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9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目的】 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远期临床疗效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随访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介入科接受TACE联合MWA治疗的8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男性76例,女性10例,年龄11 ~ 78(54.97±15.43)岁。利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及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方法。【结果】本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1.5个月,1、2、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2.3%、44.7%、31.5%、13.1%。单因素分析与预后有关的因素有肿瘤大小、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门脉癌栓、动静脉瘘、MWA治疗次数、ECOG评分及靶向药物治疗。Cox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与预后有关并具有显著意义的因素变量为肿瘤大小、BCLC分期、门脉癌栓、MWA治疗次数、ECOG评分及靶向药物治疗。【结论】 肝癌靶向药物治疗及适当重复MWA治疗可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为预后保护性因素;大肝癌、临床分期较差及门脉癌栓为预后危险性因素。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头颈部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探讨超选择性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5例头颈部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患行DSA检查,并在其监视下超选择性永久栓塞病灶和供血动脉。【结果】DSA可以清晰显示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动脉、病变区域及引流静脉,超选择性栓塞后原异常造影剂团状着色影消失,供血动脉大部分闭锁,出血立即停止,血管异常搏动和杂音消失;栓塞后患仅有低热、局部疼痛肿胀感,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DSA检查可直观地确定头颈部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的病变范围和供血特点,超选择性栓塞术对头颈部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冷循环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分期是Ⅰa~Ⅲa,随机分为治疗组(PMCT和TACE联合治疗组)33例,对照组(TACE组)38例。治疗组患者先行TACE治疗,2~4周后根据复查的AFP和CT/MR等的影像学检查决定再次行TACE或者PMCT。随访时间5~48个月(平均25.5个月),随访内容包括AFP、肝功能、影像学资料、并发症等。根据随访的生存时间、复发情况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的肝癌患者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是84.23%、72.29%、61.96%和55.84%、22.79%、11.40%,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的肝癌患者的6个月、12个月、24个月累积复发率分别6.06%、9.09%、24.24%和7.89%、31.57%、60.52%。TACE联合PMCT治疗肝癌没有严重并发症,对肝功能的损害轻。治疗组33例有5例合并动静脉瘘(AVF),经动脉栓塞治疗后2例AVF消失,3例治疗后效果不理想的患者行PMCT后AVF消失。结论:本组研究初步显示,TACE联合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近、中期的效果好。PMCT提供了治疗肝癌合并AVF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超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在难治性鼻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微导管超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在治疗难治性鼻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首选超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者36例,首选颈外动脉结扎者10例。结果:36例首选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者1次性治愈32例(88.9%),10例首选颈外动脉结扎者1次性治愈4例(40.0%)。前者平均住院4.8d,后者平均住院10d。复发患者均经综合方法有效止血,并发症少。结论:经微导管超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简便、安全、有效,疗效明显优于颈外动脉结扎,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能有效治疗难治性鼻出血。  相似文献   
55.
CT引导经皮微波凝固治疗肝癌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CT引导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肝癌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治疗及其预防方法。方法对68例肝癌患者接受CT引导PMCT治疗后的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直径为2.013.8 cm,平均6.2 cm,其中64例接受PMCT前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68例患者共接受120例次PMCT治疗,术中主要不良反应是迷走神经亢进反应。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7例次,包括肝脓肿和针道种植各2例次,气胸、心血管意外和巨大胆汁瘤合并感染各1例次;6例次并发症治愈,1例次种植肿瘤进展。结论CT引导PMCT治疗肝癌的并发症少且可以防治,并发症与穿刺路径、次数、凝固范围以及围手术期处理等有关。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探讨钢圈栓塞治疗肝动脉假性动脉瘤(HAPA)的方法、安全性及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例以反复上消化道大出血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行腹腔动脉和肝动脉造影检查,明确HAPA诊断后,以钢圈或微钢圈超选择栓塞假性动脉瘤的供养动脉,栓塞后造影复查,并于术后观察和随访6~60个月(平均38个月)。结果血管造影前的出血量为1200~4000ml(平均2385ml),3例肝功能正常,4例肝功能异常(ALT升高2例85~156μ/L、阻塞性黄疸2例TBIL 76~112μmol/L)。动脉造影能清晰显示HAPA的位置、形态和供养血管。其中肝外型HAPA 4例,肝内型HAPA 3例,合并动门静脉瘘1例。分别以钢圈或微钢圈栓塞其供养动脉,共计应用钢圈13枚,微钢圈12枚,介入治疗成功率为100%。所有行栓塞后患者均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临床表现,随访期内无复发出血和因栓塞引起的并发症。结论钢圈栓塞是治疗HAPA安全、有效的治疗,其中远期临床疗效肯定,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8.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70万新发病例,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1],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占全球的50%以上[2]。现如今,对于肝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有多种:手术切除、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局部消融治疗(射频、微波、PEI、冷冻消融)、肝移植、生物治疗、靶向药物和中医中药治疗等。  相似文献   
59.
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DSA表现及介入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 AVF)常见于多种肝疾病,如肝癌、肝硬化、布加综合征、外伤等,是肝癌治疗中常见也比较难处理的并发症,Haratake等报道在肝癌中有63%合并有动静脉瘘,因而在肝癌的处理中是比较常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60.
患者,女,61岁。因右上腹部不规则性胀痛3个月余于2003年6月24日来我院就诊并收住入院。体检:右上腹轻度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无移动性浊音,余未见异常。患者腹痛前4个月曾患“肺炎”,已治愈。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生化血糖、肝炎系列、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肿瘤抗原125、肿瘤抗原199等见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