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自然科学   18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年来,我国广泛开展了以函授、夜大学、脱产以及短期培训等形式的成人教育,为我国多渠道、多形式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成人教育历史不长,学员成分复杂,难于管理。为了便于管理,我们开发了一套基于Windows95/98的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系统,可以对学员的数据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2.
结合林业院校工科类基础化学系列课程的特点,在"减学时"和"重基础"的前提下,对化学系列课程进行了改革,调整了课程体系并优化课程内容,选择优秀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VB6.0语言在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系统中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广泛开展了以函授、夜大学、脱产以短期培训等形式的成人教育,为我国多渠道、多形式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成人教育历史不长,学员成分复杂,难于管理,为了便于管理,我们开发了一套基于Windows95/98的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系统,可以对学员的数据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4.
在几种有机酸和硅溶胶的表面硅羟基作用时,测定了碳原子的自旋晶格弛豫时明,发现这些有机酸的pK_a越大,则和表面硅羟基的反应也越强。  相似文献   
15.
异构网络中D2D终端无线能量收集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保证小区边缘用户(cell edge user,CEU)的通信质量,同时提高系统频谱和能量效率,针对D2D(device-to-device)发射机,提出一种无线能量收集方案.在3层异构网(heterogeneous networks,HetNets)中,基于小区分割因子,将宏小区用户(macrocell user,MU)划分为小区中心用户(cell center user,CCU)和CEU.同时,将频带划分成小区中心区域(cell center region,CCR)频带和小区边缘区域(cell edge region,CER)频带.其中,CCR频段由CCU和毫微微小区用户(femtocell users,FUs)共享,而CER频段由D2D用户和CEU共享.在此网络部署下,能量约束D2D终端可以从CCU和CEU附近的射频(radio frequency,RF)干扰中及FU附近的RF信号中收集能量.基于稀疏泊松点过程模型,对CCU,CEU和FU上行链路的覆盖概率以及D2D传输做了全面研究.数值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有效改善网络的能量和频谱效率.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跨层双连接(dual-connectivity, DC)3层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 HetNet)中上行链路(uplink, UL)和下行链路(downlink, DL)解耦级联(decoupled UL and DL association, DUDA)设计和网络覆盖概率问题。在该跨层DC DUDA模型中,一个用户的DL或UL同时与位于不同层的最佳和非最佳基站(base stations, BSs)级联,并且DL的接入基站可能与UL的不同。对此网络,获得了各种可能的跨层DC DUDA实现方案;利用实际的功率约束简化了每种案例的级联条件,获得了级联概率闭式解;利用随机几何方法获得了网络的覆盖概率。数值和仿真分析了系统参数对级联概率的影响,比较了耦合和解耦模型的级联概率和覆盖概率,发现提出的DUDA DC模型优于传统的耦合的UL/DL级联(coupled UL and DL association, CUDA)DC模型;给出了覆盖概率的数值分析和仿真比较,验证了文章所得结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紧急热点场景中的基站缺乏灵活性问题,提出基于泊松点过程的无人机协助的异构网络模型.为了准确反映真实场景,假设宏基站在地面2维分布,无人机作为小基站在空间3维分布,地面用户通过最大接收功率级联准则选择通信基站.仿真分析性能参数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2D,3D模型,该文模型能更精准地描述覆盖概率;使用多个低功率的无人机小基站协助地面基站通信,能改善整个网络的覆盖性能;部署网络时需对路径损耗做适当选择.因此,该文模型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在空间内不规则分布和移动给系统设计带来巨大挑战,为了对UAV服务下的热点场景进行更加真实可靠地分析,基于随机几何和移动ad hoc网络 (mobile ad hoc network, MANET)理论,构建了一种三维移动UAV网络模型。UAV群被建模为三维泊松点过程(three-dimensional Poisson point process, 3-D PPP),可以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位移。为了进一步研究该系统的网络性能,考虑了2种服务模型:基站切换模型(base station handover model, BHM)和基站恒定模型(base station constant model, BCM)。通过推导服务距离分布以及其余基站干扰的拉普拉斯变换,得出该系统的覆盖概率和信道容量。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参数指标对覆盖概率以及信道容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二维UAV网络模型相比,该三维动态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并且基于最近邻策略的基站切换能够显著提升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