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6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42.
磷酸盐和剪切力对螺旋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题试验结果表明,磷酸盐(Pi)过高固然有利于细胞生长,不利于螺旋霉素(SPM)合成,但过低对生产也不好。发酵过程中补入适量Pi能显著提高细胞菌体的生产能力。根据静息细胞试验结果推测,Pi具有缓解过量葡萄糖或氨离子(NH)对SPM合成的阻遏作用;能减少SPM对其自身合成的反馈抑制,促进己糖和大环内酯的合成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摇瓶发酵结果表明,单次补Pi的时间以发酵72h最有利,分二次补时以42h和86h最好,补入的Pi量以0.05%~0.1%为宜。试验中还发现,SPM发酵对剪切力很敏感,搅拌转达过高或摇瓶中加入玻璃珠会导致SPM效价为零。  相似文献   
43.
在一种光敏感可再生高聚物(PNBC 300000)与葡聚糖20000(Dextran 20000)形成的两水相体系中进行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相转移催化青霉素G产生6-APA的反应。在这个两水相体系中,当pH为7.8,底物浓度为62 mmol/L,反应温度为20℃,在50 mmol/L KCl存在下,6-APA的分配系数可达8.4。催化动力学显示,达到平衡的时间近6 h,PG(Na)转化率约82.6%。3批半连续反应转化率为60%~70%,较相近条件下的单水相反应得率提高近20%。在两水相中,底物及产物主要分配在上相,固定化酶分配在下相,底物青霉素G进入下相经酶催化产生的6-APA及苯乙酸又转入上相,从而解除了青霉素酰化酶催化反应的底物及产物抑制作用,达到提高产物得率的效果。形成两水相的高聚物通过488 nm的激光照射可实现循环利用,高聚物的光照回收率在95%~98%。  相似文献   
44.
维生素对乳酸菌细胞活性和代谢途径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拟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发酵生产乳酸过程中,添加维生素对菌体生长、细胞活性、产酸,以及在碳流代谢中与乳酸生物合成密切相关的4种酶[乳酸脱氢酶(LDH)、磷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脱氢酶(PDC)和丙酮酸羧化酶(PC)]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维生素添加促进了菌体生长,使乳酸产量提高了42.47%;同时降低了发酵过程中菌体的死亡率,降低的最大幅度可达53.46%;PFK和LDH的活性比对照有提高,最大幅度达62.30%和126.65%,PDC的活性在发酵中期也有一定的提高,但PC的活性变化很小。实验结果表明:组合维生素的添加可以提高乳酸菌的活性,同时使代谢通量有利于乳酸生成。  相似文献   
45.
采用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生产的全自动多参数FUS-50L(A)生物反应器,在不同的控制方式下,研究了溶解氧水平对菌体代谢活力及鸟苷发酵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用调节转速的方式控制发酵液中溶氧水平的效果比用空气流量好;发酵液中氧中溶氧水平控制在10%-20%时鸟苷积累量高,发酵液中溶氧水平低(5%)和高(30%)均不利于发酵液中的鸟苷积累。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无机与有机氮源对庆大霉素合成与分泌的影响。分别在初始培养基中及进入生物合成期的发酵液中添加硫酸铵、硝酸钠和各种氨基酸,初始培养基中添加硫酸铵浓度为0.1g/L时,总效价提高了23%,同时,硫酸铵对庆大霉素组分也有一定影响。在培养至24h添加8g/L硝酸钠,总效价提高55%,而在初始培养基中分泌率提高了33%,在生物合成期添加0.8g/L赖氨酸,总效价提高了64%,同时在静息细胞培养基中进行验证实验。  相似文献   
47.
葡萄糖氧化酶的膜透析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膜透析法可减缓发酵过程中代谢物对葡萄糖氧化酶生物合成的阻遏作用。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带膜透析的发酵其产酶速率比对照(不带透析的发酵)高一倍,总产量提高30-50%。膜发酵过程中PH、NH2-N的变化较对照平缓。对透析条件也作了初步摸索。  相似文献   
48.
以插入AOX1启动子调控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酶/VHb表达单元的重组毕赤酵母为对象,研究了甲醇浓度及vgb表达对茵体生长、SAM产量及SAM合成酶活力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vgb表达对胞内ATP含量及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浓度(?(CH3OH))由0.008提高至0.016后,可提高菌体浓度、SAM产量及单位菌体SAM含量;当?(CH3OH)=0.024时,SAM产量及单位菌体SAM含量与?(CH3OH)=0.016时相当,而菌体浓度稍低于?(CH3OH)=0.016时,高于?(CH3OH)=0.008时的菌体浓度.提高甲醇浓度导致SAM合成酶活力降低,细胞死亡率增加,说明在所考察的重组菌中SAM合成酶的活性并不是SAM合成的限制因素.在上述3种甲醇浓度时,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Hb表达都改善了细胞活性,并在较高甲醇浓度(0.016和0.024)时提高了胞内ATP含量.  相似文献   
49.
基因工程菌Pichia pastoris连续培养的生长及抑制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同一稀释率μ(μ=0.14h^-1)下用不同浓度的甘油流加进行连续培养,研究甘油浓度对基因工程菌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浓度对细胞生物量(DCW和WCW)、底物得率系数(Yx/s)、底物比消耗速率(qs)、呼吸熵(RQ)与二氧化碳释放率(CER)都有影响,在低甘油残留浓度(<63.3g/L)下,甘油是激活剂,菌体生长符合Monod方程,Ks=19.62g/L,甘油激活常数Ka=19.45g/L;而在高甘油残留浓度(>63.3g/L)下甘油是抑制剂,菌体生长特征符合Haldance方程,Ks=0.014g/L,K1=156.67g/L。毕赤酵母生长的甘油抑制浓度为55.2g/L。  相似文献   
50.
在 2 .6L全自动发酵罐中对人 α2 a干扰素重组酵母的补料分批培养过程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培养过程中待葡萄糖耗尽时流加葡萄糖 ,并维持低糖浓度 ;在培养 1 0 h~ 2 0 h时 ,恒速流加 2 0 mg/L的腺嘌呤 ,能较大幅度提高表达水平 ,生物活性从原工艺的 3.1× 1 0 9IU/L提高至1 .3× 1 0 10 IU/L。表达期 p H值对生产水平有很大影响 ,宜控制在 5.0~ 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