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通过分析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CT表现,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该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HVO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该组病例均有服用吡咯双烷类生物碱类植物的病史。所有病例均进行了CT增强及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超声检查。分析CT征象,并将门静脉CT三维重建表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相对照。结果在CT图像上,该组5个病例均可见肝实质密度不均匀性(3例)或弥漫性(2例)减低,其中4例表现为肝弥漫性肿大、1例肝脏无明显增大;增强CT扫描3例可见典型地图状、雪花状增强和低灌注区。5例均有大量腹水。CTA:门静脉主干及分支均未见明显增宽,1例可见肝右静脉呈细线状,均未见副肝静脉形成。5例均有脐静脉开放,2例食管、胃底静脉开放。5例下腔静脉肝段变扁平,且下腔静脉肝段远端未见血管扩张及侧支循环形成。CTA所见与DSA结果相符合。结论 HVOD的CT检查有其特征性表现,CTA可明确显示门静脉及相关血管改变,对该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2.
骨盆骨折是创伤骨科中比较复杂的骨折类型,多为高能量损伤.约占全身骨折的3%,常伴有腹腔脏器以及神经血管的损伤.骨盆骨折大出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有时发展隐蔽,往往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扩大“蛋壳技术”行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1月至2008年4月本院骨科收治脊柱结核患者中选择出27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20~63岁平均36.8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6个月,病灶累及1~2个椎体,其中腰椎19例,胸腰段8例,均采用单纯后路扩大“蛋壳”技术刮除病灶及死骨,植骨融合一次完成病椎上下方各应用2—4对椎弓根钉固定,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2.5小时,术中出血量平均1500ml。病例经过0.5~3年随访未发现复发,2例出现切口延期愈合。结论对脊柱结核的患者有选择的采用单纯后路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固定一次完成,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门静脉左支分流道内支架位置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门静脉左支TIPS术治疗的527例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支架是否进入门静脉主干分为门静脉左支组(n=318)和门静脉主干组(n-209),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分流道血流动力学、支架通畅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再出血率等.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术后1年门静脉左支组分流道流速及流量参数均显著高于门静脉主干组(P<0.05).1年随访期间门静脉左支组、门静脉主干组分流道功能异常率分别为1.26% (4/318)、5.74%(12/209) (P=0.003),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0.31%(1/318)、4.31%(9/209) (P=0.001),再出血率分别为0.94%(3/318)、2.87% (6/209) (P=0.095).结论 TIPS术中穿刺门静脉左支并将支架留植左支内,能获得较低的分流道功能异常率及肝性脑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骨保护蛋白(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及相关骨代谢指标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确诊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4例,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8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入选者均行体格检查,记录BMI(即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年龄、测量腰椎1~4(L1~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同时作血清OPG、RANKL、IFN-γ、TNF—α、IL-10等骨代谢指标及细胞因子等检验,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骨质疏松组患者BAP、OST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血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较,OPG、RANKL、IFN-γ、TNF—α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水平降低,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G、RANKL水平在男性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明显升高,表明OPG及RANKL在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主动脉弓离断(InterruptedAorticArch.IA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教科书记载多较简单。本文报告3例手术证实的IAA及文献复习,着重讨论本病的X线诊断。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男性2例,年龄3.5岁及6岁;女性1例,年龄6岁。3例均于生后不久发现心脏杂音,均有易患感冒及哭闹时口唇紫绀等病史。查体2例轻度口唇紫绀,1例无紫绀;3例均于胸骨左缘3、4助间闻及收缩期杂音。2例术前测量上、下肢血压差分别为3/1kPa及6.7/3.7kPa,另1例未测下肢血压。3例手术结果均为IAA、型,均伴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肺动脉高压。3例均行室间隔…  相似文献   
57.
主动脉弓离断的X线诊断(3例报告兼文献复习)黄卓英褚建国吕春燕主动脉弓离断(InterruptedaorticarchIA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报告3例手术证实的IAA及文献复习,着重讨论本病的X线诊断。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3例中...  相似文献   
58.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治疗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创伤,易合并大出血导致患者低血压、休克甚至死亡.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是指通过血流动力学监测观察到血液在循环系统中运动的作用力、流量和容积的不稳定状态,是休克的一种表现.Yasumura等[1]报道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骨盆骨折患者死亡率为8.8%~35.5%.  相似文献   
59.
经皮经肝门腔静脉分流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皮经肝途径建立门腔静脉分流术的可行性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9例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皮经肝途径门腔静脉分流术(PTPS)。静脉曲张出血16例,难治性腹水2例,肝肺综合征1例;Child’S B级4例、C级15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左支再穿刺肝段下腔静脉,经肝植入PTFE覆膜支架于门静脉左支与腔静脉之间。结果 19例经肝段下腔静脉TIPS分流术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未出现术中与操作技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门腔压力梯度平均下降13cmH2O,平均随访216d,所有患者未发生再出血,难治性腹水得到有效地控制。一年内初步开通率94.8%,明显高于传统TIPS。结论经皮经肝途径建立门腔静脉分流是安全可行的,结果 提示由于PTPS肝内具有顺直的分流道的优势,一年内支架初步开通率明显高于传统TIPS。  相似文献   
60.
目的介绍一种全新肝内分流支架的结构和在经皮经肝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PTPS)中应用的临床结果。分析应用该支架建立的门腔静脉分流道与经典TIPS所用支架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差异,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3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预应力支架行PTPS。其中静脉曲张出血36例,难治性腹水1例及肝肺综合征1例;肝功能Child Pugh B级27例、C级11例。经皮经肝穿刺进入门静脉右支,再经门静脉左支矢状部穿刺肝段下腔静脉,经皮经肝植入预应力支架于门静脉左支与肝段下腔静脉之间。结果38例采用预应力支架行PTPS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未出现与技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门腔压力梯度平均下降14 cmH_2O,平均随访493 d,所有患者未发生再出血,难治性腹水得到有效地控制。初步开通率达98.9%。结论采用预应力支架经皮经肝途径建立门腔静脉分流安全可行,其血流动力学结果提示预应力支架形态及与相关血管壁间“吻合”严密,符合正常肝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分布,既起到门静脉部分性降压作用,又保障了门静脉右支血流的肝内灌注,对术后预防分流道再狭窄及降低肝内分流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