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1篇
  免费   784篇
  国内免费   616篇
医药卫生   896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554篇
  2012年   719篇
  2011年   767篇
  2010年   686篇
  2009年   588篇
  2008年   714篇
  2007年   676篇
  2006年   570篇
  2005年   471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石胆草(Corallodiscus flabellat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3,4-二羟基苯乙醇-8-O-[β-D-芹糖基(1→2)]-β-D-葡糖苷(I),3,4-二羟基苯乙醇-8-O-[(5-O-香草酰基)-β-D-芹糖基(1→2)]-β-D-葡糖苷(II),香草酸(III),丁香酸(IV),阿魏酸(V)。结论 I和II为新化合物,III,IV和V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2.
固体分散体中葛根素与磷脂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葛根素与磷脂在固体分散体中的作用。方法 溶剂挥发法制备固体分散体 ,通过紫外、红外、核磁共振光谱和薄层层析研究了葛根素与磷脂在固体分散体中的作用。结果 在氯仿中葛根素及其物理混合物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 2 4 3nm ,但固体分散体为 2 5 0nm ,而在甲醇中都为 2 5 0nm。与物理混合物相比 ,固体分散体中葛根素苯环骨架的特征吸收峰和磷脂P =O伸缩振动峰明显改变 ,磷脂的C =C伸缩振动峰消失 ;在核磁共振光谱中固体分散体中葛根素苯环骨架的信号明显减弱或消失 ,而磷脂极性端和不饱和部分的信号明显变化。在以氯仿甲醇水 ( 6 5∶2 5∶5 )为展开剂的硅胶薄层板上葛根素与磷脂可完全分开。结论 在固体分散体中葛根素的苯环骨架与磷脂极性端和不饱和部分可能以氢键、静电引力或电荷迁移力以及分子间作用力相作用而固定 ,并被磷脂的脂肪链所包围  相似文献   
103.
HPLC-ELSD法测定贝母中异甾类生物碱及糖苷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贝母中5种异甾类生物碱——peimissine, imperialine, sinpeinine A, imperialine-3β-glucoside和yibeinoside A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C18柱;流动相:乙腈-水(含0.1%二乙胺);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器:Alltech 50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结果线性范围为peimissine 13.1~288.2 mg·L-1(r2=0.997 5), imperialine-3β-glucoside 7.7~169.4 mg·L-1 (r2=0.999 3), yibeinoside A 7.3~160.6 mg·L-1 (r2=0.999 7), imperialine 16.5~363.0 mg·L-1 (r2=0.999 2), sinpeinine A 8.7~191.4 mg·L-1 (r2=0.994 2)。 5个化合物的精密度和重现性RSD均<5%。结论本方法简便、有效、可行,可用于贝母中5种异甾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4.
卷柏化学成分研究卷柏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中药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Beauv.) Spring)水提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Sephadex LH-20及硅胶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2-[2-羟基-3-甲氧基-5-(1-羟基乙基)-苯基]-3-(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丙烷-1-O-β-D-葡糖苷(卷柏苷B,I),腺苷(II),鸟苷(III),熊果苷(IV)。结论卷柏苷B为新化合物,腺苷、熊果苷、鸟苷为首次从卷柏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5.
滋肾丸中肉桂酸在大鼠体内的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简便的测定大鼠血浆中肉桂酸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样品血浆以1 moL·L-1HCI酸化,用乙酸乙酯萃取,取上清液进行分析.色谱条件为:流动相:甲醇-乙腈-水-三乙胺(7:22:73:0.2,V/V),磷酸调pH=4,流速:0.9 mL·min-1,检测波长:340nm.结果肉桂酸的血药浓度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92-192.0μg@mL-1,其最低定量限为1.92μg·mL-1,日内及日间RSD均小于8%.平均回收率为82.0%.大鼠口服滋肾丸后在体内的药动学参数为:Tmax≈0.5 h,Cmax=46.65±4.9μg@mL-1,t1/2=5.44h,k=0.127h and AUC0-t=256.91(μg·min·nL-1),AUC0-∞=290.52(μg·rmin·mL-1).结论本方法为滋肾丸中肉桂酸的血药浓度监测及药动学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6.
