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1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毛细芯热管的相变驱动机制与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伟  刘志春  杨昆  涂正凯 《科学通报》2009,54(13):1932-1936
现有的热管理论一般认为, 毛细抽力是毛细芯热管运行的唯一驱动机制. 通过建立毛细芯热管内液体和蒸汽流动的热-电模拟回路, 提出了毛细芯热管运行的相变驱动机制, 而且, 通过分析毛细芯热管蒸发界面和冷凝界面之间工质的传输过程, 建立了描述这一驱动机制的数学模型. 以水作为工质, 给出了毛细芯热管的驱动压头和流动阻力的一组算例. 计算发现, 尽管热管的相变驱动压头小于毛细驱动压头, 但前者是一个不容忽略的运行机制. 应用本方法, 可以对毛细芯热管的运行机制和传热极限作出合理解释, 并对毛细芯热管, 特别是微小型毛细芯热管作出较为准确的设计和计算.  相似文献   
82.
解决在矿井监控中传统粉尘采样器不能满足在线监控粉尘浓度的问题,采用一台主机带多台分机的实时监测模式,将改进的数据融合算法应用到主机和分机中对粉尘数据进行实时处理.结果表明:改进的数据融合算法使粉尘传感器测量结果的误差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一台主机带多台分机分别计算测量参数的模式使矿井粉尘浓度测量实时性得到解决.该成果对煤矿井下粉尘数据在线监控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3.
夺命肥胖     
杨昆 《自然与人》2014,(6):54-56
今年4月,"中国第一胖"孙亮因心肺衰竭而离世。孙亮因出现无明显诱因阴囊水肿住进日照市人民医院,经过医生诊断,孙亮患有皮肤真菌感染、肥胖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衰竭等一系列病症。住院期间,孙亮由于心肺等器官衰竭,突然出现心率下降,经抢救无效死亡。据了解,孙亮在19岁的时候,体重就突然增加到了300斤,之后的三年时间里,每年体重以100斤左右的速度增长,直至今年体重达到了惊人的600斤,这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导致,但是与无节制的饮食同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4.
传统疗法"只攻不守" 目前,传统的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仍然是医生们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不可否认,放疗及化疗在治疗癌症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放疗及化疗均属"全面封杀"、"只攻不守",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将正常细胞杀死,还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尤其是破坏了人体免疫系统,严重时可导致并发感染和人体机能衰竭而死亡.另据研究,在手术和放化疗中残留的癌细胞具有更坚强的生长特性,一旦具备了合适的环境,它就会以比自然生长快200倍的速度生长,同时释放出一些特殊物质,溶解并破坏周围的正常组织,进入血液而转移复发.因此,放化疗后如不及时进行免疫修复,可加剧癌症的转移复发.  相似文献   
85.
干细胞研究被誉为新世纪生物和医学技术领域可能取得革命性突破的项目.科学家们预测,如果此项研究进展顺利,那么在3~5年内将使糖尿病、肝病、血液病、角膜病、老年性痴呆症得到有效治疗,10年内可以全面实施人体组织工程(治疗性人体器官克隆),甚至实现人体器官模块化目标.干细胞生物工程为人类最终战胜疾病展现了曙光.  相似文献   
86.
杨昆 《科技潮》2000,(7):110-112
当今人类社会,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药源性疾病激增,老龄化时代降临,医学模式发生改变,医疗费用直线上升。人类应当怎样寻求出路?近年来,一个“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大潮汹涌而至,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各国政府和人民,不约而同地把希望投向了天然药物和我国的中医药。随着各国有关法制的建立健全,天然药物进入医疗主流体系已成不可逆转的世界大趋势。  相似文献   
87.
神奇的bFGF     
一位63岁的何女士,患进行性肌萎缩7年多,头不能抬,手不能动,四处求医无效,后在广州一家医院接受bFGF治疗,用药4天后即可握拳,1个月就能扶墙走路;一位膀胱子宫漏患者,3年中手术5次均未治愈,后在暨南大学华侨医院施用bFGF治疗,7天即痊愈;哈尔滨有一位患神经性耳聋的小姑娘,站在降落的飞机旁也听不到巨大的轰鸣声,使用bFGF一个疗程后,小姑娘听力提高了近1倍,可以戴上助听器上学了。……  相似文献   
8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动物如猫、狗、鼠等小动物的四肢受伤后本能地会不断用舌舔伤口,从而使伤口得以自愈,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动物的唾液中含有能愈合伤口的特殊物质.这一动物的本能现象使科学家受到一些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89.
杨昆 《科学之友》2004,(8):76-77
60岁的普朗特教授在最近的十多年里,发作过5次乳腺癌。自身的遭遇让她开始关注乳腺癌。她惊奇地发现,在中国一些偏远农村地区,人们几乎不吃乳制品,那里乳腺癌的发病率也惊人地低。普朗特开始猜测这两者中是否有某种联系。她尝试不吃任何乳制品,5周以后,颈部的肿瘤开始发痒、变软直至最后病症完全消失。由此她得出了乳制品是高致癌物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0.
在人类的历史上,如果要问什么疾病在流行中对人危害最大,很多人都会答错,因为它竟是最不起眼、几乎人人都得过的流行性感冒。2003年SARS流行时引起的全球性恐慌让人们记忆犹新。当时,SARS被许多人夸张地描绘成了最致命的病原体,其实SARS与流感相比,连“小巫”都谈不上。而流感变异种类多,传播速度快,一直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