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19篇
  免费   1554篇
  国内免费   869篇
医药卫生   34342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526篇
  2022年   524篇
  2021年   464篇
  2020年   609篇
  2019年   687篇
  2018年   702篇
  2017年   467篇
  2016年   632篇
  2015年   640篇
  2014年   1577篇
  2013年   1386篇
  2012年   1780篇
  2011年   1886篇
  2010年   1853篇
  2009年   1771篇
  2008年   1691篇
  2007年   1697篇
  2006年   1612篇
  2005年   1529篇
  2004年   1430篇
  2003年   1279篇
  2002年   1062篇
  2001年   1128篇
  2000年   901篇
  1999年   787篇
  1998年   661篇
  1997年   557篇
  1996年   553篇
  1995年   548篇
  1994年   472篇
  1993年   330篇
  1992年   299篇
  1991年   239篇
  1990年   228篇
  1989年   232篇
  1988年   203篇
  1987年   175篇
  1986年   142篇
  1985年   139篇
  1984年   132篇
  1983年   114篇
  1982年   110篇
  1981年   94篇
  1980年   56篇
  1979年   47篇
  1978年   24篇
  1977年   21篇
  1964年   21篇
  1957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腺苷(Adenosine,ADO)是一种作用较强的神经调节因子,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其作用机制,我们制备了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动物模型,并给予不同浓度的外源性腺苷,观察其对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2.
接触镜与泪液形态关系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配戴不同种类接触镜后眼表面泪膜的形态、稳定性及泪液量的变化。方法 :对日戴SCL、RGPCL和Ortho KCL的 2 14名近视患者 4 2 8只眼 ,利用表面泪膜观察装置 (DR 1)观察戴镜前后眼表泪液膜和戴镜状态下镜上泪液膜的形态分级 ,同时测定泪膜破裂时间 (BUT)。利用酚红染色棉丝测定SCL戴镜前后的泪液量 ,并用折射仪 (AtagoCL 1)测量SCL含水量的变化。结果 :SCL配戴者随戴镜时间延长 ,BUT明显缩短 (P <0 .0 1) ,RGPCL和Ortho KCL配戴者戴镜 5年以内 ,BUT无明显变化 (P >0 .0 5 )。戴镜后RGPCL ,Ortho KCL和非戴镜正常眼三组间眼表泪膜分级比例差异无显著性 ,SCL组Ⅰ级比例为 6 .5 % ,显著低于其他组(16 .1%~ 2 3.0 % )。镜上泪膜 ,SCL、RGPCL和Ortho KCL三组均以Ⅳ级为主 (分别占 5 4 .4 %、5 3.4 %和 5 1.5 % ) ,SCLⅠ级比例仅 1.9% ,显著低于另二组 (分别占 6 .2 %和 12 .4 % )。SCL配戴者随戴镜时间延长 ,泪液量轻度减少 ,SCL含水量在戴镜 1w后即显著降低。结论 :科学配戴接触镜对泪液膜质量无明显影响 ,但SCL长期使用可能对泪膜有一定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83.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菌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ICU内近三年VAP的病原菌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降低ICU内VAP的发生率。方法将2006年5月。2009年8月间收住在ICU行机械通气并符合VAP标准的54例患者的标本分离所得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4例患者中培养出致病菌株10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5株占71.4%,革兰阳性菌15株占14.3%,真菌15株占14.3%。结论根据VAP致病菌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4.
王某某,女,26岁,工人.1998年2月15日初诊,8个月前,在县妇幼保健院顺产第一胎.产后尿不爽,未引起重视.至第三日,尿液点滴不通,膀胱充盈平脐,遂行人工导尿.其后经消炎、热敷、针灸等处理,小便仍不能自排,以致反复导尿.产后七日,转入县医院妇产科.经治二周,未见好转,且导管中排出全血尿,挟凝血块,于是又转往上级医院就治.此时血色素已降至3克,乃输全血1800mL,拟行手术治疗,不料术前小便自通,故"自愈"出院.其后发生性交时阴道疼痛,渐至痛如刀绞,不能忍受.  相似文献   
85.
病证关系论     
目的:探讨中医"证"与西医"病"的关系及"证"、"病"的同一性。方法:以集合论方法分析"证"、"病"的异同,确立"证"与"病"关系的集合表述。结果:用集合表示同一病与同一证的关系、同一病与多证的关系则为:B1={Z1,Z2,Z3},同一证与多病的关系为:Z1={B1∩B2∩B3},多证与多病的关系为:Z1∪Z2∪Z3∪Z4={B1∩B2∩B3}∪{B2∩B3∩B4}∪{B3∩B4∩B5}∪{B4∩B5∩B6}。结论:从疾病发展的时间上来说,一"病"包含多"证";如果从疾病发生的空间上来说,一"证"包含多"病"的时段。在时间与空间区域都是确定的,同一"病"与同一"证"在具体的、确定的、现实的意义上是同一的。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中药肾区皮肤外敷渗透加西药常规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结果。方法:将部分中药粉碎微细化处理,将另部分中药液化处理.粉液混合装袋醋浸后外敷在肾区皮肤上,用药物导入仪肾区靶点式导人人体。并用一般西医常规治疗。结果:平均治疗3周血肌酐下降23%,BUN下降26%,24h蛋白尿下降23%,尿量增加16%,收缩压下降9%,舒张压下降7%。结论:中药的肾区皮肤外敷渗透加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一般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7.
围绝经期阴道异常流血在日常妇科门诊属于常见及多发病,目前B超检查也已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的各个领域,本文旨在分析 B超在围绝经期阴道异常流血患者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了解睾丸网腺癌的发病和临床特点,提高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1例睾丸网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睾丸网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术前诊断为左睾丸鞘膜积液、左睾丸肿瘤待排,遂行左高位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睾丸网腺癌。免疫组化:AFP(-),PLAP(-),CK(+),CD30(-),CK20(+)。术后CT示肝内多发转移瘤、左肾和左肾上腺转移改变。结论睾丸网腺癌是原发于睾丸网纵膈的恶性肿瘤,极为罕见,其临床表现独特,基本治疗是根治性睾丸切除术辅以根治性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放疗和化疗效果欠佳。该病预后差,文献报道5年生存率仅为13%。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两种单静脉入路法和动静脉双入路法治疗PDA各自的优缺点及最佳适应症,为PDA患者选择合理介入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103例PDA患者经三种不同介入方法治疗,其中单静脉入路超声法37例,单静脉入路造影法14例,动静脉双入路法52例。PDA的位置、形态、大小经不同方法观察,单静脉超声法经超声观察,单静脉造影法在PDA内或降主动脉近PDA口外造影观察,动静脉双入路在主动脉弓降部侧位造影观察。选择合适型号的Amplatzer伞经股静脉建立的轨道进行封堵。术后15 min经胸超声及心脏听诊判断有无分流。术前、术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术后3 d、1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大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及动脉导管未闭再通。结果103例患者全部一次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操作平均透视时间(10.45±4.35)min,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轻度增高[(33.2±3.11)mmHg]降为正常[(22.03±5.3)mmHg]。术后即刻所有患者心前区双期连续性杂音消失,术后无残余分流,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未发生动脉水平分流及动脉导管再通。结论单静脉入路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简化了手术程序,不用或减少造影剂用量,缩短了操作透视时间,手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0.
由糖尿病引发的微量白蛋白尿,不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而且近年研究表明微量白蛋白尿更是心血管病变的一个信号,特别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因此积极探索治疗微量白蛋白尿的有效药物和方法成为近年来糖尿病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牛磺酸是含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