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09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鼻咽癌放射治疗技术规范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充  卢泰祥 《肿瘤学杂志》2009,15(7):609-612
鼻咽癌放射治疗在我国已有70多年的历史,治疗疗效的提高离不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规范。全文介绍鼻咽癌常规治疗技术的规范,并提出了一些在规范执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重点总结和分析了目前采用的精确放疗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更加深入的临床研究.为制定精确放疗的规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在头颈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目的:介绍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在头颈肿瘤中临床使用的方法和初步结果。方法:2001年1月至2月我院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头颈肿瘤15例,其中初治鼻咽癌4例,未控或复发鼻咽癌8例,第6颈椎神经鞘瘤,脑膜瘤,肺癌脑转移瘤各1例。照射靶区和敏感器官按ICRU50号文标准勾划。用孔雀系统的CORVUS做逆向治疗计划设计,用MIMiC作共面旋转照射。照射野每5°变换一次,从105°~255°旋转照射。常规外照射+后程IMRT6例,全程IMRT9例。全部病例按常规分割照射,200cGy/次,每周5次。常规外照射剂量20~70Gy。IMRT处方剂量:全程IMRT60~76Gy,后程IMRT30~50Gy。结果:尽管全部病例肿瘤体积的目标剂量是10~76Gy,但最后靶区的平均剂量可达到11.42~78.04Gy。敏感器官照射的平均剂量为,晶体3.26Gy0.30c.c视神经19.13Gy0.90c.c颞颌关节20.55Gy5.54c.c腮腺19.07Gy13.32c.c垂体21.98Gy0.76c.c脑干20.60Gy21.21c.c脊髓19.14Gy9.28c.c。结论:孔雀系统对头颈肿瘤的适形调强放疗能较好地适形照射肿瘤体积和有效地保护邻近敏感器官。  相似文献   
93.
肺转移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了解恶性肿瘤肺转移的临床行为特性,有利及早制定防治措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预后.作者收集了1992~1997年期间患恶性肿瘤出现肺转移的住院病例,探讨其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承起参考文献[1],旨在对鼻咽癌AJCC/UICC(1997)分期进行进一步验证和提出适当的建议。方法:同参考文献[1]。结果:Cox模型分析表明年龄、AJCC/UICC(1997)TNM分期或T和N分期与915例患者生存状况显著相关,统计学差异显著。选择年龄≤60岁患者803例再行Cox模型分析,生存状况仅与AJCC/UICC(1997)大体分期或T和N显著相关,而与年龄的相关不具统计学显著性。803例鼻咽癌的寿命表法分析表明,AJCC/UICC(1997)分期基本可反映预后,但Ⅰ和Ⅱa期,Ⅳa和Ⅳb期两两比较生存率差异不显著。Kaplan-Meier法分析表明在考虑N分期因素影响下,T1和T2a期,T3和T4期差异不显著。考虑T分期因素后,N2和N3a,N3a和N3b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将无咽旁间隙受侵之T2a期下调为T1期;将下颈淋巴结受侵之N1上调为N2期;将N3a期和N3b期合并为N3期;将Ⅰ和Ⅱa期合并为Ⅰ期;Ⅳa和Ⅳb期合并为Ⅳa期;Ⅱb期改为Ⅱ期。重新进行分析,调整后大体分期、T和N各自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显著性,分组更具合理性。结论:在充分考虑年龄对预后的影响及T分期和N分期相互影响的前提下,本组病例对AJCC/UICC(1997)鼻咽癌分期系统的验证提示可对其进行以上调整。  相似文献   
95.
