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7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基于rbcL基因序列的欧洲菟丝子分子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菟丝子属(Cuscuta L.)被列为我国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进出境口岸使用常规形态学鉴定方法对菟丝子属的检测很难鉴定到种。本文通过扩增寄生于大豆上的6种菟丝子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大亚基基因(rbcL)序列,通过Clustal X比对分析该6种菟丝子基因序列的差异,设计了针对欧洲菟丝子的特异引物,实现了对欧洲菟丝子(Cuscuta europaea)快速、准确的PCR分子检测,灵敏度达到单粒种子,满足各口岸对欧洲菟丝子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62.
寄生于黑麦草属植物有4种腥黑粉菌,分别是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Tilletia.Controversa(TCK))、黑麦草腥黑粉菌(T.lolli)、黑麦草粒腥黑粉菌(T.walkeri)和新种(T.vankyi)。其中TCK、T.lolli和T.vankyi冬孢子形态非常相似,难以区分。本研究以寄生于黑麦草上的这3种腥黑粉菌为研究对象,设计T.lolli的特异引物,成功建立了T.lolli冬孢子的套式特异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3.
实时荧光RT-PCR检测辣椒轻斑驳病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取辣椒轻斑驳病毒PMMoV、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马铃薯Y病毒PVY作为试验材料,根据PMMoV衣壳蛋白(CP)RNA的序列特异性位点,设计出Taqman荧光探针及其引物,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对PMMoV进行快速检测,同时与ELISA方法进行了灵敏度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较强的特异性,PMMoV检测结果为阳性,TMV、CMV和PVY均无荧光信号,为阴性,灵敏度是传统的ELISA方法的100倍,而且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简便、安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适用于植物病毒病害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4.
寄生于多年生黑麦草的Tilletia属腥黑粉菌共有4种,即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TCK)、黑麦草腥黑粉病菌T.lolii、T.vankyi、黑麦草粒腥黑穗病菌T.walkeri。本研究分析了黑麦草上冬孢子形态非常相似的3种腥黑粉菌的DNA序列差异,设计了TCK的特异引物,成功建立了TCK菌丝基因组DNA的特异PCR检测方法和冬孢子的套式特异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豆进口量激增,国内检疫机构多次从美国进口大豆中检出大豆种传病毒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BPMV)。该病毒是我国植物检疫对象,我国为非疫区,了解和掌握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为害及其检测技术等方面研究进展和口岸检疫措施与防治办法非常重要。对此,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66.
向日葵黑茎病菌Leptosphaeria lindguistii和向日葵茎溃疡病菌Diaporthe helianthi是向日葵上寄生的2种重要的检疫性真菌病害.针对这2种致病菌,目前国内外已有形态学鉴定和危害的研究报道以及向日葵黑茎病菌的ITS序列分析和RFLP初步研究,但未见有2种病原菌同步分子检测的报道.本研究首先通过培养,观察比较了2种病原菌的菌落和形态特征.发现前者菌落絮状,分生孢子器深褐球型,分生孢子为单胞肾形;后者菌落短绒毛状,分生孢子器柠檬黄,分生孢子为线型.通过油菜黑茎病菌L.biglobosa的肌动蛋白基因设计供试材料的通用引物act F/act R,扩增产物片段约为720 bp,然后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和引物act F/act R,针对所有菌株菌丝DNA进行ITS区域和Actin基因PCR扩增,经克隆测序结果比对分析发现,向日葵黑茎病菌和向日葵茎溃疡病菌的ITS区域存在极高的相似度.因此,依据Actin基因特异位点分别设计出向日葵黑茎病菌和向日葵茎溃疡病菌的特异引物LLF/LLR和DHF/DHR.在同一PCR管中3组引物(ITS1/ITS4,LLF/LLR和DHF/DHR)经优化体系后,ITS1/ITS4扩增序列作为所有菌株菌丝基因组DNA提取模板的质量监控,针对向日葵黑茎病菌和向日葵茎溃疡病菌单一模板的ITS区域与Actin基因中的两个位点同时进行三重PCR扩增.利用此方法检测向日葵黑茎病菌出现580 bp的ITS保守区扩增片段和255 bp的Actin基因的特异扩增带,向日葵茎溃疡病菌出现580 bp的ITS保守区扩增片段和394 bp的Actin基因特异扩增带.所有菌株均未见非特异性片段的干扰.此三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为此两种检疫性真菌病害的同步分子检测提供了特异方法.  相似文献   
67.
全世界危害柑橘的疫霉有14种,其中冬生疫霉Phytophthora hibernalis和丁香疫霉Phytophthora syringae为我国规定禁止进境的两种检疫性柑橘真菌病害,目前尚未见有此两种病原菌的同步分子检测报道.该研究根据14种柑橘疫霉的18SrRNA,ITS,heat shock protein 90(HSP 90)等基因分别设计了疫霉属的通用引物和此两种检疫性疫霉的特异引物,通过进行反应体系优化,建立了同时检测柑橘上两种检疫性疫霉的特异三重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灵敏度试验.用15个柑橘疫霉菌株与甜橙的混合DNA做模板进行模拟带菌试验,结果表明该三重PCR分子检测能实现两种检疫性疫霉菌的同步特异检测,这两种检疫性柑橘疫霉提供了特异、可靠、便捷、适于口岸应用的检测方法,可有效促进柑橘类水果的快速通关.  相似文献   
68.
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冬孢子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在土壤中可存活10 a以上,该病害的阻断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试验将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冬孢子埋于种植水稻的稻田,通过对埋土前后冬孢子的萌发率和自体荧光率的测定,研究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在稻田中活性的变化及冬孢子萌发与自体荧光之间的关系.2 a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冬孢子的萌发率和自体荧光率均逐渐降低,经过一个完整稻季处理后,病菌冬孢子萌发活性和自体荧光特性都全部丧失,丧失自体荧光的冬孢子,其萌发活性也相应丧失.  相似文献   
69.
从场地要求、栽培季节、培养料处理、装瓶(袋)、灭菌、接种、发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等方面,总结出利用稻草栽培猴头菇技术。  相似文献   
70.
段木窖栽(筒栽)茯苓模式具有无需较多生产设备、生产程序简单的优点。为桂东南地区茯苓筒木山地窖栽技术推广提供参考,介绍茯苓生长环境要求,并从段木准备、苓场准备、结苓期间管理、采收及采收后处理等方面总结桂东南地区茯苓筒木山地窖栽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