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7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医药卫生   413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分析牙根纵裂采用锥形束CT(CBCT)与数字化X线牙片诊断的价值。方法96例疑似牙根纵裂患者,均行CBCT和数字化X线牙片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敏感度。结果金标准诊断结果为:牙根纵裂89例,非牙根纵裂7例。CBCT的诊断准确率为93.75%,高于数字化X线牙片的6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CT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53.85%、100.00%、100.00%、93.26%,均高于数字化X线牙片的8.33%、93.33%、42.86%、6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根纵裂采用CBCT诊断,其阳性预测值、特异度、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均较数字化X线牙片高,诊断结果同金标准更接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当归多糖(ASP)对小鼠造血干细胞(HSC)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ASP调控HSC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衰老组、ASP干预对照组和ASP干预衰老组,衰老组采用X线全身均匀照射,建立小鼠HSC衰老模型;ASP干预衰老组在照射期间给予ASP灌胃;对照组和ASP干预对照组分别给予NS和ASP灌胃。免疫磁珠分离HSC,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和混合集落培养(CFU-Mix)观察HSC生物学特性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P16、P21、CDK2、CDK6、CyclinD及CyclinE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X线能显著增加衰老对照组HSC SA-β-Gal染色阳性率、G1期比例及P16、P21表达;降低CFU-Mix、S期比例及CDK6、CyclinD和CyclinE表达。与衰老组比较,ASP能显著抑制衰老HSC SA-β-Gal染色阳性率、G1期比例及P16和P21表达的增加;抑制S期比例、CFU-Mix、CDK6、CyclinD及CyclinE表达的减少;而对CDK2表达无影响。结论 ASP可能通过调节P16、P21、CDK6、CyclinD及CyclinE表达延缓小鼠HSC衰老。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对75例2型糖尿病(DM2)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血液中的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及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的浓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的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2013~2015年同一医师治疗完成的74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临床资料,按牙齿存留与否分为A、B两组,根据年龄、性别、随访次数、基线及治疗后5年时牙周临床检查指数等分析影响预后的可能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法评估患牙的生存率.结果:74颗牙齿总的生存率为44.1%,5年生存率为52.5%.男性与女性、牙弓和牙位生存率无明显差异,随访次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线时平均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值(AL)及最大AL值两组有显著差异,平均PD≤5 mm和PD>5 mm以及平均AL≤6 mm和AL>6 mm患牙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A组患牙松动度(TM)、龈沟出血指数(SBI)、平均PD值、最大PD值及最大AL值与基线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牙周源性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短期效果尚可,长期预后不良,初诊牙周基线时支持组织破坏程度和患者依从性是影响患牙存留时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自动心肌运动定量技术(aCMQ)评估不同透析时间段的尿毒症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 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接受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52例。根据其接受血透时间的不同分为3组,A组为透析时间≤3年的患者,共27例;B组为透析时间>3年且≤7年的患者,共16例;C组为透析时间>7年的患者,共9例;正常对照组共60例,既往均无心脏及肾疾病病史,常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首先运用M型超声心动图,通过Teichholz法获得病例组及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然后启动X-Plane技术采集4个心动周期的四腔心及两腔心,根据心电图指示分别描记左心室舒张末期及左心室收缩末期,运用双平面Simpson法分别计算出病例组及对照组LVEF,最后运用aCMQ分别获取病例组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LVGLS)、心尖两腔心长轴应变(LVAP2LS)、心尖四腔心长轴应变(LVAP4LS)及心尖三腔心长轴应变(LVAP3LS),分析不同透析年限组尿毒症患者左心室长轴应变变化。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 结果Teichholz法测得病例组与对照组LVEF分别为:A组(67.21±6.63)%;B组(64.73±6.47)%;C组(64.58±8.38)%;对照组(67.02±3.62)%。Simpson法测得病例组与对照组LVEF分别为:A组(64.71±4.93)%;B组(64.08±6.02)%;C组(63.91±7.49)%;对照组(66.17±3.14)%。病例组与对照组LVEF比较以及病例组间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运用aCMQ得到病例组与对照组LVGLS分别为:A组(-20.79±2.70)%、B组(-20.03±3.58)%、C组(-18.32±3.71)%、对照组(-24.39±2.05)%;LVAP4LS分别为:A组(-22.09±2.76)%、B组(-20.11±3.94)%、C组(-19.49±3.73)%、对照组(-24.61±2.37)%;LVAP3LS分别为:A组(-19.32±3.85)%、B组(-19.28±4.37)%、C组(-16.61±4.40)%、对照组(-23.53±6.18)%;LVAP2LS分别为:A组(-20.09±2.53)%、B组(-19.57±2.65)%、C组(-18.09±4.01)%、对照组(-23.51±7.52)%。