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3篇
地球科学   19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利用NCAR/NCEP再分析温度场资料,分析了El Nino/La Nina发生前平流层温度场特征.资料分析清楚地表明:无论是El Nino还是La Nina发生前的冬季,中高纬平流层温度场都有显著变化,而且平流层温度变化比对流层温度变化剧烈.平流层温度升高,对应对流层温度降低,东亚寒潮强,强冷空气活动突出,使得赤道东北信风减弱,有利于El Nino事件生成.中高纬平流层温度的变化对El Nino的发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2.
1概况尕尔穷铜金矿床位于狮泉河晚燕山期结合带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南羌塘-三江复合板片缝合带西段构造单元的交汇处。伴随中特提斯洋的演化,班怒带经历了洋壳同时向羌塘-三江复合板片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的双向俯冲,最终北侧形成了班戈-嘉黎岩浆弧、南侧形成了冈底斯北缘火山-岩浆弧。与此同时洋内的微弧地体与洋壳之间的俯冲、碰撞及拼贴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73.
海冰光场分布特性的研究是冰区大气-海冰-海洋能量交换和生物特性研究的基础,通过设计"L"型辐亮度探头,运用自主研发的海冰高光谱辐射仪器于国内首次现场测量了辽东湾海冰内部光场的分布特性,研究发现海冰表层5cm至底层在水平方向上光场各向同性,进而认为在所观测站点的附近,采集冰块测量光场分布不依赖于海冰侧表面的选择.采集海冰...  相似文献   
174.
175.
尕尔穷矿区具有三种类型矿化:产于斑岩型中的铜钼(金)矿化、产于矽卡岩中的铜金矿化和产于构造破碎带中的铜金矿化,三种矿化类型同属斑岩成矿系统。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结果表明,矿区存在R-1、R-2和R-3等三个主要异常,三个异常区的元素分布特征大体相似,R-1由异常浓集中心向外具有Cu-Mo-Se-Te-(Bi)-Pb-Zn-As-Sb-Tl的元素分带现象,这种元素组合及分带具有高温→中低温成矿演化的特点,特征与斑岩成矿系统很相似,具有寻找斑岩型矿床的潜力;R-2异常区Te、Se、Sb、Pb、Zn等外围元素在此范围内较弱的异常和Cu、Mo的强异常表明此异常区遭受剥蚀程度较大;R-3异常区是与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有关的斑岩型矿化、矽卡岩矿化和构造破碎带中的矿化,其中以矽卡岩型和构造破碎带中的矿化的找矿前景最好,深部斑岩型矿化也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6.
在北极东北航道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交汇的关键区域,利用四景2012年北极夏季Radarsat-2 SAR海冰图像,通过图像分类提取了海冰密集度;同时采用NASA TEAM算法,基于海洋二号(HY-2)卫星扫描微波辐射计亮温数据反演了对应区域的海冰密集度;并引入美国冰雪数据中心(NSIDC)发布的SSMIS海冰密集度产品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不同来源海冰密集度数据的分析发现HY-2、SAR和SSMIS的结果在4个研究区域上的分布趋势基本吻合;但在海冰边缘区,由SAR图像分类得到的海冰密集度高于HY-2和SSMIS的反演结果,说明了高分辨率的SAR图像在监测边缘区小尺寸浮冰上有优势。三种数据中,原始分辨率相同(25 km)的HY-2与SSMIS的结果最为相近,而HY-2同SAR的相关性与SAR同SSMIS的相关性一致。在冰边缘,HY-2的反演值偏低于SAR和SSMIS的结果,这是受该处较高水汽含量影响的结果,也是未来发展HY-2微波辐射计反演算法需要重点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7.
引入拖曳系数参数化的海冰自由漂流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any interesting characteristics of sea ice drift depend on the atmospheric drag coefficient(C_a) and oceanic drag coefficient(C_w).Parameterizations of drag coefficients rather than constant values provide us a way to look insight into the dependence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on sea ice conditions.In the present study,the parameterized ice drag coefficients are included into a free-drift sea ice dynamic model,and the wind factor α and the deflection angle θ between sea ice drift and wind velocity as well as the ratio of C_a to C_w are studied to investigate their dependence on the impact factors such as local drag coefficients,floe and ridge geometry.The results reveal that in an idealized steady ocean,C_a/C_w increases obviously with the increasing ice concentration for small ice floes in the marginal ice zone,while it remains at a steady level(0.2-0.25) for large floes in the central ice zone.The wind factor α increases rapidly at first and approaches a steady level of 0.018 when A is greater than 20%.And the deflection angle θ drops rapidly from an initial value of approximate 80° and decreases slowly as A is greater than20%without a steady level like α.The values of these parameters agree well with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observations in Arctic.The ridging intensity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to determine the dominant contribution of the ratio of skin friction drag coefficient(C_s' /C_s) and the ratio of ridge form drag coefficient(C_r'/C_r) to the value of C_a/C_w,α,and θ,because of the dominance of ridge form drag for large ridging intensity and skin friction for small ridging intensity among the total drag forces.Parameterization of sea ice drag coefficients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embedded into ice dynamic models to better account for the variability of sea ice in the transient Arctic Ocean.  相似文献   
178.
2006年冬末春初,在德国POLARSTERN科学考察船执行南极威德尔海西北海域考察期间,调查了考察区海冰物理和海洋生物。本文观测了航线上钻取的27支海冰冰芯的组构和71个冰晶体薄片;分析得到393组冰温数据;348组盐度、密度数据和311组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素含量数据;通过302组冰内相同深度孔隙率和叶绿素a含量数据分析,发现海冰物理参数影响冰内叶绿素a含量的新证据;利用收集的雪、冰厚度数据以及环境容量制约生态平衡的规律,建立了雪、冰厚度对冰底叶绿素繁荣的影响以及;确立了南极粒状冰和柱状冰内叶绿素a上限含量同卤水体积的关系。从而表达了冰晶体对卤水排泄的效应和冰物理性质对南极春季冰底和冰-水界面叶绿素a增长的贡献。此外,还得出海冰物理性质影响冰藻,并且是南极冰区水体浮游植物繁荣的关键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79.
河北省中东部区域分布为地下咸水分布区。自大量开采地下淡水以来,出现了地下咸水入侵地下淡水资源问题,第四系地下淡水水质呈不断变差趋势,对宝贵的地下淡水资源构成威胁,其主要原因是地下淡水资源的超量开采和成井工艺不严格。本文分析了地下咸水入侵地下淡水机制及影响现状。  相似文献   
180.
本文就近年来大量海冰调查研究结果,对辽东湾海域的几个海冰要素做初步统计。所统计的内容概括了海洋工程设计阶段所涉及到的海冰冰期、分布范围、平整固定冰的厚度及其冰温、含盐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值,单轴抗压强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