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3篇
  免费   1249篇
  国内免费   1740篇
地球科学   864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359篇
  2018年   407篇
  2017年   351篇
  2016年   385篇
  2015年   365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406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383篇
  2009年   402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根据胶州湾东北部岸滩目前污染严重、脏乱不堪的现状及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提出了胶州湾东北部岸滩的改造意见.着重从海洋动力、生态、水量平衡的角度论证了改造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2.
海洋平台沉垫的波浪载荷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海洋平台沉垫的波浪载荷试验研究分析,着重研究了在规则波中平台沉垫总体波浪载荷和局部水动压力分布的情况,定性地考察了非线性影响、浅水影响的重要性,为今后波浪理论中粘性的引入,进而考虑粘性与波浪运动的非线性相互干扰提供实测依据  相似文献   
43.
The soil permeability of many natural marine sediments decreases with depth because of consolidation under overburden pressure. This is accompanied by a decrease in porosity and void ratio that also affect the permeability. Conventional theories for wave-induced soil response have assumed a homogeneous porous seabed.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approach for the wave-induced response in a soil matrix, with variable permeability as a function of burial depth. The soil matrix considered is unsaturated and anisotropic, and is subject to a three-dimensional wave system. The pore pressure and effective stresses induced by such a system are obtained from a set of equations incorporating a variable permeability. Verification is available through reduction to the simple case of uniform permeabilit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ffect of variable soil permeability on pore pressure and vertical effective stress may be significant, especially in a gravelled seabed and for unsaturated sandy soils.  相似文献   
44.
RelationshipbetweenbiogeochemicalfeaturesofbiogenicelementsandflocculationintheChangjiangEstuary¥LinYi'an;TangRenyou;LiYan;Do...  相似文献   
45.
大连湾牡蛎的染色体数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连湾牡蛎的早期胚胎为材料。经染色体数目分析,首次提出大连湾牡蛎的染色体数目为2n=20。为牡蛎遗传育种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
-Based on a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M2 tidal model of the Huanghai and Bohai Seas, sediment transport of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sizes in the computational area is given. It is concluded that tidal curr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ediment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in the Huanghai and Bohai Seas.  相似文献   
47.
近二十年来,随着海洋环境科学的发展,河口污染和生态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关于污水排放对河口内湾浮游植物生态的影响,近年Ketchum, B. H. (1967); McCormick, J.M. 等(1975); Rice, T. R. (1975); Jenkins, S. H. (1978); Thompson, G. B. 等(1981 ); Meyers, V. B. 等(1983)和Joint, I. R.(1984)都做过调查研究和评论。但迄今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 海河口是一个有污染源的生态环境特殊的感潮河口,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大。由于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质肥沃,饵料丰富,历来是许多经济鱼虾类优良的天然产卵、索饵和肥育的场所,在渤海渔业上占有重要位置。但近十多年,由于入海径流量锐减和城市污水排海总量的增加1),其水质逐渐恶化,环境正由半咸水向海洋化方向演变,对河口渔业构成严重威胁。对此,我所曾于1978-1981年对渤海湾的污染状况及影响进行过多学科的综合调查,在渤海湾污染的浮游植物生态效应、海湾富营养化及其与赤潮的关系等方面,也做过初步研究(邹景忠等,1983; 1984; 1985 )。当时由于受调查范围和项目的限制,对河口有机污染及生态效应的研究还很不够,所获得的一些资料尚不足以作出定量的科学论断。 本文着重探讨海河口区浮游植物的生态变化及其与有机污染的关系,旨在为综合分析和评价海河口区目前的生态质量及演变趋势,为河口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14)C测年已为海洋研究工作广泛应用,但由于时有不合理取样或在运用数据时没有充分考虑各种海洋环境和动力因素,因而产生无法使用数据作合理解释的现象。本文试从海洋样品本身和海洋各种营力作用分析各种数据差异的来源,认为海洋环境特别是海岸带环境的复杂性是造成海洋样品~(14)C测年数据差异的主要原因,它可能影响样品的代表性或使数据解释时得出错误结论.并指出在运用年代结果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地质地理和各种营力作用因素。  相似文献   
49.
用臭氧处理海水对鱼虾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姜国良  刘云  杨栋  吕艳 《海洋科学》2001,25(3):11-13
本实验检测了不同浓度臭氧残留对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牙鲆(Paralichthys oilvaceus)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虾的耐受力要比牙鲆鱼强,中国对虾在臭氧浓度≥1.0mg/L时,可存活至少48h,而芽鲆在此浓度下3h后,即出现鳃部充血肿胀、呼吸频率加快等不适应现象,48h LC50为0.13mg/L。如果能正确控制臭氧的残留量,利用臭氧净化养殖用水是一个不容质疑的水质净化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以我国北黄海的烟威渔场为研究对象,采用优选因子场预报模式,对盐度的时空变化进行预报试验。文中对所采用的统计预报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对影响本海区盐度变化的显著因子及预报结果作了初步分析。预报试验表明:预报的总体平均绝对误差为0.27‰,预报相对误差在18%左右,预报误差小于0.5‰的站数占总站数的85%,预报趋势与实测资料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