病例组LVGLS、LVAP2LS、LVAP4LS及LVAP3LS的测值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 vs 对照组:t=-5.949、-3.844、-6.117、-4.863,P均<0.001;B组 vs 对照组:t=-5.883、-5.619、-5.036、-4.650,P均<0.001;C组 vs 对照组:t=-6.541、-5.081、-6.130、-4.854,P均<0.001),其中A组LVGLS、LVAP4LS和LVAP3LS测值比C组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93、-2.405、-2.012,P=0.014、=0.018、=0.047),A组与C组LVAP2LS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间以及B组与C组间在LVGLS、LVAP2LS、LVAP3LS、LVAP4LS测值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aCMQ能早期发现尿毒症透析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异常,为临床早期预防及治疗心功能衰竭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联合创疡贴治疗失禁相关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34例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7例)采用湿润烧伤膏联合创疡贴治疗,对照组(17例)采用紫草油护理皮肤,观察两组患者皮炎创面的愈合效果及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治愈14例、好转3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7例、好转5例、无效5例,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轻度3.7 d±1.4 d、中度5.9 d±1.5 d、重度7.2 d±0.9 d,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轻度5.9 d±1.2 d、中度8.2 d±1.3 d、重度11.3 d±0.7 d,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创疡贴治疗失禁相关性皮炎疗效显著,愈合时间明显短于紫草油治疗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利用腹盆腔血管及腰骶椎数字化三维模型,探讨左右髂总动脉分叉角度及分叉开口位置与髂总动脉长度的关系,从而指导血管内介入插管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在我科接受腹盆腔CTA检查患者439例,采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构建患者腹盆腔血管及腰骶椎数字化三维模型,Mimics软件联合Geomagic软件对左右髂总动脉间分叉角度和左右髂总动脉长度进行测量,观察并记录左右髂总动脉分叉角度所对应椎体。通过统计学软件对左右髂总动脉分叉角度与其对应椎体位置及左右髂总动脉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439例患者腹盆腔血管和腰骶椎三维模型,均清楚显示左右髂总动脉分叉角度及分叉开口位置。439例患者中左右髂总动脉分叉角度为平均(49.1±12.4)°,分叉开口位于L3~4有38例,L4上1/3有63例,L4中1/3有89例,L4下1/3有135例,L4~5有114例。左右髂总动脉平均长度分别为(45.6±15.6)mm和(43.3±15.4)mm。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左右髂总动脉分叉角度与其分叉开口位置高度存在负相关关系(r=-0.172,P<0.05),该分叉角度与左右髂总动脉长度也存在负相关关系(左侧:r=-0.171,P<0.05;右侧:r=-0.164,P<0.05)。结论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开口位置越低,其角度越大,相应髂总动脉长度越短,经股动脉行对侧髂内动脉直接插管距离短、易操作,成功率高;反之,插管路径就延长,直接插管难度增加,需用成襻插管技术,或进一步结合髂内外动脉分叉角度,评估是选择对侧还是同侧髂内动脉插管。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回顾性观察磨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患者的55颗磨牙经微创拔牙后行即刻种植,采用多种外科技术如引导骨再生、骨劈开、骨挤压和经牙槽嵴上颌窦内提升术等进行骨增量,共植入直径为4.8mm的Straumman种植体24枚和5.5mm的Ankylosis种植体31枚。上磨牙区在种植体植入4~6月后进行修复,下磨牙区在种植体植入3~4月后进行修复。结果:55枚种植体,有1枚种植体在植入1个月时松动,其余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成功率98.18%,修复后追踪4-52个月,功能正常。结论:磨牙区即刻种植是一种预后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9.
“肝病实脾”法对ACLF大鼠内毒素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解毒化瘀法为对照,研究"肝病实脾"法之解毒化瘀、益气健脾法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大鼠胃肠动力学及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解毒化瘀)及实验组(解毒化瘀+健脾),采用牛血清白蛋白致敏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然后用D-氨基半乳糖(D-gal)腹腔注射急性攻击建立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实验组在牛血清白蛋白攻击的同时用中药健脾颗粒至处死前7 d加用解毒化瘀颗粒进行灌胃治疗,对照组在处死前7 d用解毒化瘀颗粒灌胃治疗进行对照。正常组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处死,其余各组于造模后处死,检测各组大鼠门静脉内毒素、胃动素水平、胃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结果模型组门静脉内毒素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胃动素水平下降(P<0.01),胃内残留率显著增加、小肠推进率降低(P<0.01);实验组在造模后观察指标与模型组比较,门静脉内毒素水平降低(P<0.01),胃动素水平升高(P<0.01),胃内残留率显著降低、小肠推进率提高(P<0.01);实验组在造模后各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门静脉内毒素水平降低(P<0.01),胃动素水平升高(P<0.01),胃内残留率降低(P<0.05)、小肠推进率提高(P<0.01)。结论 ACLF大鼠模型胃动素及胃肠动力存在异常,增强胃肠动力提高胃动素水平,改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是"肝病实脾"法治疗ACLF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0.
龚勋  陈斌  吕晖 《医学与社会》2015,(1):37-38,41
本文分析了湖北省老年人口健康需求状况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在基于健康信息采集的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可通过融合互联网、云计算等数据采集技术,对医养融合服务对象提供统一规范的健康检测与分析,并据此为其提供健康评估。针对医养融合供给主体的服务方式及客体需求,从履行政府职责和完善相关管理机制的角度,构建湖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适宜的医养融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