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科学   49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尹泽生  李炳元  王守春 《地理学报》2012,67(7):997-1001
杨逸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貌学家, 他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祖国的地理科学事业。1959-1998 年他前后20 余次到青藏高原考察, 其中二次在喜玛拉雅山库拉岗日峰和南迦巴瓦峰参加登山科考, 八次进入雅鲁藏布大峡谷考察。他五次深入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考察。2001 年后, 他还开展了对台湾澎湖、兰屿、绿岛的历史环境考察。他曾四次到日本考察并开展学术交流, 2003 参加了北极考察。他在多年实地考察基础上, 以丰富的资料和测量数据, 参与论证和确认我国雅鲁藏布大峡谷作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科学地位, 为中国地理学赢得了世界声誉。  相似文献   
42.
全新世中期以来西辽河流域动物地理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守春 《地理研究》2002,21(6):715-722
自全新世中期以来 ,西辽河流域动物群的种类成分有很大变化。全新世中期 ,野猪和鹿科动物是这里最主要的大型食草动物。公元初期 ,野马等草原动物占有一定地位。中世纪的辽代时期 ,鹿科动物成为这里最主要大型食草动物 ,同时 ,有适应沼泽环境的麋鹿。直到清代初期 ,野马在动物群中还占有一定地位。清代中期 ,大型食肉动物虎、豹、熊分布较广泛 ,清代晚期 ,其分布迅速减少直至消失。动物地理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43.
王守春 《地理研究》1995,14(1):94-103
地理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虽然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和1992年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大大地增强了人们的环境意识,但是,在我国,关于地理环境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的认识仍然很不够,这是由于在本世纪中期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批判还没有得到很好地反省。关于地理环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作用的认识不够主要表现如下诸方面。在理论上,许多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彼此差异甚大,某些研究者甚至发表自相矛质的和混乱的见解,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究竟是起决定作用,还是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或者是起影响作用,直到目前仍未得到一致认识。而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忽视地理环境的作用仍然很普遍。因此,地理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无论在理论上和在国民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的实践中都有必要进一步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44.
历史时期莱州湾沿海平原湖沼的变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守春 《地理研究》1998,17(4):423-428
莱州湾沿海平原地区,古代曾有许多湖沼,其中以巨淀湖最大。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查明了随着历史的发展,巨淀湖发生空间转移,并查明大部分湖沼最后逐渐消失的过程,阐述了这些湖沼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导致变迁的因素,探讨它们消失的环境后果,并尝试提出吸取历史教训改善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随着黄河口地区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该地区成为我国越来越重要的地区。而高含沙量的黄河水每年把约11亿吨的巨量泥沙携带到这里,导致环境的迅速变化,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对该地区环境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学科领域的重视,在国家“六五”和“七五”计划期间,把对该地区的环  相似文献   
46.
10世纪末西辽河流域沙漠化的突进及其原因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王守春 《中国沙漠》2000,20(3):238-242
西辽河流域在辽代早期和辽代之前,是自然环境较好的"辽泽",其自然景观为面积广大的平沙地,其上生长乔木、灌木和草本,为疏林草原,还有较大面积的下湿地和较多湖泊,没有出现流动沙丘。在11世纪期间的文献中,记载了西辽河流域有明显的沙漠化表现。10世纪末西辽河流域环境可能出现突变,是历史时期西辽河流域沙漠化的开始时间。沙漠化的原因,主要为自然原因,即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47.
由曹婉如等编的《中国古代地图集》(第一册)(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出版)是我国在古地图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该项工作对于我国地理学史、地图学史乃至科技史的其它领  相似文献   
48.
基于自然样条补偿最小二乘的高程误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非参数自然样条补偿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把GPS高程数据与对应的水准数据的差值作为观测值,按照非参数自然样条补偿最小二乘的估计方法,得到消弱偶然误差v之后的平差值,并以此去改正GPS高程,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以某河道测量采集的数据作为事例,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9.
半参数模型在高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二次曲面与半参数模型以及最小二乘配置方程,介绍了基于二次曲面的半参数模型的方法,并用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较经典二次曲面的有效性。通过算例分析,得出该方法可应用于河道断面测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