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11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广西扶绥县1988~1997 年肝癌发病趋势和生存率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广西扶绥县 1 988~1997年肝癌发病率和生存率进行统计分析 ,为制定肝癌防治规划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按国际疾病分类第 9次修订版 (ICD- 9)进行恶性肿瘤 3位数目编码。用 1 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的人口构成推算年龄组人口数。用中国标准人口 (1 990 )计算标化发病率。结果  1988~ 1997年扶绥县肝癌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 51 .0 3/1 0万和 57.64/1 0万 ;肝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 58.71 % ,居首位 ;年龄别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性比值为 5.1 3:1。 1 0年间肝癌发病率的变化不明显。肝癌患者 1 ,2 ,3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7.56% ,0 .84% ,0 .1 5%和 0 .0 5%。结论 扶绥县肝癌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但肝癌发病率相对稳定 ,不跟随广西乃至全国肝癌发病明显增加而上升 ,并且与 70年代资料比较呈下降趋势。这与该县多年来积极开展肝癌综合防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2.
基因多态性是指正常人群中在某一基因位点上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等位基因的现象[1]。近年的研究结果提示谷胱苷肽转硫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基因存在多态性现象,并且与包括肝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癌家族是指一个家族中有较多成员罹患一种或  相似文献   
23.
黄天壬  莫志纯 《癌症》1993,12(4):288-290
对广西扶绥县肝癌高发区和相对低发区385例5~13岁儿童的黄曲霉毒素B_1(AFB_1)摄入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肝癌高发区儿童AFB_1摄入量明显大于相对低发区儿童(P<0.01),分别为123.51ng/kg体重/日和30.58ng/kg体重/日,前者是后者4倍多;同时,高发区儿童24小时尿中黄曲霉毒素M_1(AFM_1)排出量亦高于相对低发区儿童,分别为2.71ng/kg体重/日和1.00ng/kg体重/日(P<0.01),前者是后者两倍多。研究结果提示,该县境内出现肝癌高发区和相对低发区之差别,原因之一是不同地区居民从儿童时期起暴露于AFB_1水平不同,肝癌高发区是AFB_1高摄入量区。因此,从儿童时期起就开始注意减少AFB_1摄入量,对预防原发性肝癌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HBV基因型及亚型与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文献,收集2007年1月至2017年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HBV基因型、亚型与肝癌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中国人群HBV基因型与肝癌相关性研究37篇,其中病例组4 109例,对照组15 319例;HBV基因亚型(C1、C2、 B2)与肝癌相关性研究8篇,其中病例组931例,对照组5 793例;纳入文献质量评分均≥7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携带HBV C基因型者罹患肝癌的风险较携带HBV B基因型高(OR=2.35,95%CI:1.93~2.87,P<0.001);携带HBV C基因型与A/D基因型者罹患肝癌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5,95%CI:0.20~7.82,P=0.81);携带HBV C1亚型、HBV C2亚型者罹患肝癌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5,95%CI:0.66~1.68,P=0.82),携带HBV C2亚型者罹患肝癌风险较HBV B2亚型者高(OR=1.77,95%CI:1.38~2.27,P<0.001)。结论 中国人群携带HBV C基因型者罹患肝癌风险较其他主要基因型高,携带HBV C1亚型和HBV C2亚型者罹患肝癌风险相当,但HBV C2亚型者罹患肝癌风险均较携带HBV B2亚型者高。  相似文献   
25.
广西肝癌高发现场自然人群HBV、HCV感染现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西某地是我国肝癌高发地区之一,肝癌死亡率高达57 .80/10万.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感染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探讨该地区自然人群HBV、HCV感染的流行特征和分布特点,及其与肝癌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人群血清中游离黄曲霉毒素B1(AFB1)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在广西肝癌高发现场以肝癌高发家族(71例)和相对应的非癌对照家族(107例)成员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血5 mL,采用HPLC法测定其血清中游离的AFB1浓度.结果:肝癌高发家族成员血清中游离的AFB1检出率为100%,平均含量为1.069μg/L,非癌对照家族成员血清中游离的AFB1检出率为78.50%,平均含量为0.8581 μg/L,两组的检出率及平均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广西肝癌高发地区壮族人群中,血清中游离的AFB1的检出率和平均含量肝癌高发家族比相对应的非癌对照家族高.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2004~2005年广西居民损伤与中毒死亡的分布特点,为预防和控制损伤与中毒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根据广西第三次居民死因调查结果,计算损伤与中毒的死亡率、标化率、构成比等指标.结果2004~2005年广西居民损伤与中毒死亡率为50.94/10万,男性死亡率为67.56/10万,女性死亡率为32.63/10万,损伤与中毒死亡率10岁以前随年龄增长而降低,10岁以后逐渐升高,至85~岁组达到高峰.前5位主要损伤与中毒死因分别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淹死、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占损伤与中毒死因构成的76.08%.结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在损伤与中毒原因中比例最高,减少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今后损伤与中毒死亡预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8.
张振权,周桂英,黄天壬,刘革,何振芳,吴继周,黄昭东,徐庆芬,余家华,刘洁敏ASTUDYONTHEROLEOFHCVINFECTIONINAETIOLOGYOFPRIMARYLIVERCANCERANDIT'SINTERACTIONWITHHBsAg...  相似文献   
29.
广西扶绥县肝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广西扶绥县肝癌危险因素,为开展肝癌危险因素监测和综合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方鹨以1996~1997年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发病登记在册的肝癌患者350例,分别与其邻居进行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用比数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和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作为因素分析。结果:有8个因素选人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方程,与肝癌发生有明显的联系。其中,HBsAg阳性、有肝癌家族史、有肝病  相似文献   
30.
目的:确定我国庚型肝炎病毒(河北株)C26抗原基因的cDNA序列。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血清中扩增出庚型肝炎病毒C26抗原的cDNA产物,使之与T-载体连接构建成克隆重组质粒。用PCR和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方法鉴定出阳性重组质粒,然后扩增并抽提质粒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获得的庚型肝炎病毒C26抗原基因的cDNA核苷酸序与国外已报道的庚型炎病毒44402,庚型肝炎病毒45966、庚型肝炎病毒36380的相应区域进行比较,核苷酸同源性在84%以上,氨基酸同源性在90%以上,结论:庚型肝炎病毒中国河北株的C26cDNA序列在遗传上是比较保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