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自然科学   4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1.
根据实验室条件,对原有的高频感应加热设备进行了改造,使之可一次进行15g左右镍-稀土系列贮氢合金的真空和充氩气熔炼。并以LaNi_5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加热电压、时间等熔炼工艺及原材料配比进行的研究,表明只有严格控制力。热电压及加热时间,才能获得外观成形良好、内部成分均匀的合金,并确定了真空熔炼及充氦气熔炼的最佳工艺。通过比较当真空度在10 ̄(-4)Torr以上时,真空熔炼比充氩气熔炼更易获得高质量的合金,进行了吸放氢试验、合金结构分析及相图分析,确定了本研究中所用金属钢在合金配方中的最佳加入量为33.1%,所熔炼的LaNi_5合金纯度较高、贮氢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贮氢合金热力学主要研究内容的分析,研究了贮氢合金热力学的p-C-T曲线的测定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对LaNi_5合金的性能测试,证明了该合金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和吸氢性能,在30℃常温下吸氢平衡压仅为0.28MPa,吸氢量(H/M)可达1,吸放氢反应热焓达31.9KJ/mol。  相似文献   
13.
当前电信市场竞争激烈,提出了构建地方电信系统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电子商业模式,从各个功能群集阐述系统架构。该模式不仅优化了运营流程,而且设置了各地方系统之间统一的接口,有利于实现信息流通。这对于我国现阶段还不能建设全国统一的运营网络的现状,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x(Zr)及热处理工艺对LaNi(4.2+5x)Mn0.4Al0.4Zrx储氢合金微观组织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Zr元素后该储氢合金中均出现Zr(Ni,Al,Mn)5第二相,并且第二相的含量随x的增大而增多.当x=0.4时,经热处理后合金中的第二相沿主相晶界呈网状分布,而且其韧性很好.由于第二相对主相起到了防腐蚀保护作用,并降低了充放电过程中晶格畸变引起的合金粉化的速度,从而使循环稳定性显著提高,但由于第二相不是吸氢相,对电化学容量没有贡献,因此它的出现使合金的放电容量降低.  相似文献   
15.
通过机械合金化机械激活和固相反应制备了Mg2Ni合金,用XRD和EDS对合金进行了分析.实验研究表明混合粉经机械研磨激活和适当增加固相烧结反应的温度,这样可有效增加固态扩散反应能力,有利于固相反应进行,使形成Mg2Ni的量明显提高.实验结果发现,成分配比、烧结反应温度及时间均影响最终Mg2Ni的纯度,其中反应温度是影响固相反应Mg2Ni形成的重要因素,当Mg增量取0.5%,烧结温度为700 ℃,保温时间6 h时可得到组织单一和纯度较高的Mg2Ni合金相.  相似文献   
16.
纳米棒状锰氧化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热法一步合成纳米棒状锰氧化物,考察热处理对锰氧化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制备的锰氧化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法和交流阻抗谱测定锰氧化物纳米棒作为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制备的锰氧化物为隐钾锰矿型二氧化锰和单斜晶系的羟基氧化锰,具有纳米棒状结构,棒的长度1~2μm、直径100nm左右,表面均匀光滑;该锰氧化物做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电容性能,400℃热处理后,最高比电容为142F/g.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辊甩带快速凝固方法制备过化学计量比稀土贮氢合金La1-xCexNi4.17Mn0.93Al0.1Fe0.4(AB5.6型,x=0~0.5),研究Ce元素部分替代La后对合金微观结构、储氢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分析及储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快淬过化学计量比合金的相组织均为过饱和CaCu5型结构单相,合金晶胞体积与Ce质量分数基本呈线性关系,其中合金的储氢量随Ce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而吸放氢平台压力增高.电化学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随Ce质量分数的增加,合金电极的活化性能和放电容量有所降低,但电极循环寿命得到明显提高.当x=0、0.5时,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为328.9、305.4 mAh/g;当x≥0.3时,经100次循环后,合金电极容量保持率S100由x=0时的80%提高至93%~96%;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HRD)随Ce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采用H3PW12O40为氧化剂和掺杂剂,用化学氧化法制备聚吡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TG-DSC手段表征产物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考察产物的热稳定性以及H3PW12O40物质量的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H3PW12O40物质量浓度的增加,单体转化率增加,最大可达到57%,之后则降低;制备的聚吡啶是从几十纳米到几个微米、大小不规律的颗粒状,并且伴随有团聚现象.在转化率达到57%之后得到的不用溶剂分离的产物中,含有形状规则的剩余无机H3PW12O40晶体;TG-DSC分析表明,在500~590 ℃聚吡啶很快分解失重.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超级电容器用聚苯胺,通过扫描电镜和单体转化率考察与分析聚苯胺聚集态结构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制备的聚苯胺内部为片状结构,外部为颗粒结构;形成的过程可以表述为首先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带有不规则孔洞缺陷的片状结构聚苯胺,随着反应的进行,新生成的聚苯胺颗粒在孔洞边聚集、生长,颗粒尺寸从内向外依次变小.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晶粒尺寸C-Mn钢低温缺口及裂纹断裂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196~-30℃范围内,细晶钢的缺口断裂韧性显著高于粗晶钢;而在-110℃时粗晶钢裂纹断裂韧性接近或反而高于细晶钢,前者的平均值明显高于后者。粗晶钢最低韧性试样启裂点距预裂纹的距离小于细晶钢而韧性却高于细晶钢,从而否定了粗晶裂纹断裂韧性商是由于其具有大的特征距离(RKR模型)的观点。在缺口试样中细晶钢的σ_f~*/σ_(?)高于粗晶钢,而在裂纹试样中,细晶的σ_f~*/σ_(?)接近戏反而低于粗晶,这是粗、细晶粒钢缺口及裂纹断裂韧性变化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也说明σ_f~*/σ_(?)是一个有价值的韧性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