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00篇
  免费   1597篇
  国内免费   738篇
医药卫生   16335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695篇
  2021年   864篇
  2020年   788篇
  2019年   417篇
  2018年   475篇
  2017年   572篇
  2016年   398篇
  2015年   673篇
  2014年   933篇
  2013年   924篇
  2012年   1206篇
  2011年   1183篇
  2010年   904篇
  2009年   806篇
  2008年   862篇
  2007年   820篇
  2006年   809篇
  2005年   567篇
  2004年   401篇
  2003年   378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的原因和最佳处理方式。方法对102例经胼胝体切开穹窿间入路切除巨大颅咽管瘤的病人,记录术后尿量、血电解质、抗利尿激素(ADH)、醛固酮(ALD)、皮质醇水平,比较术后激素水平变化与水、钠代谢紊乱的关系。结果本组均出现水、钠代谢紊乱,术后2周完全恢复52例,4周基本恢复33例,6周恢复12例,需长时间人工调整电解质水平5例。术后ADH、ALD和皮质醇的不足是导致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结论颅咽管瘤切除术后水、钠代谢紊乱与手术损伤下丘脑有关,紊乱类型与ADH、ALD和醛固酮的缺乏情况有关;及时给予相应激素及对症治疗,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2.
大肠癌肝转移射频消融后局部复发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大肠癌肝转移后局部肿瘤复发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13例347个肿瘤实施RFA治疗后局部复发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RFA局部治疗效果的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75例(82.2%)298个肿瘤(85.9%)得到CT或MRI随访资料。大肠癌肝转移灶RFA后肿瘤局部复发率为36.9%(110/298),局部复发的平均时间为16.4月(2~57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脏转移灶的部位、大小和射频针类型与肿瘤射频后的局部复发相关(P值分别为P=0.000,P=0.021和P=0.026),但Cox多因素分析则显示只有瘤大小和转移灶部位是大肠癌肝转移射频消融后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χ^2=8.522,P=0.000;χ^2=1.321,P=0.022)。结论 肝脏肿瘤的大小和部位是RFA治疗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正确的电极选择和布针是获得肿瘤完全坏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3.
凋亡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凋亡素原核表达系统,以制备抗原物质凋亡素融合蛋白。方法 通过PCR方法,以pcDNA-VP3质粒为模板,扩增出凋亡素VP3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DsbA的多克隆位点,构建成凋亡素的高效原核表达栽体pET-DsbA-VP3,将该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BL21(DE3)plysS中,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IPTG)对其进行诱导表达,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目的蛋白。结果 转化有凋亡素原核表达载体pET-DsbA-VP3的大肠杆菌E.coliBL21(DE3)plysS经IPTG诱导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出现38300的目的蛋白条带。结论 凋亡素原核表达栽体pET-DsbA-VP3能高效表达出凋亡素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先天性风吹手畸形(windblown hand)的治疗。方法对18例患者采用分次手术的方法:一期改善拇指功能;二期纠正手指尺偏畸形;三期解决手掌、手指屈曲。结果术后随访6~72个月,3例患者失访。15例中有11例拇指外展、对掌、对指功能恢复,效果满意;9例手指尺偏畸形得到纠正,5例再次手术,经系统康复训练后4例畸形纠正,1例部分纠正。结论先天性风吹手畸形的治疗应分次手术,每次解决1个主要问题,配合系统的康复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5.
单纯有限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采用单纯有限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对82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保留关节突的全椎板黄韧带切除术36例,椎板间隙相邻椎板部分切除及黄韧带切除16例,部分关节突切除神经根管扩大术30例。减压术后不做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结果82例随访18—62个月,优70例(85%),良10例(12%),差2例(3%)。有2例症状加重接受内固定及融合术。结论在严格手术指征的前提下,根据腰椎管狭窄症的病因学分析选择单纯有限减压术式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两种强化治疗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和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6例空腹血糖(FBG)为7.0~11.0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20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第二组16例采用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分别在诊断初和强化治疗3个月时测定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PAI-1,胰岛素和C肽第二时相分泌量、15例患者加测胰岛素和C肽第一时相分泌量、以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β细胞敏感指数(HOMA-β)。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PBG和HbAlc均获得良好控制,HOMA-IR和HOMA-β显著改善,两组第一时相及第二时相胰岛素及C肽分泌量显著升高,PAI-1则显著升高。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短期强化治疗可有效改善β细胞功能,治疗后血清PAI-1的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7.
不同方法静脉给药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静脉给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效果.方法 将9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每组各30例.三组患者于患肢末梢静脉给药溶栓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1组采用止血带压迫浅静脉;观察2组采用弹力绷带压迫浅静脉.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3.3%,观察1组96.7%,观察2组93.3%,观察1、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观察1、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压迫浅静脉行患肢末梢静脉给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而用止血带压迫浅静脉行患肢末梢静脉给药溶栓治疗,因其护理观察直接,操作方法简单、取材经济方便,且可根据需要随时调节,是一种理想的静脉给药的辅助溶栓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人流术室内空气中单位时间氧化亚氮的变化及对人的影响。方法对80例行人流手术患者在手术前、术者持续工作60min、术者持续工作70min和通风30min分别采样80、40、40、80份,并进行不同时段比较。结果手术70min 92.5%样本N2P释放量〉0.15mg/m^3,与手术前、手术60min及通风30min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氧化亚氮在无痛人流术操作过程中,时间〉60min会引起人体不适,需采取通风换气的措施,才能使空气净化。  相似文献   
59.
改良"箭头"皮瓣法乳头乳晕再造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改良"箭头"皮瓣法乳头乳晕再造术的应用经验.方法 将"箭头"皮瓣法乳头乳晕再造术的设计经过凋整改进,为曾使用自体组织行乳房再造的患者再造乳头乳晕12例,其中2例采用改良"箭头"皮瓣法+薄中厚皮片移植乳头乳晕再造,4例采用改良"箭头"皮瓣法+自体肋软骨埋置+乳晕文身的乳头乳晕再造,6例采用"箭头"皮瓣法+乳晕文身的乳头乳晕再造.结果 再造乳头全部成活,其中2例术后1个月时再造乳头回缩完全变平,其余10例术后3个月时再造乳头回缩率约50%,跟踪随访6个月至1年,再造乳头大小稳定,与对侧基本对称.结论 本手术方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且无需另选供区,远期乳头突度维持也良好.  相似文献   
60.
荧光皮肤血流仪的研制及体外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能够准确检测组织血运的仪器,并进行初步体外实验的验证。方法利用传统荧光法的基本原理,研制用于监测组织血运的仪器,该仪器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能对电信号进行计数;配制系列浓度的荧光素钠,用该仪器进行体外监测,探索不同荧光素钠浓度与血流仪荧光强度值间关系。结果研制出了荧光血流仪样机,体外实验得出了该仪器最佳测量范围为1×10-7~1×10-5g/ml。结论该仪器的研制成功及初步参数的获取,将为该仪器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和临床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