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自然科学   4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根据夏季特点,进行施工混凝土施工各过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92.
单新蕾 《科技信息》2011,(5):I0237-I0237,I0251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客观反映学习者的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更能反映学习者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但在平时的写作中,英语写作经常令教师和学生烦恼,让很多学生感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很难。但作文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日积月累。  相似文献   
93.
"天人合一"是李泽厚始终关注的话题,他通过运用"西体"--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和康德主体性哲学,对中国传统思想--"天人合一"进行消解与重构,认为"天人舍一"不再是基于农业小生产的"顺天"、"委天数","天"不再是主宰与命定的决定者;人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人通过实践,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积淀",并运用这一"积淀"去实践于自然,实现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从而实现"天人和一"."杂糅与调试"是李泽厚"天人舍一"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94.
单中秋 《科技资讯》2009,(34):65-65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以GPS技术在大型建构物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GPS动态监测的原理和方法,借助实例评价了GPS在大型结构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状况。最后,笔者简要阐述了监测数据的管理与可视化方法。运用在工作实践基础上,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5.
结合工程实例,对基坑的优化设计予以剖析,指出只有充分了解多方面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才能达到设计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6.
采用Micro-PIV实验系统和压差测试系统,研究了含有个微圆柱的通道内去离子水在10相似文献   
97.
“下”的语法化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上"相比,"下"的研究始终处于不充分的状态,而作为核心词汇,对"下"的研究应该具有不亚于"上"的意义。"下"的基本意义是位置在下的,是名词,由此引申出了多种意义和用法,从空间领域投射到质量、等级、时间等多个领域,在用法上也引申出形容词、动词等多种用法。而引申的途径和手段主要是隐喻和转喻,也包括语境吸收、语义融合等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98.
如今,城市普遍存在道路拥堵、事故频发等交通问题,而随着互联网、无线通信及感应器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只需要通过车联网,即可满足安全、娱乐、导航、互动、通讯、远程控制和路况感应识别等多项需求,实现人、车、基站多方互动,构筑和谐交通生态系统,从而彻底改变人们的出行模式,重新定义汽车的DNA。  相似文献   
99.
将通过数值积分讨论圆环模型周围空间电势的分布,并画出相关图形,讨论电势与球坐标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改变参数,可以得到其他模型的场分布情况,为解决一般模型的带电环提供了一种捷径.  相似文献   
100.
寓“学习迁移”于生物教学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迁移是指已学习的某一内容对将要学习的另一内容的影响。在教学中,学习迁移是客观存在的心理过程,具有普遍性和重复的有效性;所以在生物教学中研究学习迁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迁移的分类、迁移的条件、迁移与教学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