中药地龙中溶栓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近年来国内外地龙中溶栓成分(蚓纤溶酶、蚓激酶、蚓胶原酶)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介绍了地龙中溶栓成分的性质、分离纯化技术及开发应用状况,并提出了目前研究工作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7.
清热解毒法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血SOD、NO、TNF-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清热解毒法治疗脑出血的机制 ,6 0只Wistar雄性大鼠以随机表法随机均分为 6组 :假手术 1组、2组 ,模型 1、2组 ,治疗 1、2组 ,对后 4组采用胶原酶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 ,术后 2h治疗 1、2组给予清热解毒中药脑宁康颗粒 (2 4mg·kg- 1·d- 1)灌胃 ,另 4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连续用药 3d(1组 )、7d(2组 )后取血 ,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SOD、NO、TNF α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 ,模型组血SOD含量明显下降 (P <0 0 1) ,血NO和TNF α含量均明显升高 (P <0 0 1) ;与模型组比较 ,治疗组血SOD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1) ,血NO和TNF含量均明显下降 (P <0 0 1,P <0 0 5 ) ;3d、7d组结果相同。结论 :清热解毒法对脑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抑制NO和TNF α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8.
RP-HPLC法测定酸枣仁汤中棘苷和阿魏酸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玉娟  毕开顺 《中草药》2004,35(7):754-756
目的 建立测定酸枣仁汤中棘苷和阿魏酸含量的 RP- HPL C分析方法。方法 色谱柱 :Hypersil C1 8( 2 0 0mm× 4 .6 m m,5 μm) ,棘苷流动相为乙腈 - 1%冰醋酸水溶液 ( 17∶ 83) ,检测波长 334nm;阿魏酸流动相为乙腈 - 1%冰醋酸水溶液 ( 16∶ 84 ) ,检测波长 32 0 nm,内标物为对羟基苯甲醛。结果 棘苷和阿魏酸分别在 0 .96 0~ 13.4 4μg/m L ( r=0 .9998)和 2 .0 4~ 2 7.2 μg/ m L ( r=0 .9997)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8.4 %和98.8% ,RSD分别为 2 .5 %和 2 .8%。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可用于酸枣仁汤中棘苷和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9.
为讨论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 ,对本科近 13年来治疗的 5例颅内黑色素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示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影像学上CT表现为高密度或混杂密度 ,增强扫描呈不同程度强化。核磁共振检查 (MRI)表现为短T1短T2 信号 ,也可以因顺磁性黑色素含量不同和瘤内有无出血 ,表现为高、低或混杂信号 ,注射二乙胺五乙酸钆 (GD DTPA)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 5例患者中 ,3例手术全切 ,1例大部分切除 ,1例未手术。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颅内黑色素瘤的预后差 ,主张在手术基础上进行包括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对美国CMS公司生产的肿瘤治疗计划系统 (TPS)计算结果值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方法 按照测量条件下的带有Farmer型电离室的固体水模在螺旋CT下进行扫描 ,图像通过网络数字传输系统传入TPS中 ,分别进行 10cm× 10cm规则野与不规则野、均匀组织与不均匀组织(分别含骨和肺 )、源轴距 10 0cm中心轴上深度 6和 10cm、野内任意点、机架角 30°、楔形板、MLC、铅挡、源皮距 90和 12 0cm条件下 6和 15MVX线计划设计并采用卷积和叠加两种算法计算 ,再与加速器治疗机上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均匀组织和含骨的不均匀组织卷积和叠加算法的计算结果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偏差在 0 .5 %以内。多数实测值与计算值偏差在2 .5 %以内 ,个别计算与实测结果偏差在 3%以内 ,含肺的不均匀组织做不均匀组织校准后卷积算法与实测偏差较大 ,6MVX线为 7.8% ,15MVX线为 4 .5 % ,而叠加算法与实测偏差在 1.5 %以内。结论 除了卷积算法不能用于含肺组织或含气空腔剂量计算以外 ,卷积和叠加算法均可用于剂量计算 ,且偏差符合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