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李艳  葛莲英  谢裕安  祝晓强  覃宇周 《内科》2009,4(5):688-690
目的测定胃癌、胃良性病变患者及正常人的胃组织、外周血中的端粒酶活性,以探讨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其在临床应用七的意义。方法应用TRAP-PCR-ELISA方法检测36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外周血,3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胃黏膜、外周血,20例正常人胃黏膜、外周血中端粒酶的活性。结果胃癌组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80.6%(29/36)、50%(18/36)。胃良性病变组胃黏膜组织和外周血中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10%(3/30)、3%(1/30)。正常人胃黏膜组织和外周血中均未检测到端粒酶阳性。胃癌组中端粒酶活性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和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端粒酶活性是判断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指标,检测外周血中端粒酶活性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对预后监控及治疗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核型BAG-1在早期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传统预后因素如临床病理特征、ER、PR、HER2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76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核型BAG-1、ER、PR及HER2的蛋白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核型BAG-1在早期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4.47%.核型BAG-1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肿瘤的病理类型及HER2的蛋白表达无关(P>0.05),与ER、PR蛋白表达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核型BAG-1、ER、HER2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核型BAG-1表达与预后相关.结论 核型BAG-1与ER、PR相关,可能作为早期乳腺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肠手术录像在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腹腔镜胃肠手术录像结合临床教学模式对40名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临床教学,教学结束时考核教学效果,调查教学满意度。结果 学生出科平均成绩为(83.75±1.15)分,合格率为100%,其中优秀率为75%;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为100%,理解程度平均得分为(7.80±0.26)分,满意度平均得分为(7.85±0.18)分。结论 腹腔镜胃肠手术录像结合外科教学,有效促进了研究生对于相关解剖的理解,激发了学习兴趣,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 探讨MMP-11蛋白在早期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ER、PR及HER-2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76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MMP-11、ER、PR及HER-2的表达,观察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MP-1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8.42%.MMP-11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患者年龄、PR及HER-2的表达无关(P>0.05),而与绝经状态、ER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示MMP-11、ER、HER-2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无一基因表达与预后相关.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的MMP-11蛋白表达与绝经状态、ER蛋白表达有关,与患者的年龄、PR及病理类型等无关.MMP-11在早期乳腺癌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胃癌和胃良性病变中端粒酶的活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TRAP-PCR-ELISA方法检测36例胃癌组织,20例胃溃疡组织,10例胃炎组织和20例正常人胃黏膜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结果:胃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80.6%(29/36),胃良性病变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为10%(其中2例胃溃疡和1例胃炎组织标本检测到端粒酶活性),正常人胃黏膜组织未检测到端粒酶阳性.胃癌组织与胃良性病变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端粒酶活性是判断胃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胃良性病变患者端粒酶检测阳性者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37.
铁死亡是一种由Fe2+触发、脂质过氧化物蓄积致损伤的细胞死亡方式。铁死亡的调控机制复杂,主要涉及铁稳态调节通路、脂质代谢通路及胱氨酸/谷氨酸转运通路等。目前研究发现铁死亡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更好地分析铁死亡及其在肿瘤耐药、免疫逃逸中的调控机制,将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策略,以最终改善肿瘤患者预后。本综述通过对肿瘤细胞铁死亡调节通路进行概述,并分析铁死亡与肿瘤放化疗抵抗、免疫治疗的相互作用,希望为肿瘤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Ku70、端粒酶(telomerase)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3种蛋白预测Ⅱ期和Ⅲ期直肠癌放疗联合XELOX方案化疗的疗效。方法 根据新辅助放化疗前后影像学检查的疗效评价,将入组患者分为有效组27例和无效组18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前后Ku70、端粒酶及hTERT 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有效组患者hTERT蛋白的表达水平比无效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u70、端粒酶蛋白在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u70、 端粒酶及hTERT蛋白的表达水平在放化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与患者KPS评分、性别、年龄和病理类型等无关(P〉0.05)。结论 hTERT蛋白的表达可以反映Ⅱ期和Ⅲ期直肠癌患者予放疗联合XELOX方案化疗的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39.
micm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为18—24nt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研究证实miRNAs的表达失调与多种类型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其中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表现尤为突出。本文就miRNAs作为生物标志物与CRC诊断、预后评估、疗效评价及新治疗靶点等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中老年结直肠癌围手术期胃肠减压的必要性。方法:采用Mantel-Haenszel法对211篇文献中符合入选标准的6篇进行荟萃(Meta)分析,计算优势比(OR)。结果:入选6篇文献共计794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未插胃管,N-NG)407例,对照组(插胃管,NG)387例。与NG组比较,N-NG组围手术期间总并发症降低14.4%(P=0.0002);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快(P=0.004,P=0.000);术后肺部感染、咽喉炎、发热症状分别降低15.85%,15.85%,12.02%(P=0.000,P=0.000,P=0.0006);住院时间及费用均有所降低(P=0.000,P=0.000),敏感性分析证实结论较为可靠。结论:中老年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不行胃肠减压,不仅能够减少总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后感染几率、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