饲喂该病毒处理小麦叶片后10 d毛足棒角蝗4龄若虫的存活率低于10.00%,表明该病毒具有开发为蝗虫生物防治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