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67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放射敏感性及异质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及其克隆亚系的放射敏感性。方法: SGC-7901细胞株及其两个克隆亚系(大集落、小集落)的细胞用8MeV直线加速器电子束以不同剂量照射, 分别经48小时、72小时培养及集落培养后, 计数并得出各组存活曲线。结果: 1.两个克隆亚系之间的D0值有显著差异(P<0.05)大集落亚系与SGC母系之间在集落形成实验中, 其D0值有差异(P<0.05)。结论: SGC-7901细胞系及其克隆亚系对放射的敏感性存在着异质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EB病毒核抗原1(EBNA1) mRNA修饰的DC(EBNA1-DC)诱导的淋巴细胞联合甲基化抑制剂5-Aza-CdR对鼻咽癌C666-1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以构建的EBNA1-pCDNA3.1质粒为模板,体外转录获得EBNA1 mRNA,通过脂质体转染至健康人外周血来源DC,构建EBNA1-DC疫苗。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DC表型及5-Aza-CdR 处理后的C666-1 细胞凋亡情况。实时无标记动态细胞分析技术检测EBNA1-DC 疫苗诱导的淋巴细胞联合5-Aza-CdR 的特异性抗肿瘤活性。结果:转染EBNA1 mRNA 后EBNA1-DC 表面EBNA1 阳性率为(59.3±5.85)%,HLA-DR 的表达与未转染DC 相比显著升高[(84.9±5.5)% vs(68.0±5.8)%,P=0.026],CD80 的表达也显著升高[(88.2±3.9)% vs (61.1±4.4)%,P=0.015]。低剂量5-Aza-CdR 处理后的C666-1细胞凋亡情况与未处理的细胞相比无显著差异。经低浓度5-Aza-CdR 预处理的C666-1细胞中IRF7基因表达与未处理的细胞相比显著升高(P=0.000 1)。与空载的DC相比,EBNA1-DC诱导的淋巴细胞对EBV 阳性表达的C666-1细胞具有更强的特异性杀伤活性(P=0.049);经低浓度5-Aza-CdR 预处理的C666-1 细胞对EBNA1-DC 诱导的特异性免疫杀伤更敏感(P=0.019)。结论:5-Aza-CdR 与EBNA1-DC疫苗联合可显著增强对C666-1细胞的特异性免疫杀伤,本研究为开拓以mRNA为基础的DC疫苗及其在临床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转化提供前期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3.
人外周血树突细胞的分离与提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培养及鉴定树突细胞(DC)。方法 从正常人外周血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培养2小时后,取会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细胞在子,于2的第1,6,8天对形态,表型和功能分擀行测定,并在光镜、电镜下观察DC的纯度与得率。结果 体外培养6~8天可获得高纯度大量的DC,较高表达HLA DR、CD40、CD83和CD86,能强烈激发同种慢体T淋巴细胞增殖。结论 上述方法可以从人外周血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将人癌胚抗原(CEA)cDNA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IRES-CEA,以期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高效、稳定表达,并为下一步连接上热休克蛋白基因(HSP70)从而构建CEA-HSP融合核酸疫苗作准备。[方法] 从CEA阳性的大肠癌组织中提取总RNA,经RTPCR方法获取人癌胚抗原cDNA,用内切酶XhaⅠ和NotⅠ分别酶切质粒pIRES和CEA cDNA,通过T4连接酶将带有黏性末端的CEA-cDNA插入到DIRES质粒的XbaⅠ和NotⅠ酶切位点上。[结果]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CEA基因,并将CEA-cDNA正向克隆到载体pIRES中。[结论] 已经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IRES-CEA,并为下一步连接上热休克蛋白基因(HSP70)从而构建CEA-HSP融合核酸疫苗作准备。  相似文献   
45.
