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31篇
  免费   5451篇
  国内免费   3791篇
医药卫生   64273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684篇
  2022年   1574篇
  2021年   2636篇
  2020年   2174篇
  2019年   1625篇
  2018年   1748篇
  2017年   1804篇
  2016年   1635篇
  2015年   2626篇
  2014年   3276篇
  2013年   3163篇
  2012年   4811篇
  2011年   5243篇
  2010年   3855篇
  2009年   3153篇
  2008年   3568篇
  2007年   3334篇
  2006年   3084篇
  2005年   2738篇
  2004年   1898篇
  2003年   1669篇
  2002年   1320篇
  2001年   1044篇
  2000年   921篇
  1999年   917篇
  1998年   518篇
  1997年   550篇
  1996年   381篇
  1995年   326篇
  1994年   265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223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47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135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74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25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12篇
  197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观察肝癌形成过程中明胶酶表达(蛋白及mRNA水平)的动态变化,探索明胶酶在肝癌生长浸润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明胶酶谱法和RT-PCR法对大鼠肝癌形成过程中各期明胶酶表达情况进行观察,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肝组织及肝硬化组织内明胶酶有表达,肝癌形成后主要在癌细胞内表达;明胶酶原在正常肝组织中有低表达,诱癌过程中呈持续增高趋势;明胶酶-2mRNA与其酶蛋白表达趋向一致。结论:在肝癌形成过程中明胶酶转录和翻译水平均呈持续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62.
目的阐明针刺捻转补法与泻法的操作是否存在效应上的差异,并探讨其效应差异是否为补泻效应的差异.方法应用红外线热像技术,采用不同的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健康人合谷穴后,观察其在即刻,10、20、30min,对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结果不同捻转补法与泻法的操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效应差异,其中补法可以使皮温升高,泻法可以使皮温降低,以石氏捻转补泻针法较为明显.结论1)补泻手法,补法和泻法的操作可产生不同的效应.2)不同捻转补泻手法对皮肤温度产生的升降效应为补泻效应,其中以石氏捻转补泻手法最为明显.3)证明补泻手法实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3.
陈芳  沈炯 《护理研究》2005,19(2):105-107
[目的 ]探讨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在老年危重病人气管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 6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老年危重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应用PORTEX专用气囊压力监测表注气测压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指捏感法注气 ;用呼吸机检查漏气情况 ,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气囊注气容积、气囊压力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气囊压力为 2 .45 2kPa±0 .490kPa时 ,气囊容积为 10 .0mL± 4.7mL ,呼吸机检查不漏气 ;对照组气囊压力为 3 .92 3kPa± 0 .73 6kPa时 ,气囊容积为 15 .0mL± 5 .1mL ,呼吸机检查不漏气。两组病人气管黏膜损伤、气囊破裂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两组病人误吸、食管气管瘘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建立人工气道的老年危重病人气囊压力维持在1.961kPa~ 2 .942kPa ,能有效避免误吸的发生和气管黏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64.
方芳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1):1010-1011
目的探讨老年骨髓炎患者围术期护理的体会及经验。方法对32例老年骨髓炎患者围术期护理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全组32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及合理护理措施均得到治愈,无褥疮、肺部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骨髓炎患者体质差,合并症多,护理需认真、细致,并且根据术前、术中、术后按不同病情制订个案护理计划,预防并发症,能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旋磁场与大面积静磁场对置对胆结石病人胆汁中总胆红素(BIT)、直接胆红素(BID)、间接胆红素(BII)、钙(Ca)、胆固醇(CH)和pH的影响。方法 旋磁组30例,测定旋磁处理前后65对胆汁样本。空白对照组15例,留取前后30对胆汁样本。将直径12mm圆形稀土永磁片110块,表面磁感应强度210mT,分别间隔10mm贴于210mm×220mm铁皮上形成一个大面积磁板与旋磁头表面静磁感应强度160mT,旋转平均表面磁感应强度100mT呈异名极对置,磁板置肝区背侧,旋磁头置剑突下处理40min。结果 旋磁组胆结石病人胆汁(n=65):经旋磁场与磁板对置处理前减去处理后差值的x±s和t值分别为BIT41.81±93.52、3.59;BID 13.57±43.70、2.46;BII28.27±61.67、3.32;Ca 0.19±0.31、4.87;CH0.12±0.29、3.36;pH 0.01±0.27、0.30。除pH外,其余各项指标P值均<0.05。对照组胆汁(n=30):间隔时间前后差值的x±s和t值分别为BIT4.42±22.05、1.14;BID2.40±12.37、1.06;BII2.52±46.27、0.30;Ca0.01±0.18、0.50;CH0.03±0.15、0.94;pH 0.009±0.06、0.84。P值均>0.05。结论 在本项磁场类型、强度和时间处理条件下,旋磁场与磁板对置能明显影响胆结石病人胆汁中的BIT、BID、BII、Ca和CH的浓度变化,且有显著降低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腹腔镜手术对HIV感染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HIV(+)者腹腔镜手术前后主要细胞和体液免疫指标的变化并与HIV(-)者对照,探讨微创手术对HIV感染者主要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胆囊疾病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HIV+)22例,对照组(HIV-)20例。用同样方法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于术前1d,术后3、7d(POD3,7)检测血常规、白蛋白,CD3、CD4、CD8及其百分比和CD4/CD8;IgG、IgM、IgA,补体C3和C4,CRP。HIV(+)者检测HIV-RNA。常规统计学方法处理所得数据。结果:白细胞总数HIV(-)组>HIV(+)组(POD3,7)(P<0.05)。淋巴和中性粒细胞无显著变化(P>0.05)。白蛋白2组手术前后>35g/L。IgA手术前后HIV(+)>HIV(-)(P<0.05)。IgG、IgGM、C3和C42组手术前后均无显著变化,均在正常范围。CD4HIV(+)者术前1天至术后1月<50copy/ml。组间比较:CD4手术前后HIV(+)0.05)。CD4/CD8手术前后HIV(+)0.05)。CRPHIV(+)组术前>POD3,7(P<0.05)。CRP HIV(-)组术前相似文献   
67.
