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5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西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 p.niveum)引起的一种土传维管束病害,是西瓜(Citrullus lanatus)的主要病害之一.为筛选高效防治西瓜枯萎病的拮抗细菌,采用稀释涂布法和平板对峙法从对节白蜡(Fraxinus hupehensis)的根部及根际分离和筛选西瓜枯萎病菌的拮抗菌株,并测定其抑菌谱、生防特性以及盆栽防效,通过形态特征和16 S rDNA序列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共筛选得到有效菌株50株,其中YZU-S7、YZU-S149和YZU-S146这3株细菌拮抗效果较强,对西瓜枯萎病的抑菌率分别为68.90%、73.51%和75.34%,均具有广谱的抑菌作用和产纤维素酶、蛋白酶及嗜铁素的能力,对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玉米茎基腐病菌、马铃薯晚疫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用菌株YZU-S7、YZU-S149和YZU-S146的发酵液灌根接种西瓜植株,其中YZU-S149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为显著,其第3次灌根后18d时西瓜植株的病情指数为17.09,而对照植株的病情指数为70.83,其防效达到75.87%.经形态学和16S rDNA分析,将菌株YZU-S149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结果显示菌株YZU-S149对西瓜枯萎病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和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不同药剂及其混配剂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药剂及其混配剂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室内毒力,旨在筛选有效防治核盘菌的药剂及其混配剂,为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提供重要参考。结果表明,咪鲜胺锰盐对核盘菌的毒力最高,其EC50值为0.067 6μg/m L;丙环唑次之,EC50值为0.098 9μg/m L;菌核净、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异菌脲EC50值在0.1~0.5μg/m L之间;百菌清的EC50值为0.706 1μg/m L。咪鲜胺锰盐和百菌清以配比2∶1时增效系数为2.179 5,咪鲜胺锰盐与甲基硫菌灵以配比1∶3时增效系数为2.952 7,咪鲜胺锰盐与菌核净以配比1∶1时增效系数为1.537 2。在防治油菜菌核病时,建议轮换使用咪鲜胺锰盐、丙环唑单剂及上述筛选出的混配剂。  相似文献   
23.
孙正祥  王丰  张昊  邓乐  周燚 《北方园艺》2013,(1):134-137
从无病的生姜块根中分离筛选出1株对姜瘟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内生菌SZ-1;通过利福平标记研究其在生姜根际的定殖动态;测定了菌株SZ-1发酵液对姜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SZ-1对番茄青枯病菌(Pesudmonas solanacearumSmith)、魔芋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var.carotovora)及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等6种病原菌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菌株SZ-1在生姜根际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接种50d后从根际回收的数量为4.6×105cfu/g。灌根接种30d后,姜瘟病的发病率为23.47%,病情指数为12.56,而对照发病率为89.63%,病情指数为31.52,相对防治效果为60.15%。  相似文献   
24.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物诱导抗病性的诱导因子及诱导机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5.
[目的]筛选对棉花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菌株。[方法]以采自湖北荆州棉花种植区的新鲜棉花植株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内生菌株的分离,再通过几丁质酶及平板对峙双重筛选对棉花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结果]从大田棉花植株内分离出83株细菌,其中6株为几丁质酶产生菌。通过几丁质酶及平板对峙双重筛选,从中获得菌株V-8对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拮抗作用最强,该菌株具有较宽的抑菌谱,对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niveum)等6种重要病原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棉花根际土壤能稳定定殖,50d后定殖密度达6.2×105cfu/g;对棉花枯萎病的盆栽防效为73.2%。表明内生细菌V-8对棉花枯萎病的生物防治具有较大的潜力,可作为几丁质酶基因克隆的重要材料。[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棉花枯萎病的防治以及充分开发棉花内生菌资源、研制新型生物农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根肿病严重威胁着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并对其他十字花科植物也有较大的潜在威胁。本试验从育苗、栽培、田间管理等环节对大白菜根肿病进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包括在育苗基质中加入生防菌、不同药剂对育苗基质和定植田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等。结果表明:育苗基质中加入大白菜内生混合菌株Bacillus subtilis和Paenibacillus azotofixans(基质中平均每株大白菜施用量1×108 CFU)并结合50%氟啶胺悬浮剂(OF)消毒定植田土壤(使用量4 500 mL?hm-2)对大白菜根肿病的综合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27.
设置不同浓度和不同诱导时间的秋水仙素,采用混培法和覆棉法对荆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mb) Berit]进行离体和活体的多倍体诱导,以期建立荆半夏多倍体的化学诱变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采用混培法对荆半夏进行离体多倍体诱导的最佳条件是0.1%秋水仙素溶液处理3d,成活率为48.7%,诱导率28.53%;采用覆棉法进行活体多倍体诱导的最佳条件是0.1%秋水仙素溶液处理6d,诱导率为60.91%,成活率为31.83%;经倍性鉴定,获得了荆半夏多倍体植株(2n=16x=208),其多倍体植株叶片大而肥厚、叶绿素含量增加,植株紧凑、粗壮,且叶片的气孔变大、密度减小。  相似文献   
28.
盘龙参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拮抗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盘龙参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并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重庆合川野生盘龙参内生真菌,利用ITS序列分析进行其多样性研究,并选用3种重要农作物病原菌进行平板对峙试验,最后对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盘龙参的根、茎、叶和花序中共分离出内生真菌48株,从中挑选出17株代表菌株,经ITS序列分析其分属于10个属,其中假埃希氏菌属真菌Pseudallescheria minutispora对番茄灰霉病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抑菌带达7.1 mm。本研究为盘龙参内生真菌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首次在国内详细描述了P. minutispora的形态学特征,为P. minutispora的分类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芦荟属百合科植物,含多种药用成分,其中芦荟多糖具有抗肿瘤、抗辐射、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对芦荟多糖的结构、分离提取及抗病毒作用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芦荟多糖的研究和作为保健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荸荠枯萎病菌生长发育温度10~35℃,pH值3~13.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5℃、pH值7~8;产孢最适温度25~30℃、pH值6;菌丝体在荸荠培养基上生长较快,产孢量以PSA培养基上最多;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5℃、pH值7~9,致死温度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