树突状细胞对自体CIK细胞体外杀伤肺腺癌细胞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DC)对自体CIK细胞体外杀伤肺腺癌细胞的影响,以期获得具有抗原特异性杀伤功能的细胞毒活性细胞,并分别对CIK、LAK和CD3AK的杀伤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某一肺腺癌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NC),经体外诱导分别扩增出CIK、LAK、CD3AK和DC细胞,再将靶细胞抗原孵育过的DC同三种细胞共同培养,通过镜下动态观察CIK联合DC对癌性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并利用MTT法检测CIK联合DC体外杀伤人肺腺癌细胞系(SPC-A1)的活性,同时比较CIK、LAK和CD3AK三种细胞的体外杀瘤活性。结果:CIK-A-DC的杀伤活性最强为92.3%,明显高于单纯CIK的59.7%和DC-CIK的79.8%,(P值分别为0.025和0.042),提示CIK-A-DC细胞对肿瘤杀伤的特异性。而DC-CIK的杀伤活性为79.8%,也高于单纯CIK对照组59.7%,P=0.034,说明DC具有明显增强CIK细胞杀瘤活性的功能。同时,不论从单纯CIK、LAK、CD3AK细胞毒活性,或是从三种细胞联合DC的细胞毒活性比较,CIK细胞较后两种细胞都具有更强的杀伤活性,P值分别为0.038和0.022。联合DC的自体CIK细胞体外杀瘤活性显著增强,CIK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LAK、CD3AK两种细胞。结论:DC可明显提高自体CIK细胞的体外杀瘤活性。  相似文献   
46.
细胞色素P450 2E1基因与胃癌易感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致癌物亚硝胺代谢激活有关的细胞色素P450(CYP)2E1基因多型性与胃癌易感性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福建省长乐市92例胃癌病例和92例正常对照的CYP2E1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RsaI识别的野生型(C1/C1)基因频率分别为66.3%和48.89%;DraI识别的野生型(CC)基因频率分别为57.6%和41.3%,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即具有RsaI识别的C1/C1基因型或DraI识别的CC基因型个体,患胃癌的危险性大(OR值分别为2.06和1.93)。联合分析表明,这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存在某种程度的联合作用(P<0.05)。结论:CYP2E1基因多型性可能与胃癌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检测STAT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9例胃癌组织中STAT3表达情况。结果 STAT3在胃癌和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5%和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表达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STAT3在胃癌中过度表达,并且与胃癌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STAT3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树突状细胞对自体CIK细胞体外杀伤肺腺癌细胞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DC)对自体CIK细胞体外杀伤肺腺癌细胞的影响,以期获得具有抗原特异性杀伤功能的细胞毒活性细胞,并分别对CIK、LAK和CD3AK的杀伤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某一肺腺癌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NC),经体外诱导分别扩增出CIK、LAK、CD3AK和DC细胞,再将靶细胞抗原孵育过的DC同三种细胞共同培养,通过镜下动态观察CIK联合DC对癌性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并利用MTT法检测CIK联合DC体外杀伤人肺腺癌细胞系(SPC-A1)的活性,同时比较CIK、LAK和CD3AK三种细胞的体外杀瘤活性.结果:CIK-ADC的杀伤活性最强为92.3%,明显高于单纯CIK的59.7%和DC-CIK的79.8%,(P值分别为0.025和0.042),提示CIK A-DC细胞对肿瘤杀伤的特异性.而DC-CIK的杀伤活性为79.8%,也高于单纯CIK对照组59.7%,P=0.034,说明DC具有明显增强CIK细胞杀瘤活性的功能.同时,不论从单纯CIK、LAK、CD3AK细胞毒活性,或是从三种细胞联合DC的细胞毒活性比较,CIK细胞较后两种细胞都具有更强的杀伤活性,P值分别为0.038和0.022.联合DC的自体CIK细胞体外杀瘤活性显著增强,CIK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LAK、CD3AK两种细胞.结论:DC可明显提高自体CIK细胞的体外杀瘤活性.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价泰素联合奥沙利铂(L-OHP,艾恒)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泰素Taxol 150mg/m^2,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3小时,第一天;奥沙利铂(艾恒)130mg/m^2,于次日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2小时,每21天为一周期,两周期评价疗效。结果观察43例晚期肺癌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9例,稳定(SD)14例,进展(PD)8例,总有效率48.8%,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周围种经炎.结论泰素联合艾恒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构建人甲状腺癌与正常甲状腺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方法 :分别从甲状腺癌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提取总RNA ,应用高效、灵敏的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构建成功cDNA消减文库 ,再转染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结果 :构建成功具有高消减效率的人甲状腺癌组织cDNA消减文库 ,文库扩增得到了 4 0 0个克隆 ,随机挑取 5 0个制备质粒 ,酶切分析均得到 5 0~ 4 0 0bp大小插入片段 ,这些片段可能就是载有高度特异性的目的片段 ,结论 :人甲状腺癌组织cDNA消减文库的建立为进一步克隆甲状腺癌特异性表达的新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