中国已婚育龄妇女分娩保健服务的状况与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我国已婚育龄妇女分娩保健服务状况及其变化。方法: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抽取的调查前三年有生育史的1962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合1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资料,对两次调查前三年有生育史妇女最近一次活产的分娩保健服务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与1997年调查前三年相比,2001年调查前三年育龄妇女的入院分娩率增加,家庭分娩的比例明显减少;②农村妇女家庭分娩比例明显降低,由1997年调查时的61·41%降为2001年调查时的40·78%,1998~2000年间,92·54%城镇妇女接受分娩保健服务,农村妇女家庭分娩比例高出城镇7·4倍,为40·78%;③分娩保健服务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和中部地区发展快,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发展相对较慢,1998~2000年间,西部地区妇女中,一半以上在家分娩,西部地区农村家庭分娩妇女一半以上由家人接生,约为东部和中部地区的6倍;④少数民族妇女家庭分娩和由家人接生的比例明显高于汉族妇女;⑤随着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的增加育龄妇女对分娩保健服务的利用增加,文盲、经济收入低的妇女家庭分娩比例和由家人接生的比例非常高。结论:我国分娩保健服务状况在改善,但发展极不平衡,西部地区农村的分娩保健服务急待提高。应加强对西部地区分娩保健服务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应对策略,加强对西部农村接生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68.
刘芳  何承伟  周克元  张月飞 《肿瘤》2005,25(2):125-127
目的观察pmU6-sibclD重组体在细胞内表达的bcl-xL短发夹状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能否特异地抑制人鼻咽癌CNE-2Z细胞的增殖.方法将自行构建的表达短发夹状RNA的重组质粒转染到人鼻咽癌CNE-2Z细胞株、卵巢癌HO-8910细胞株和正常人类肝脏L-O2细胞株中,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bcl-xLshRNA能特异地抑制CNE-2Z细胞株的生长增殖,而对正常人类肝脏细胞株的生长增殖和HO-8910细胞中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的表达无抑制作用.结论pmU6-sibclD重组体在细胞内表达的短发夹状RNA能特异性抑制鼻咽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为质粒介导的RNAi技术运用于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背景:与小肠黏膜下层等材料相比,脱细胞血管具有天然管状结构,与输尿管形态结构相近,替代输尿管时仅需端端吻合即可,手术操作简单,血管外壁光滑,获取及制备方法简便等优点。 目的:拟应用同种颈动脉血管无细胞基质体外构建输尿管。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6-09/2008-06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长风杂交白猪由上海松联实验动物公司提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健康成年大鼠8只,用于血管无细胞基质的动物毒性实验。 方法:剥去猪颈动脉血管外膜,PBS冲洗若干遍,然后将血管置于pH 7.1 的PBS中4 ℃下振荡清洗,0.5%十二烷基硫酸钠振荡24 h,后使用双蒸水4 ℃下反复振荡洗涤1周,每日换双蒸水2次。对于解剖过程中肌肉残留相对稍多的血管,在双蒸水洗涤前以混合消化液37 ℃下振荡消化约2 h,再行双蒸水洗涤。制备的无细胞基质置于青、链霉素溶液中,4 ℃保存,完成脱细胞支架制备。 主要观察指标:光镜及电镜观察脱细胞后管壁无细胞基质片的主要成分。将同种异体来源内皮祖细胞培养增殖后植入血管无细胞基质,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进行血管无细胞基质动物毒性实验。拉力实验了解血管无细胞基质材料的收缩性能。 结果:颈动脉血管无细胞基质中已无细胞成分,无细胞基质主要由胶原成分组成。扫描电镜未见该材料表面存在细胞及细胞碎片,同时发现该无细胞基质存在孔隙样结构。体外同种异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培养增殖后植入血管无细胞基质,细胞黏附于无细胞基质。血管无细胞基质按毒性分级属于无毒级。拉力实验说明该无细胞基质具有一定的韧性和牵张性。 结论:采用胰酶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制备的颈动脉血管无细胞基质材料无细胞残留,具有一定的韧性和牵张性,种植于其中的种子细胞具备一定的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70.
膀胱肿瘤2350例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的发病现状、总体趋势和病理特点.方法 整理1980-2007年2350例膀胱肿瘤病理档案,分为1980-1989、1990-1999和2000-2007年3个时间段.应用SPSS 13.0软件分析3时间段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组织学类型间的关系.结果 2350例膀胱肿瘤中男1854例,女496例.良性92例,恶性2258例,膀胱恶性肿瘤的发病人数逐年上升.发病高峰年龄从50~69岁推迟到60~79岁.1980-1989、1990-1999和2000-2007年3个时间段中男、女恶性肿瘤病例数分别为524例和113例(4.64:11 00)、589例和164例(3.59:1.00)、675例和193例(3.50:1.00),男性约为女性的3.80倍;3时间段男性发生膀胱尿路上皮癌年龄分别为(57.5±11.7)、(62.6±12.3)、(65.9±11.3)岁,女性分别为(58.7±13.6)、(60.7±12.1)、(65.8±12.0)岁,男女各年龄段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发生鳞状细胞癌、尿路上皮癌和腺癌年龄分别为(68.05±9.7)、(59.85±14.1)、(63.4±9.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