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6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197篇
医药卫生   345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31.
医学数字图像与通讯(DICOM)图像阅读软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软件,它既可以嵌入到医疗影像管理系统(PACS)的影像工作站中,用于DICOM图像的读写、显示和基本的图像处理,也可以单独安装于个人电脑上,方便医生随时随地浏览DICOM图像.LEADTOOLS V14.5是Leadtools公司最新开发的医学软件开发包,在它的基础上开发DICOM图像阅读软件,可以大大缩短开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我们将从设计原理、编程思路、具体实现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如何应用VC++.NET和LEADTOOLS V14.5,设计DICOM 3.0标准下的DICOM图像阅读软件.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BP)在放射性肺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对照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小鼠经20 Gy X射线单次胸部照射,构建放射性肺损伤模型,于照射后5周解剖。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及胶原的沉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采用qRT-PCR技术检测肺组织中CIRBP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肺组织中CIRBP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血管扩张充血、炎细胞浸润、部分肺泡间隔增厚,IL-6的表达[(187.22 ±34.77) vs (129.41 ±5.58),t = 3.179,P < 0.05]和TNF-α的表达[(187.02 ±19.16 )vs (137.52 ±23.53),t = 5.069,P < 0.05]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模型组肺组织中CIRBP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1.97 ±0.39) vs (1 ±0.08),t = 3.45,P < 0.05]。除此之外,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CIRBP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14.76 ±1.61) vs (9.32 ±1.26),t = 3.751,P < 0.05;(1.49 ±0.14) vs (1.13 ±0.17),t = 2.819,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IRBP在放射性肺损伤模型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其可能是放射性肺损伤过程中的重要促炎因子。  相似文献   
33.
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依托射频识别技术,建立血液物联及冷链监管系统,整合并优化血站、医院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城市一体化输血管理智慧云平台,实现了血液从“血管到血管”全流程的信息追溯,为城市智慧应急用血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4.
山东地产药材北沙参浸出物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中记载的浸出物含量测定方法 ,对不同来源、不同加工方法的北沙参进行了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测定 ,为建立北沙参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基因)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215例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组织中的MDR1基因的表达。实验数据采用SAS软件中的χ^2检验和Fisher’s exact P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MDRI基因的阳性率为31.63%(68/215),与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Borromann分型及TNM分期等无关,但在分化差的肿瘤中有增高趋势,如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中达41.67%及50.00%。结论 化疗前胃癌组织中MDRI基因即存在较高的表达率,这为选用化疗药物和MDR逆转剂提供了参考指标,但不能作为制定化疗方案的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36.
目的构建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中进行表达.方法采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将PCR扩增得到的P30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BV220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于氨苄LB培养平板上筛选阳性克隆,经过酶切及PCR扩增鉴定重组子.将含阳性重组子pBV220-P30的工程菌经温度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pBV2200-P300重组质粒;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显示表达P30非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为29kD,且能被弓形虫高免鼠血清识别.结论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获取P30基因,并成功构建了pBV220-P30重组质粒,诱导表达了P30非融合蛋白.对弓形虫病基因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利用预燃烧直管反应器,研究氯化钛白氧化反应器内的结疤机理。氧化反应器内结疤支要起因子氧化过程生成的超细TiO2颗粒在反应器壁的沉积和烧结,反应器壁面温度越高结疤速率越快。当反应器壁面温度较低时,靠近壁面为TiO2颗粒堆结层,而告气体相主体的疤层发生了部分烧结。反应温度升高、反应物浓度增大时,结疤速度增大;壁面状态对结疤速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8.
肉豆蔻Myristicae Semen是常用药食同源中药,具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的功效,主要包括木脂素类、挥发油类和多酚类等化学成分,具有调节消化系统、抗癌、抗炎镇痛、抗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通过对肉豆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理念,从植物亲缘、采收时期和炮制方法、药效、药性、配伍、化学成分可测性等方面对肉豆蔻的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初步预测去氢二异丁香酚、肉豆蔻醚、安五脂素、甲氧基丁香酚、榄香素、丁香酚和α-蒎烯等为其可能的Q-Marker,为肉豆蔻质量评价和药品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腘窝直接皮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腘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收治的9例腘窝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25~73岁,平均49.6岁,腘窝缺损创面为6.5 cm×3.5 cm~17.0 cm×8.5 cm。根据解剖学基础,结合腘窝缺损创面的位置、大小、形状,设计并切取腘窝直接皮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腘窝缺损创面,皮瓣面积最大为18.0 cm×10.0 cm,最小为7.5 cm×4.5 cm。根据皮瓣成活、感染控制、弹性色泽、外观形态、供区瘢痕、皮肤感觉、膝关节活动功能、患者认可度等情况,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9例皮瓣术后全部顺利成活,供、受区伤口一期愈合,其中2例皮瓣远端发生皮缘坏死,给予换药处理后完全愈合。术后均获6~60个月随访,平均33个月,皮瓣成活优良,形态满意,色泽、弹性、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供区瘢痕较小。疗效评价:满意8例,一般1例,无不满意。膝关节功能优7例,良1例,可1例。皮瓣肿胀评级,早期:Ⅰ度6例,Ⅱ度2例,Ⅲ度1例,Ⅳ度0例;后期:Ⅰ度8例,Ⅱ度1例,Ⅲ度0例,Ⅳ度0例。结论腘窝直接皮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移位修复腘窝缺损创面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损伤较小,易于推广,是修复腘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0.
郭启煜  高妍  丛琳  邵宁生 《医学争鸣》2001,22(14):1307-1310
目的 探讨游离脂肪酸是否会对大鼠骨骼肌细胞L eptin受体的基因、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及葡萄糖代谢的异常 .方法 分离、培养新生 Sprague- Dawley大鼠骨骼肌细胞 ,分别与软脂酸(0 .2 5 m mol· L- 1 )或油酸 (0 .12 5 mmol· L- 1 )孵育 12 ,2 4和36 h,提取蛋白后用 Western印迹法检测 L eptin受体的蛋白水平 .用 RT- PCR检测胰岛细胞内 L eptin受体 RNA含量的变化 .应用免疫沉淀法检测 L eptin受体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 .结果 软脂酸和油酸孵育后大鼠骨骼肌细胞 L eptin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在孵育 12和 2 4h后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 ,在孵育 36 h后同对照组相比显著下调 [软脂酸 (0 .36±0 .0 3)和油酸 (0 .35± 0 .0 4) vs对照 (0 . 39± 0 .0 5 ) ,P<0 .0 5 ];L eptin受体的 RNA水平在孵育 12 h后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 ,孵育 2 4和 36 h 后显著下调 [2 4h:软脂酸(0 .2 6± 0 .0 3)和油酸 (0 .2 6± 0 .0 4) vs对照 (0 .31± 0 .0 3) ,P<0 .0 5 ;36 h:软脂酸 (0 .2 5± 0 .0 4)和油酸 (0 .2 3± 0 .0 3) vs对照 (0 .2 9± 0 .0 1) ,P<0 .0 5 ];L eptin受体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在在孵育 12 h后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 ,孵育 2 4和36 h后显著下调 [2 4h:软脂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