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6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204篇
自然科学   591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204篇
  1996年   214篇
  1995年   189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0篇
  1964年   9篇
  1963年   13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燕山地区喀喇沁变质核杂岩的构造特征与发育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详细的野外观察与岩浆岩锆石定年,重新分析了燕山构造带北侧喀喇沁变质核杂岩的变形特征与演化历史,认为其经历了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两期伸展变形,而不是过去认为的仅发育于早白垩世.该变质核杂岩起源于晚侏罗世(156~150 Ma)NE-SW向拉伸中,最初发育了向北东缓倾、上盘向北东运动的拆离韧性剪切带,其下盘也卷入了同期韧性变形,并有岩浆活动与上叠盆地伴生.在随后的149~145 Ma期间仅发生了有限的均衡隆升.早白垩世时(141~100 Ma),区内拉伸方向转变为NW-SE向,沿着变质核杂岩两侧发育了2条NE-SW走向、倾向相背的大型脆性正断层.这2条正断层外侧的上盘控制发育了早白垩世半地堑式盆地,而其间共同的下盘发生了地垒式隆升而成为伸展穹窿,使得晚侏罗世韧性伸展构造剥露到地壳浅部.在早白垩世伸展隆升中,核部杂岩由早期至晚期先后叠加了局部的韧性变形带与脆性正断层,显示为应变局限化的特征.对该变质核杂岩演化历史与发育机制的重新厘定,一方面为燕山构造带发生过晚侏罗世伸展活动与克拉通破坏提供了构造证据,另一方面也表明该带早白垩世强烈伸展活动普遍存在,代表了克拉通的峰期破坏.  相似文献   
972.
 为压缩海量多波束测深数据,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维D-P 算法进行多波束测深数据抽稀的方法。首先对三维D-P 算法中首基面的确定进行改进,使得算法运行效率提高数十倍,然后利用该算法对中国北部某海域的多波束测深数据进行数据抽稀的实验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抽取海底地形的特征点信息,适用于多波束测深数据的抽稀。该方法符合多波束测深系统的面测量模式,实现了三维空间下的具有全局性特点的数据抽稀,其渐进式数据选取方式,可以为建立海底地貌LOD(细节层次模型)提供不同精度要求的抽稀数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3.
为了克服机械式拐档表和有线数显式臂距差测量仪的缺陷,设计了一种采用无线射频模块(nRF24L01)实现双向通信的无线臂距差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SW-ARQ和连续发送相结合的无线通信协议,将霍尔式位移传感器采集的臂距差信号传输给主控单片机,实现了无线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提高测量方便性的同时,测量精度可达到0.005 mm.  相似文献   
974.
 氧化应激指机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倾向于氧化状态。大量研究证实,哺乳动物出生过程中,由子宫内到子宫外所受到的如氧气等环境变化及其他一些刺激,导致新生婴儿体内产生大量的氧活性分子(ROS),从而破坏机体氧化-抗氧化平衡。由于新生婴儿机体抗氧化系统非常薄弱,不能够及时清除过量的ROS,从而造成出生氧化损伤。本文综述出生氧化应激及新生婴儿抗氧化系统的发育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75.
多自由度系统的微振动的SIMULINK仿真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用S im u link对多自由度力学系统进行仿真建模的方法,实现了通过编程对系统参数和初始条件进行动态调整,并对仿真模型运行后的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自动生成各种图形图表,生成系统运动动画。  相似文献   
976.
雒庆林 《甘肃科技》2005,21(6):123-124,198
本文介绍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施工监理的一般通则,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路基工程。总结其施工监理工作的难点和要点,同时也对施工质量控制做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77.
某缸盖热机疲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VL-Fire对缸内工作过程和水套进行CFD分析,得到缸内及水套壁面的热边界条件,通过有限元技术把对流热边界耦合至固体传热的计算中,达到共轭传热的目的.分别完成了机械载荷和温度载荷下的缸盖应力计算,结合经过温度修正的材料特性,计算得到疲劳安全因子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缸盖疲劳而言,热载荷贡献明显大于机械载荷;缸盖设计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78.
北非Pelagian盆地是一个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在North Kairouan地区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勘探成果,但仍存在油藏成藏条件复杂,主控因素不清、勘探难度大、勘探成效低等问题。以地震、钻井及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对研究区上白垩统灰岩裂缝储层成藏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该区油气成藏主要受裂缝的走向及发育程度、有效输导层以及盖层的分布共同控制,北西向断层及裂缝发育、具备复式输导层和厚层盖层的构造发育区为有利油气聚集区,指出NK地区中部复杂背斜带和东部鼻状隆起带为两个有利油气勘探带,对该区碳酸盐岩油藏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9.
地下混凝土结构硫酸盐及氯盐侵蚀的耐久性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硫酸盐及氯盐共同侵蚀下混凝土中SO 42-和Cl-的扩散规律和性能劣化特征进行室内模拟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硫酸根与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扩散短期内起到相互牵制效应,SO 24-与水泥水化产物的合成物和Cl-生成的F盐堵塞孔隙,延缓侵蚀离子扩散。硫酸根与氯离子共同侵蚀下,抗侵蚀系数和抗渗透性能先增加后减小,同时水灰比、粉煤灰对抗侵蚀性及渗透性影响明显。实验研究指出物理侵蚀发生的最明显温度在21~24℃之间,缓解温度在30~35℃之间,较小的相对湿度(RH为45%)、较高的温度变化加快了硫酸盐物理侵蚀。微观测试和分析表明,Friede盐、大量钙矾石(AFt)以及硫酸钠结晶物,导致了混凝土内部结构松散劣化,Na,S和Cl等侵入元素的存在说明有害物质侵入痕迹。  相似文献   
980.
针对无约束连续全局优化问题,提出了一个无参数变换函数,在讨论该变换函数性质的基础上,给出了求解无约束连续全局优化问题的一个无参数变换函数算法。利用Matlab编程进行了数值试验,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可行和有效的,并且该算法能够判定原问题当前极小点的全局性及类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