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评价上颌牙槽嵴延伸术中采用自攻螺钉和结扎丝辅助固位的唇颊沟塑形术后的效果。方法:收集2007-2009年间在上颌牙槽嵴延伸术后采用自攻钉和结扎丝辅助固定塑形的患者12例,对其术后效果与术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术后唇颊侧前庭沟可以形成较为理想的向上弓形,牙槽嵴的义齿基托可伸展区较术前明显增加。结论:上颌采用辅助固位后有利于牙槽嵴延伸术中的唇颊沟固定塑形和术后义齿基托的固位。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对233例颌面部骨折的临床分析,了解颌面部骨折在本地区的发生及分布特点,为该类疾病防治提供有益的信息.方法:回顾自2003年~2007年间本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及骨折发生原因,观察骨折发生部位和骨折治疗后并发症.结果:233例口腔颌面部骨折病例,男女患者性别比为4∶1;患者平均年龄为(28.9±11.3)岁(1岁~73岁);21岁~30岁年龄组发生的比例最高,占所有口腔颌面部骨折的39.5%,31岁~40岁年龄组和12岁~20岁年龄组分别为25.3%和17.2%;职业上工厂或公司的工人发生颌面部骨折占39.5%;交通事故、暴力伤害和坠落伤成为损伤的主要原因;下颌骨骨折的发生机率最高(61.8%),其中下颌骨正中联合部和髁状突骨折较为多见,分别占颌面骨骨折的18.4%和15.7%.结论:对颌面部骨折发生及分布状况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减少颌面部骨折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3.
目的:采用Millard 改良法修复单侧唇裂,探讨对单侧唇裂手术方式的改进.方法:应用Millard改良法对312例先天性单侧唇裂患者进行手术修复,阐述Millard 改良法手术设计的思路和操作要点,分析其手术特点.结果:单侧唇裂患者中310例术后近期效果较为满意.患者红唇缘完整连续,两侧唇高对称,健、患侧侧唇基本等长,患侧人中嵴明显;红唇整体丰满协调,红线对位良好;鼻小柱居中,高度适宜;两侧鼻孔大小、位置对称.结论:Millard 改良法作为对常规单侧唇裂手术方式的改进,其特点突出且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评价应用颞下颌关节内镜上腔灌洗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保守治疗无效的26例临床表现为张口受限合并关节疼痛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行颞下颌关节镜上腔灌洗术,分析治疗前后不同时期患者的疼痛值(疼痛直观模拟标尺VAS)、张口度的变化,并通过MRI检测治疗前后关节盘位置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张口度≥35 mm的患者占88.5%(23/26),不同时期的张口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特别在治疗后1个月内增加明显,疼痛亦有显著缓解(P<0.01),所有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MRI显示有4例患者的关节盘部分复位.结论 颞下颌关节内镜下的上腔灌洗术直视下操作准确,能有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明显改善张口度和缓解疼痛.颞下颌关节镜治疗技术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中药治疗放射性口干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头颈部恶性肿瘤采用放射性治疗后 ,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口干症 ,有人认为 :吸收剂量在 5 0 0 0cGy ,5 %患者可出现口干 ,吸收剂量增至到 70 0 0cGy ,则 5 0 %的患者出现口干[1] 。以往多采用对症治疗 ,但效果均不甚理想[1,2 ] ,作者对 39例由放射治疗引起的口干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服用中药作为实验组 ,2 3例 ;另一组服用舒雅乐作为对照组 ,16例 ,结果提示 :中药治疗放射必性口干症的总有效率为 86 96 %。现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 病例选择 :本组 39例均为头颈部恶性肿瘤 ,行放射治疗后出现口干 ,味觉异常 ,吞咽困难 ,口腔粘膜…  相似文献   
66.
腮腺肿物较为常见 ,临床检查难以确定其性质 ,多需手术治疗 ,若术前能确定肿物性质 ,则对及时选择最佳手术方案更为有利。活体组织检查 (histopathologicaldiagnosis,HPD)是确定肿物性质的常规方法 ,但对涎腺肿物又多忌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fineneedleaspirationcytology ,FNAC)能较好地做出定性分类诊断。作者 1985年至今采用术前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 96例腮腺肿物定性、分类诊断 ,并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做对照分析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本组 96例腮腺肿物手术…  相似文献   
67.
眶-上颌骨-颧骨联合骨折86例临床报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总结眶-上颌骨-颧骨联合骨折诊治的经验,探讨手术恢复面中部骨折外形及功能的新方法。方法:收治眶-上颌骨-颧骨联合骨折86例,按伤情分初期、延期和晚期手术。通过原伤口、头皮冠状切口、眶周小切口及口内切口联合入路,暴露骨折断端,分离后以下颌骨作为参照,在建立良好咬牙合关系的基础上,恢复和加强眶上颌颧骨复合体三对垂直颅颌支柱及二个水平轴。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功能和面容明显改善。6例陈旧性骨折术后出现轻微错位,5例因局部软组织疤痕收缩致张口受限,其余病例均获得良好的外形及功能。结论:眶-上颌骨-颧骨联合骨折在建立良好咬牙合关系的基础上,骨折坚强内固定路线沿支柱结构分布,有助于准确恢复患者的外形和功能。以恢复和加强支柱结构为参照的固定方法,对于复杂型骨折、粉碎性骨折和陈旧性骨折错位愈合的病例尤为理想。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Medpor鼻侧种植体用于齿槽突裂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5月~2011年5月已完成唇腭裂手术后的单侧齿槽突裂患者27例,均植入Medpor鼻侧种植体,置于患侧梨状孔边缘以抬高鼻基底,通过对术前术后正仰位及45。侧位照相,评估手术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随访27例病人,其中20例手术效果好,术后患侧鼻基底抬高,塌陷明显改善,术后感染3例,1例抗炎治疗后好转,2例抗炎治疗无效后取出,5例术后植入材料外露予材料取出,失败率达25.9%,均无排异、过敏反应发鼻畸形整形手术效果良好,是目前较理想的鼻整形材料,但是需注意术后护理及手术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69.
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治疗方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瘤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好发于颌面部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粘膜,造成颌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虽然多数婴幼儿血管瘤的自然消退是客观和可信的,但对于无法消退或不能完全消退的血管瘤应予以及时治疗。笔者现对目前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的一些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0.
先天性唇腭裂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唇腭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可以给患者造成包括外貌、吞咽、语音以及心理方面的诸多不利影响。患者虽经包括手术治疗的一系列序列治疗,也很难达到完全正常的程度。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