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29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高蕊  张秋艳 《癌症进展》2022,20(1):67-70
目的 比较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将90例早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EMR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E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切除情况、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包括PGⅠ、PGⅡ,计算PGⅠ/PGⅡ)、...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压在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西京医院急诊科确诊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38例,经24h血流动力学监测后根据中心静脉压(CVP)分成两组:CVP 6~10mmHg(63例)组和CVP 11~14mmHg(75例)组。采用每搏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CNAP)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AKI发病率和死亡率、乳酸等生理生化指标。统计分析CVP与感染性休克致AKI的关联。结果两组患者除CVP不同外(P0.01),其他生理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等)无统计学意义。低CVP组中AKI发病率为49.2%(31例),高CVP组中AKI发病率为78.7%(59例),高CVP组AKI发病率显著高于低CVP组(χ~2=8.12,P0.05)。其中高CVP组的AKIⅢ期患者(42例)显著多于低CVP组的AKIⅡ期患者(13例),χ~2=8.12,P0.05。在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酚丁胺的使用没有明显差别。高CVP组中死亡率为48.0%(36例),显著高于低CVP组的死亡率30.2%(19例,χ~2=3.93,P0.05)。相关分析表明,CVP和感染性休克致AKI死亡率呈正相关(r=0.80,P0.01)。结论中心静脉压处于较高水平状态增加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CVP可能会降低感染性休克致AKI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制定^99mTc—DTPA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在不同年龄组中的正常参考范围,评价其在移植。肾活体供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00例移植肾供体行肾动态显像,应用Gates法计算GFR,统计分析GFR正常参考范围及不同年龄组GFR正常参考范围,分析其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指数的关系。结果300例供肾者左肾、右肾及总肾的GFR为(49.25±10.34)mL/min、(49.27±9.69)mL/min及(98.52±19.03)mL/min;〈50岁者的GFR显著高于≥50岁者,〈50岁或≥50岁,各年龄组间GFR无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GFR仅与年龄相关。始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方法简便、可靠,可以反映分肾功能、评估尿路排泄情况,对筛选移植肾供体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4.
为提高中医临床研究水平,保证中医临床研究质量,"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项目(以下简称"支撑项目")下首次设立了"中医临床研究的方案优化及质量控制"课题,协助和指导各临床研究课题组对临床研究方案进行优化,并示范性地建立了四级质量控制体系,对中医临床研究进行全程质量管理,保证临床研究的水平及研究结论的真实、可信。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相似文献   
45.
于大君  翁维良  陆芳  高蕊  李睿 《中医杂志》2012,53(3):222-224
目的 通过对慢性肾脏病(CKD)Ⅲ期病例的中医个体化治疗,研究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 按照CKD分期标准纳入患者,合格病例采用单病例随机对照设计,每个病例研究共分为3轮,每轮为2期,即治疗期和对照期,每期为4周.每一轮以计算机随机数字法简单随机分组,拟定随机化方案,治疗期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期采用常规基础治疗,疗效指标为主要症状积分、血肌酐(SCr)和肌酐清除率(Ccr).每天由患者在固定时间记录症状分值,实验室指标试验前和每期试验后各记录1次.结果 共纳入CKD病例3例,3例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在每轮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1例部分改善,2例全部改善.3例患者每轮治疗期与对照期相比,SCr有不同程度的下降,Ccr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治疗期均好于对照期.3例患者全部3轮治疗期与对照期SCr和Ccr的数据合并后,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能体现中医个体化的优势,该设计方案应用于中医药临床研究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基于BDNF蛋白表达探讨电针大肠俞募穴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脑肠交互作用机制。方法:35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俞穴组(大肠俞)、募穴组(天枢)和俞募组(大肠俞+天枢)。复方地芬诺酯灌胃造大鼠便秘模型;针刺组每次电针20 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10次。运用免疫组化观察针刺治疗前后大鼠海马和结肠组织BDN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大鼠海马的CA1、CA2、CA3和DG区BDNF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P0. 05)。模型组结肠组织BDNF蛋白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5),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BDNF含量均升高,以募穴组差异最明显(P 0. 01)。结论:电针大肠俞募穴促进排便可能是通过提高结肠组织BDNF含量来实现。  相似文献   
47.
正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单侧或双侧颈内动脉远端、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伴脑底部和软脑膜形成细小密集吻合血管网的特征性异常脑血管疾病,脑血管造影显示密集成堆的小血管影,酷似吸烟吐出的烟雾,故又称烟雾病~([1])。临床表现为反复晕厥、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症状反复发作,死亡率为4.8%~9.8%~([2])。临床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及旁路手术治疗为主,进而促进侧支循环形成  相似文献   
48.
1 病例报告 患者,39岁,因反复腰腹痛,白带增多9月余,阴道流液7月,加重3月于2012年6月1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G3P0,人工流产2次,2000年异位妊娠1次.9月前出现腰腹部疼痛,为阵发性酸胀痛,劳累或性生活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当时未行诊治.7月前出现阴道流液,呈淡黄色,量时多时少,无臭味,腰腹痛较前无明显变化.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盆腔炎、阴道炎",治疗不详,症状无明显缓解.近3月来感阴道流液明显,于当地医院就诊,住院期间行妇科彩超检查提示:①右侧附件区回声,包块性质待查;②左侧附件区暗区,性质待查(输卵管积水可能);③子宫小肌瘤可能;④宫腔少量积液;⑤宫颈纳氏囊肿.  相似文献   
49.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要求,到2005年,全国乡(镇)卫生院临床服务人员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全国乡镇卫生院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约97万人,其中具有执业(助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检测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基因相关蛋白(MRP)及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初步分析Rb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与MRP间的关系;探讨Rb多药耐药现象的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P-gp、MRP、LRP在75例Rb肿瘤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分析3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年龄、性别、眼别、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各蛋白表达情况与一般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各蛋白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相关分析.结果 P-Gp、LRP、MRP蛋自在Rb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0%、25.3%、36.0%.P-gp与LRP、P-gp与MRP、LRP与MRP的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8.7%、32.0%、20.0%.P-gp、LRP、MRP在分化型Rb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杀分化型,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02,χ2=17.327,χ2=28.421;P<0.05).3种蛋白的表达均与年龄、性别、眼别无关(χ2=0.003~3.385,P>0.05).P-gp、LRP的表达分别与MRP的表达其有相关性(r=0.389,r=0.521;P<0.05).结论 Rb原发性多药耐药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步弱的复杂过程,与包括P-gp、LRP、MRP等在内的多项因素的参与有关.P-gp、LRP、MRP蛋白可以作为反映Rb耐药的分子基础,耐药相关标志的联合检测更有利于准确判断Rb的多药耐药状态,为Rb化学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