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总结腹部外伤的诊断与经验教训。方法:对我院1994~2004年收治100例腹部外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8例,剖腹探查手术92例,治愈99例,死亡1例(1%)。死亡原因为术后再出血致严重失血性休克。结论:腹部外伤表现复杂,正确无误的诊断、认真的科学态度是减少并发症与死亡率,提高救治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2.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热休克蛋白27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癌)中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观察134例食管鳞癌和22例切缘食管黏膜中HSP27的表达,并比较其阳性率。结果:食管鳞癌和切缘食管黏膜中HSP27的阳性率分别为50.0%和22.7%;食管鳞癌中HSP27阳性率明显高于切缘食管黏膜(=11.982,P<0.001)。HSP27在高、中、低分化食管鳞癌的阳性率分别为65.3%、50.8%、13.6%,表达差异有极显著意义(=13.816,P<0.001)。HSP27的阳性表达与区域淋巴结转移无关(=0.0845,P>0.05)。结论:食管鳞癌是HSP27高表达肿瘤。HSP27的表达阳性率随着食管鳞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χ2sχ2sχ2s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对临床84例有腹部手术史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转开腹率为9.5%,其中有下腹部手术史者100%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上腹部手术史患者,中转开腹率23.5%.早期手术中,中转开腹率为20.8%,后期5%.胆囊手术史者开腹率为33.3%.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只要腹腔镜手术医师具有熟练操作技术,良好的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经验,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34.
陈映缄  黄杰雄  邱前程 《广东医学》2006,27(7):1047-1048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与输卵管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非放射性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0例异位妊娠患者输卵管及绒毛组织HSV-DNA的存在情况,并与正常输卵管比较。结果 60例异位妊娠的输卵管中有23例检测到HSV-DNA,占38.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51例无合并症的妊娠输卵管HSV-DNA的阳性率为43.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绒毛组织HSV感染率较低,60例中只有7例阳性。结论 部分输卵管妊娠可能是由于HSV感染所致,对于生育期妇女,应提倡性生活卫生,及时发现和治疗生殖器HSV感染,以减少输卵管妊娠的可能。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 (DCs)浸润和PC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3 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组织标本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以及DCs标志蛋白S 10 0的表达。结果 不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以及单发癌灶与多发癌灶的膀胱移行细胞癌 ,其DCs数量相互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原发与复发膀胱癌的DCs浸润数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不同病理分级膀胱移行细胞癌PCNA阳性表达细胞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膀胱癌DCs浸润数量随病理分级、临床分级的升高而降低 ,而PCNA随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高。DC可以作为预测膀胱癌生物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6.
HCG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HCG的表达水平。结果:37.6%的膀胱癌有HCG的高表达,浸润性强者高于浸润性弱者(P<0.05),复发者高于非复发者(P<0.01)。结论:HCG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化、浸润和复发有一定关系,检测膀胱癌中HCG的表达水平对判断膀胱癌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7.
不同固定剂对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固定剂对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的影响,寻找出最佳的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的固定剂。方法取常见的组织或肿瘤6种,冰冻切片后,置于6种不同冰冻固定液,95%酒精、4%甲醛、甲醇、丙酮、EAF(配方为无水乙醇85mL、冰醋酸5mL、40%甲醛10mL)、AAF(配方为丙酮85mL、冰醋酸5mL、40%甲醛10mL),固定5min,根据组织含有的特定抗原进行相应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采用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免疫组化质控中心推荐的免疫组化质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不同的固定剂可直接影响到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的成败和质量的高低,甚至会造成假阴性;混合固定液EAF优于其它固定液,其它五种固定液的染色效果依次为AAF、95%酒精、4%甲醛、甲醇、丙酮。结论用冰冻切片做免疫组化染色,对于大多数抗体而言,EAF固定液的效果优于其他5种固定液。  相似文献   
38.
热休克蛋白10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10(heat shock protein 10,HSP10)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规律,了解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HSP10在大肠正常黏膜、腺瘤和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表现和术后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HSP10在大肠正常黏膜、腺瘤和腺癌中均有表达,在腺瘤、腺癌中的表达明显强于正常黏膜(P<0.001);HSP10的阳性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浸润深度、局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生存期均无关。结论HSP10在大肠腺瘤和腺癌的高表达,提示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HSP10的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生存期无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100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间质中树突状细胞(DC)和癌细胞PCNA.结果 3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不同病理分级的肿瘤,DC表达和PCNA的表达均具明显差异(P<0.05).结论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CNA的表达随肿瘤病理分级升高而增强,DC的表达随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PTEN基因、ER和PR的表达水平对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石蜡包埋42例乳腺癌组织和12例乳腺小叶增生(对照组)中PTEN蛋白、ER和PR的表达水平,比较上述蛋白表达的差异及其与乳腺癌复发、转移、病理分级及生存情况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PTEN高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PTEN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复发和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0.05);〈45岁者PTEN高表达率明显低于〉45岁(P〈0.05);PTEN高表达的乳腺癌与腋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呈负相关(P〈0.01);PTEN高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PTEN低表达患者(P〈0.01),且PTEN基因表达与ER受体呈正相关性(P〈0.05),与PR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PTEN基因低表达提示肿瘤易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其预后不良;联合检测ER和PTEN基因的表达可作为一种预测乳腺癌预后和转移趋势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