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自然科学   16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B77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真菌B77是一株采自湛江红树Kandelia candel种子的内生真菌,该菌的种属尚未鉴定,首次研究了该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从该菌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以及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3-O-methylfusarubin,Fusarubin,大黄素,大黄素甲醚。3-O-methylfusarubin和Fusarubin为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初步的药理活性显示,它们对Staphyococcus aureus ATCC 27154的MIC分别为50.0和12.5μg/mL。考虑到该菌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因此深入研究这一工作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2.
 从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Fusarium sp.ZZF51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一金属络合物(1),通过波谱数据和单晶衍射数据解析其结构为二(5-丁基-2-吡啶甲酸-N1,O2)合铜(Ⅱ)。为提高其产量,研究了Cu(Ⅱ)对络合物(1)产量和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参与真菌Fusarium sp.ZZF51代谢活动的过程中,Cu(Ⅱ)能显著促使络合物(1)的产生,但对真菌的生长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63.
通过人工发酵培养,利用层析技术,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2240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4个格链孢酚类衍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它们分别是:4-甲氧基-10-乙酸格链孢酚酯(化合物1)、格链孢酚(化合物2)、4-甲氧基格链孢酚(化合物3)、4,10-二甲氧基格链孢酚(化合物4).其结构通过谱图分析(包括1H、13C NMR,DEPT,HMQC,HMBC,HREIMS,UV及IR等)和相关文献得以确定.初步药理实验表明,化合物2和3对KB和KBv200癌细胞具有较强活性,IC50值分别为3.17、3.12μg/mL和4.82、4.94μg/mL,化合物1和4对上述两种癌细胞的抑制活性较弱,IC50值均超过50μg/mL.并且从生源途径角度也初步探索了上述四个化合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4.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和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分离纯化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3a的代谢产物,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3a的菌体中分离得到4个代谢产物:ditryptophenaline(1),3-hydroxy-4-(2,6,6-trimethyl-tetrahydro-2 H-pyran-2-yl)benzoic acid (2),(E)-4,5-dihydroxy-3-(prop-1-enyl) cyclopent-2-enone(3),3,6-di-sec-butyl-1,4-dihy Droxypiperazine-2,5-dione(4),化合物1对口腔癌细胞KB,KBv200的抗肿瘤活性值分别为8.0和12.0 μmol/ml.4个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3a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5.
以Bi(NO3)3·5H2O、Fe(NO3)3·9H2O和La(NO3)3·6H2O为原料,乙二醇甲醚[2-methoxyethanol,C3H8O2]为溶剂,冰乙酸[C2H4O2]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氧化铝模板法在600℃退火制备了Bi0·85La0·15FeO3(BLFO)纳米线.利用X射线(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产物的物相和形貌.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为BLFO纳米线,直径约100-200 nm,长度约5-50μm.不同退火温度XRD研究表明600℃制备了纯相BLFO,低于文献报道的铁酸铋纳米结构合成温度.  相似文献   
66.
 系统讨论了绿潮浒苔的独特结构和功能特性,旨在制备纳米纤丝化的海藻纤维素和高比表面积的气凝胶材料,并为浒苔的高价值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将绿潮肇事种浒苔化学纯化脱去多糖、蛋白、脂肪后,用圆盘胶磨(20000 r/min,20 min)进行纳米纤丝化,制备出均一直径(大约40 nm)和高长径比的Iα纳米纤丝化纤维素。经由叔丁醇置换和冷冻干燥后可以制备出高比表面积(277 cm2/g)、密度为23 mg/cm3的柔性纳米纤丝化纤维素气凝胶。所有这些结果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机械法直接用胶体磨将浒苔原料进行纳米纤丝化,冷冻干燥后制备出全组分的浒苔泡沫材料。  相似文献   
67.
提出一种模拟时滞生化反应系统的加速随机模拟算法--最后所有可能步进的加速算法(DFAPS-leaping). 该算法能在不失算法精度的前提下减少模型的运行次数, 有效提高算法的运行速率.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DFAPS leaping算法能广泛应用到多种生化反应系统中, 与已有算法相比其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8.
 1个新的苯并-γ-吡喃酮衍生物,3,5-二羟基-2-甲基-6-(3-甲基-2-丁烯基)苯并-γ-吡喃酮(1),以及1个结构独特的环四肽(2)和3个环二肽,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ZF41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它们的结构通过MS、NMR等波谱分析推导确定。化合物1对人鼻咽癌细胞株KB和人鼻咽癌细胞耐药株KBV200显示了微弱的细胞毒活性(IC50 均大于50 μg/mL),而2对同样细胞株有细胞毒活性(IC50 均小于3.56 μg/mL)。  相似文献   
69.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PM3对结构新颖的活性化合物xyloketals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xyloketals的分子结构与抑制钙离子通道活性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xyloketals抑制钙离子通道与分子的体积、疏水参数和前线分子轨道的能量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方法逐渐走向多元,学科意识和课程建设意识逐步增强,社会实践活动日益丰富。在这已相当高的平台上,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提高教学实效性,绝非容易之事。由岳麓书社2008年7月出版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探》(周双娥著),正是对作者长期从事高校思政理论与教学工作及研究的文字表呈,也是对夯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与研究平台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