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6篇
农业科学   5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有效防控甘薯茎基部腐烂病,促进西部山区甘薯可持续健康生产,研究了甘薯苗扦插前用石灰氮处理土壤,薯苗扦插后用戊唑醇喷淋植株基部对甘薯茎基部腐烂病害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石灰氮处理土壤并结合薯苗扦插时戊唑醇浸苗、扦插后用戊唑醇喷淋的(GSS2)与对照(GSS5)相比防病效果高75.34%;石灰氮处理土壤,戊唑醇浸苗,但薯苗扦插后不喷戊唑醇的(GSS3)防效只有30.43%;薯苗扦插后喷药(GSS2)病株率比初发病时喷药(GSS1)低6.85个百分点;单一药液浸苗(GSS5)对防病没有效果;处理GSS4与对照(GSS5)相比防病效果增加52.16%;石灰氮处理土壤不仅能减轻当年甘薯病害发生,提高鲜薯产量,对下一年防病增产也有显著效果。施用石灰氮作土壤消毒既防病,又增加鲜薯产量,这对促进山区甘薯可持续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为有效控制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的发生为害,2015-2020年研究了该病在黄岩的发生情况、影响该病的因素以及防控病害的措施,明确了引起黄岩西部山区甘薯茎基部腐烂的病原菌包括甘薯茎腐病菌(Dickeya dadantii)、甘薯基腐病菌(Phomopsis destruens)、甘薯根腐病菌(Fusariu...  相似文献   
23.
从柑橘黄龙病传播途径着手,分析黄岩橘区柑橘黄龙病灾变的原因,并针对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特点,提出了政府主导、经费保障和宣传培训,以及加强检疫监管、种植无病苗木、抓好三梢期木虱防治、切断毒源和健身栽培等减灾避灾控制措施,实现了柑橘优势产业的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24.
结合当地实际对影响黄岩地区农民收入的农业因素与非农业因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有效措施,即发展特色品牌农业,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发展农村社会事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有序转移剩余劳动力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5.
浅析柑橘黄龙病发病流行的主要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橘黄龙病(Candidatus liberobacter asiaticum Jagoueix et al.)又称黄梢病、黄枯病、青果病,是1种由类细菌侵染引起的国家农业植物检疫性病害。该病  相似文献   
26.
柑橘木虱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在台州市黄岩选择低毒的锐劲特等8种杀虫剂进行了防治柑橘木虱药剂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锐劲特、大丰收、灭虫灵、阿克泰、必喜等5种农药防治柑橘木虱成虫、若虫的效果比较理想,它们之间的防效没有显著差异,药后7 d、10 d,对若虫的防效都超过92%,对成虫防效都超过80%,明显优于扑虱灵、兰宁、保克螨3种农药;2次用药的保梢效果,以大丰收为最好,能持续有效地控制柑橘木虱的发生,兰宁为最差。  相似文献   
27.
28.
柑橘小实蝇起源于热带、亚热带有害生物,曾被认为是果蔬“头号杀手”。台州橘区在2007年首次报道发现柑橘小实蝇后,连续3年在局部橘园为害特别严重。但2010年后却很难想见柑橘小实蝇的为害,为探讨柑橘小实蝇为何不能在台州长期定殖原因,根据其生活习性,分析提出了柑橘小实蝇成虫群迁集中为害的可能性,以及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寄主植物和土壤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这对相似生态区柑橘小实蝇的检疫防控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文章主要回顾阐述2002—2017 年台州对柑橘黄龙病亚洲种和亚洲柑橘木虱防控研究结果。指出黄龙病在果园空间分布入侵初期呈均匀分布,后呈聚集分布,亚洲柑橘木虱在果园内也呈聚集分布状态;认为黄龙病对柑橘产量与品质影响是随着病级的上升增加。得出黄龙病疫情自然入侵扩散流行呈周期性变化规律,建立积年发病率(PI)与入侵年数(N)模型I=84.6740/[1+EXP(3.540-0.5838X)](n=14,r=0.9946**);检测发现黄龙病树体内和亚洲柑橘木虱带菌量在11 月和12 月最高,亚洲柑橘木虱带菌率同样以12 月最高。提出防治亚洲柑橘木虱除抓好春夏秋三梢期外,冬季和初春清园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台州探索实践的“九坚持”和“三防五关”防控模式对黄龙病防控和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可在相似柑橘生态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甘薯2种新入侵有害生物的防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甘薯基部腐烂病害的病原菌与发病原因,2015—2017年开展甘薯病害调查取样、病原菌鉴定与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台州甘薯基部腐烂病主要由甘薯茎腐病菌(Dickeya dadantii)与甘薯基腐病菌(Phomopsis destruens)等病原菌侵染引起,甘薯基腐病又是一种新发现的病害。简述了2种病害的症状特征、病原菌形态、侵染途径及病害发生特点,提出了加强植物检疫、建立健康种苗制度、水旱轮作和薯田淹水、清洁田园和化学药剂预防等综合防控措施,以及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区域协作,构建生物安全防御体系,开展新入侵甘薯病害致病成因等研究的建议,以期为有效防控2种甘薯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