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医药卫生   10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8-251A/T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血浆水平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检测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8-251A/T单核苷酸多态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8血浆水平。结果白细胞介素8血浆水平在冠心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51A/T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A和T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其他冠心病患者相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A基因型明显减少(OR=0.43,95%CI为0.2~0.97,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8血浆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相关性。-251A/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无相关性,但可影响冠心病的临床表现。AA基因型或许能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32.
肝外胆管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腔镜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得到了迅速发展.我院按照个体化方案采用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7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2004年6月至2010年12月共173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在我院接受了腹腔镜个体化方案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明确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无腹腔镜手术禁忌证.其中45例接受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LTCBD)治疗(LTCBD组);53例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LD)+T管引流(TD)治疗(LD+ TD组);25例接受LD+Ⅰ期缝合术(PS)治疗(LD+ PS组);35例接受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EST+ LC组);15例接受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LD治疗(ENBD+ LD组).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益生菌在辅助含左氧氟沙星补救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例Hp首次根除失败的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益生菌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三联疗法10天;益生菌联合组在完成三联疗法后,续用益生菌培菲康和整肠生14天。所有受试者停用抗生素至少4周后复查14C-UBT。结果按符合方案方法分析,益生菌联合组Hp根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9.5%vs.78.4%,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轻度,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益生菌联合组能有效提高含左氧氟沙星补救疗法的Hp根除率,该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针灸组(A组)、肌电生物反馈组(B组)和联合组(C组,针灸+肌电生物反馈),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按常规神经内科对症治疗和吞咽功能障碍训练,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吞咽功能障碍程度,采用藤岛吞咽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A组、B组相比,C组在治疗后各时点洼田饮水试验下降更明显(P0.05);三组治疗后藤岛吞咽疗效均较治疗前显著(P0.05),与A组、B组相比,C组在治疗后藤岛吞咽疗效增加更显著(P0.05)。结论针灸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更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阑尾炎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之间收治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90例进行本次研究,划分为腹腔镜组、开放组及保守治疗组,每组30例,对三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腹腔镜组24例阑尾一期切除,6例脓肿引流术,术后出现4例并发症,均为粘连性肠梗阻;开放组23例阑尾一期切除,7例脓肿引流术,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其中4例切口感染,3例粘连性肠梗阻及2例脓肿残余,术后2个月出现3例复发再次手术;保守治疗组30例,6例中转手术,18例保守治疗3个月后手术治疗。结论采用腹腔镜进行阑尾周围囊肿治疗,具有创伤小、瘢痕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优于开放手术和保守治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消栓肠溶胶囊对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远隔脑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凋亡蛋白半胱氨酸
天冬氨酸蛋白酶(cystein-aspartate protease 3,Caspase-3)及其底物多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表达的影响。
方法 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消栓肠溶胶
囊(420 mg/kg、140 mg/kg、47 mg/kg)组、阳性对照药脑心通胶囊(600 mg/kg)组,每组15只,连
续灌胃给药15 d,每天给药1次。分别在术后3 d、7 d、12 d、15 d检测前肢抓握力量;术后15 d采用免
疫荧光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
Caspase-3、PARP的表达。
结果 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第3天、第7天、第12天、第15天前肢抓握力量均较同时间段假手术组大
鼠减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大脑中动脉栓塞第15天,大鼠远隔脑区海马GFAP、PARP表达增
强,Caspase-3阳性细胞增多,差异均较假手术组明显(P<0.05)。消栓肠溶胶囊420 mg/kg治疗后,大
脑中动脉栓塞第7天大鼠前肢抓握力量增加;消栓肠溶胶囊140 mg/kg组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第12
天前肢抓握力量增强;大脑中动脉栓塞第15天,消栓肠溶胶囊420 mg/kg、140 mg/kg、47 mg/kg组
和脑心通胶囊组大鼠前肢抓握力量均提高,差异均较模型组显著(P<0.05)。和模型组相比,消栓
肠溶胶囊(420 mg/kg、140 mg/kg、47mg/kg)组大鼠海马GFAP、PARP阳性表达强度降低(P<0.01),
Caspase-3阳性细胞数减少,差异均较模型组明显(P<0.05或P<0.01)。脑心通胶囊也可明显下调大
鼠海马GFAP、PARP表达,和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结论 消栓肠溶胶囊可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异常活化,抑制Caspase-3、PARP凋亡信号分子激活,
保护缺血远隔脑区。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和超微血流成像(SMI)在宫颈癌术前分期及术后盆底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62例,均行二维超声、SMI及病理组织活检,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二维超声和SMI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以及二维超声评估术后盆底功能的价值。结果二维超声和SMI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0.97%和80.65%,两者联合应用诊断准确率为90.32%。术后二维超声检查示26例(41.93%)患者发生前盆腔脱垂,10例(16.13%)发生压力性尿失禁,9例(14.52%)发生后盆腔脱垂,33例(53.23%)患者术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宫颈癌术后患者最大Valsalva下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度、静息下膀胱颈尿道后角、最大Valsalva下膀胱尿道后角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SMI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诊断准确性较高,有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二维超声对术后盆底功能的评估具有较好价值。  相似文献   
39.
<正>患者女性,66岁。因"咳嗽1个月,胸闷气促2个周"于2019年4月12日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出现咳嗽,伴乏力、消瘦、纳差,无发热及胸痛。2周前出现进行性胸闷、气促。4月12日至本院就诊。胸部CT:双侧胸腔积液,右侧较多(图1、2)。考虑结核性胸腔积液可能,转入我院感染科住院诊治。患者既往有头皮结节史1年,无不适感,近3个月头皮结节破溃(图3)。曾在外院就诊考虑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40.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恶性黑色素瘤对单纯放、化疗不甚敏感,然而,它是一种免疫原性较高的肿瘤,联合免疫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因此,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的合理性在于它的综合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观察Ⅲ、Ⅳ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应用生物化学、生物或化学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分析102例Ⅲ、Ⅳ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化学治疗(达卡巴嗪、顺铂、福莫司汀)、生物治疗(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α-2b、树突状细胞)或生物化疗(上述两者联合续贯)的临床疗效.中位随访时间2年(1至4年).结果:近期疗效:生物化疗组36例,有效率(RR)为69.44%,与生物治疗组(34例,RR29.41%)和化学治疗组(32例,RR 46.89%)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远期疗效生物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MST)为2年9个月,与生物治疗组(MST为2年2个月)和化学治疗组(MST为1年2个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然而,毒副作用在生物化疗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但经一般处理,患者均可耐受.结论: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经生物化学治疗可明显提高有效率并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