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目的 研究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ZH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恶性间皮瘤(MM)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50例MM患者为观察组,20例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RMH)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种组织中EZH2、IMP3、Glut1蛋白表达,分析在良恶性间皮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并分析MM中3种抗体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两种组织中3种抗体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5.36~35.19,P<0.05).EZH2、IMP3、Glut1对MM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8%、60%和68%,特异度分别为90%、95%和100%;EZH2并IMP3、EZH2并Glut1、IMP3并Glut1、EZH2并IMP3并Glut1对MM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0%、98%、84%、98%.IMP3在MM腹膜组及胸膜组中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22,P<0.05);IMP3的表达与MM患者其他临床病理学特征无关(P>0.05);EZH2、Glut1的表达与MM临床病理学特征无关(P>0.05).IMP3阳性表达的MM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差异有显著性(χ2=10.35,P<0.05).结论 EZH2、IMP3、Glut1联合检测对提高MM和RMH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IMP3是影响MM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42.
慢性肝炎能否治愈,是临床治疗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对此,我们应用干扰索治疗慢性肝炎的同时,密切观察了其远期疗效,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和分组:病例为1996~2000年46例完成IFN—a疗程的病人,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8~55岁;慢性丙型肝炎(慢丙肝)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8~63岁。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入选病例未用过其它抗病毒药物,半年内未用过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43.
清开灵、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中、重度黄疸肝炎7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重度黄疸肝炎患者黄疸不易消退 ,与胆汁瘀积因子的产生、肝脏炎症及微循环障碍、血栓素 (TXA2 )升高、胆红素代谢障碍有关。临床发现 ,单纯西药治疗其效果欠佳。近年来 ,我们应用清开灵、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该种病人取得良好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自 1999年 9月~ 2 0 0 1年 10月 ,我院共收治中、重度黄疸肝炎 12 8例。诊断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关于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试行 )标准。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 72例 ,男 47例 ,女 2 5例 ;年龄 18~5 1岁 ,平均 3 8 3岁 ;中度黄疸 3 9例 ,…  相似文献   
44.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慢型乙型肝炎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均不能令人满意。2000年10月~2001年12月,我们采用甘利欣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葡萄膜黑色素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8岁,18个月前发现右眼视物不清,内侧有黑影遮挡,外侧能看见物体,无眼痛、头痛及畏光流泪,4个月前已失明。CT检查:诊为葡萄膜肿瘤。眼科检查:右眼视力无光感,眼压55/11.5=071kPa,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深,房水清,瞳孔直径约4mm,晶体轻度混浊,瞳孔对光?..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大肠腺癌组织中CD44v6、p27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肠腺癌中CD44v6、p27蛋白表达.结果60例大肠腺癌中CD44v6、p27蛋白表达总阳性率分别为57%(34/60)、22%(1 3/60);两者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P<0.05);CD44v6阳性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p27阳性表达与之相反.结论CD44v6、p27蛋白表达与大肠腺癌转移及预后相关,联合检测CD44v6、p27蛋白表达水平,对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复发转移潜能,评估患者预后及术后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 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80 例 CHF 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抗 CHF 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基础抗 CHF 治疗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两组均治疗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息心率、血压、BMI、心功能及心肺运动试验结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 、氨基末端脑利尿钠肽前体( NT-proBNP) 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峰值摄氧量( Peak VO2) 、公斤摄氧量( VO2/ kg) 、峰值心率、峰值氧脉搏( Peak O2) 、无氧阈值( AT) 、代谢当量( MET) 均高于同期对照组( P < 0. 05) 。两组患者治疗后静息收缩压、舒张压、LVEDD、LVESD、NT-proBNP 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LVEF 均高于同组治疗前( P <0. 05)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峰值心率低于同组治疗前,二氧化碳通气当量(...  相似文献   
48.
目的: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中CK17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1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1N)Ⅰ、17例CINⅡ、21例CINⅢ、36例宫颈鳞癌和8例宫颈腺癌组织中CK17的表达情况.结果:CK17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56.6%和83.3%,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177,P<0.05.CIN Ⅰ、CINⅡ和CINⅢ中,CK1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64.7%和76.2%,CINⅡ组阳性率高于CIN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CINⅢ组阳性率高于CIN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CIN Ⅱ组和CINⅢ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CK17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其阳性表达同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958,P<0.05.结论:CK17可作为高级别CIN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诊断及预测病变进展趋势的标志.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索护理甲周感染伤口痛苦小、且愈合快的换药方法.方法 将患者分为两组:擦洗组:2007年5月-2008年9月30例伤口采用传统擦洗法;浸泡冲洗组:2008年10月-2010年5月30例伤口采用0.5%聚维酮碘浸泡+生理盐水冲洗法;观察两组病例伤口愈合时间,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及晕厥发生率.结果 浸泡冲洗组无一例患者发生晕厥,换药时疼痛分值(4.90±2.64)分,明显低于擦洗组的(8.97±0.10)分;伤口愈合时间(13.10±5.59)d,明显快于擦洗组的(19.00±3.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0.5%聚维酮碘浸泡+生理盐水冲洗换药方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加速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PDCA循环联合项目管理法在临床技能中心专项技能培训考核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2018年1至12月,利用PDCA循环联合项目管理法对专项技能培训项目组进行管理,比较管理前后专项技能模拟设备的使用率,并随机抽取2018年专项技能培训涉及科室的学员对管理模式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专项技能模拟设备的使用率明显提高,学员对此管理模式满意度高。结论 利用PDCA循环联合项目管理法探索出了一条临床技能中心专项技能培训考核管理模式,提高了临床技能中心专项技能培训考核管理工作质量,值得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