笔者自1997年间月至1998年3月应用放疗并用人参多糖注射液(GPS素),对3O例鼻咽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免疫功能等变化进行观察,取得了较好疗效。1资料与方法1.l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均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初治病例,符合下列条件:①病理组织学证实为鼻咽癌。②临床分期为ill、IV期(按1992福州分期)。③未接受过放疗、化疗、免疫治疗或其他抗肿瘤治疗。④心、肺、肝、肾功能正常,无放疗禁忌症。⑤无远处转移。⑤身体功能状况为0-11级(根据Zubroid-ECDG·WHO标准)。1.2分组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连续放疗并用人参多…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在调强放疗(IMRT)模式下总疗程时间(OTT)延长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2001年5月至2007年4月在本中心首诊接受IMRT的376例T3-4N0-3M0期鼻咽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以中位OTT为界分为OTT≤45 d和>45 d两组并比较差异,用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放疗时间与局部控制率关系采用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全组OTT≤45 d和>45 d组鼻咽2年局部控制率相似(94.9%和93.1%;χ2=2.83,P>0.05),T3期患者的也相似(96.3%和98.7%;χ2=2.18,P>0.05),T4期患者的不同(92.2%和83.1%;χ2=6.30,P<0.05).放疗中断发生在治疗开始3周前、3周后或3周前后的2年局部控制率相似(98%、96%或93%;χ2=2.21,P=0.531).放化疗模式下OTT>45 d组比OTT≤45 d组2年局部控制率低(93.1%和97.5%;χ2=4.69,P=0.030).多因素分析显示OTT是T4期患者局部控制率的影响因素.直线回归分析显示T4期患者疗程每延长1 d,2年局部控制率大约下降2.7%.OTT≤45 d和>45 d组的2年无瘤生存率、无远转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相似[84.1%和78.7%(χ2=0.02,P=0.881)、87.0%和86.1%(χ2=0.85,P=0.358)、91. 7%和92.2%(χ2=0.06,P=0.806)],T3及T4期患者的均也相似[83.7%和83.2%(χ2=0.07,P=0.798)、86.6%和85.7%(χ2=0.02,P=0.898)、93.7%和94.8%(χ2=0.03,P=0.862)及81.4%和72.3%(χ2=0.16,P=0.687)、82.6%和86.9%(χ2=1.78,P=0.182)、88.3%和87.5%(χ2=0.60,P=0.438)].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是无瘤生存和总生存的影响因素,N分期是无远转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IMRT模式下OTT延长将导致T4期鼻咽癌患者局部控制率降低,临床上应尽量避免疗程延长.  相似文献   
97.
人类巨细胞病毒先天性致畸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血清学、病理学、DNA 组化、免疫组化及 DNA 形态计量等方法研究 HCMV 致畸机理。结果表明母亲 HCMV 可通过胎盘经血传给胎儿。胎儿感染 HCMV 后,HCMV 随血流侵犯各脏器,在血管周围形成多灶性病变,单个细胞呈破坏性损害。病毒大量复制后细胞溃破,病毒再次进入血液,又传递至各脏器,故各脏器呈分批感染,病变呈现时间差。致病损、致畸程度取决于器官单个细胞受损部位、性质、数量及该器官所处的发育成熟期。  相似文献   
98.
围产儿死因的APC综合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
诱导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诱导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射疗效的影响。方法:127例病理确诊的Ⅲ、ⅣA期初诊鼻咽癌患者接受诱导化疗(含顺铂为主的联合方案1~3个疗程)加放射治疗,按TNM分期、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的匹配条件与同期127例单纯放疗患者配对进行比较,两组采用的放射治疗技术基本一致。结果:化放组和单放组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0.2%和24.4%,P=0.003,两组的3年总生存率(0S)、无瘤生存率(D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78.1%和67.4%,P=0.085;72.1%和63.1%.P=0.047;88.1%和72.1%,P=0.001;84.9%和94.5%,P=O.105。对N2~N3期患者,两组的OS、DFS、DMFS分别为79.7%和64.9%。P=0.027;74.6%和60.2%,P=O.014;87.9%和68.6%.P=0.002。化放组化疗2个疗程的3年DFS要明显高于化疗1个疗程(83.1%对65.7%.P=0.049)或单纯放疗(83.1%对63.1%,P=0.01)。结论:诱导化疗综合放疗能明显降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远处转移率,提高无瘤生存率。但不能提高局控率和总生存率;诱导化疗力度不足(<2个疗程)将会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100.
放射加热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充  曾祥发 《中国肿瘤》1999,8(9):430-431
[目的]评价放射加热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配对的方法将不能手术的ⅢaⅢb。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放疗加热疗,B组单纯放疗。(结果〕A组和B组肿瘤有效率(C+PR)分别为91.18%、82.35%(P=0.05);A组急性放射反应和后期放射损伤较B组明显减轻(P值分别为0.03和0.035);3年生存率分别为11.76%和8.82%(P=00158),3年局控率为7.84%和5.88%(P=0.0398),3年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9.16%和18.42%(P=0.0213)。(结论)放疗加热疗治疗局部晚期NSCDLC疗效优于单纯放射治疗,且可减轻急性放射反应和后期放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