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目的探讨足背浅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筋膜皮瓣移植修复足趾电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2月由我科采用足背浅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筋膜皮瓣移植修复足趾电烧伤4例。其中皮瓣修复大趾刨面2例,修复小趾刨面2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足背浅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筋膜皮瓣移植修复术后的存活情况。结果4例患者中均有轻度的皮瓣肿胀,其中,1例皮瓣远端少量水泡,1例皮瓣远侧边缘少量坏死,经换药愈合;伤口I期愈合3例,Ⅱ期愈合1例。所有病例经1~3个月随访,刨面修复,外形满意。结论足背浅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筋膜皮瓣移植修复足趾电烧伤刨面,具有手术简便,不损害主十动脉以及成活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2.
局部邻近皮瓣手深度烧伤创面对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局部邻近皮瓣修复手深度烧伤创面对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总结我科1990年1月到2007年12月手深度烧伤病人70例,其中34例采用邻近皮瓣修复手深度烧伤(治疗组);36例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深度烧伤(对照组)。出院时测量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和记录住院时间,分析这两种方法对病人手功能恢复程度以及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治疗组32例皮瓣-期愈合,2例皮瓣尖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平均住院时间18.95±5.22d,较腹部带蒂皮瓣住院时间29.45±6.78d缩短10天左右(P〈0.05);治疗组术后手的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其TAM为189.55°±33.67°,对照组为123.47°±23.8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局部邻近皮瓣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修复手部深度烧伤创面的方法,创面愈合早,有利于手各关节早期锻炼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筛选肾癌A498细胞CXCR4核定位结合蛋白.方法 采用蛋白免疫共沉淀实验寻找特异性条带,再通过蛋白质谱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可能与CXCR4结合的蛋白.结果 CXCR4抗体进行蛋白免疫共沉淀,发现有3条特异性条带.选取特异性条带行质谱分析提示可能的蛋白共有36个.将这36个蛋白与CXCR4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NR1D2、c-src及HSPA8有可能与CXCR4相互作用,参与CXCR4核定位.结论 NR1D2、c-src及HSPA8可能参与了A498细胞CXCR4核定位的过程.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与标准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进行对照研究,评价经脐单孔多通道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9月至2011年1月,本单位同一手术组共完成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105例,其中经脐单孔腹腔镜肾癌根治术21例,标准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84例。回顾性分析和比较21例单孔腹腔镜肾癌根治术(A组,2009年9月至2011年1月)和21例标准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B组,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的临床资料和随访信息。两组的配比因素为:患者年龄、体质指数、肿瘤最大径及位置、手术适应证(T1期)。结果 A、B两组的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3.5±0.84和4.1±1.06,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31.6±17.98)、(42.3±19.94)h,手术切口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2±0.71和7.3±0.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前10例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但后10例(P=0.495)及总体(P=0.076)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8.4±4.41)和(20.0±3.95)个月(P=0.000),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与标准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相比,经脐单孔多通道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轻,肠道功能恢复快,切口满意度高,但肿瘤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长期随访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严重烫伤大鼠肺部炎症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72只成年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假伤组(A组,8只)、ω-3 PUFA治疗组(B组,32只)、中长链脂肪酸治疗组(C组,32只).A组大鼠浸入32℃水中模拟烫伤,伤后不予其他处理;B、C组制成30% TBSAⅢ度烫伤,伤后5 min内,经尾静脉分别注射100g/L ω-3 PUFA(1 mL/kg)和200 g/L中长链脂肪酸注射液(2 mL/kg),两者热量等值,之后每天注射1次,连续10d.检测A组大鼠伤后即刻及B、C组伤后1、4、7、10 d血清TNF-α、肺组织匀浆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肺组织NF-KB p65及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表达情况.对实验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伤后所有时相点3组大鼠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均为B、C组明显高于A组,t值为3.411~8.782,P值均小于0.01.伤后4、7、10 d,B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C组,t值为2.321~2.785,P值均小于0.05.A组TNF-α为(0.96±0.32) ng/mL、MIP-1α为(76±16) pg/mL、NF-kB p65为(0.24±0.03)分、MIF为(1.31±0.03)分;B组以上指标伤后7d达峰值,分别为(2.43±0 32) ng/mL、(210±56) pg/mL、(4.23±2.15)分、(4.69±1.83)分;C组以上指标伤后7d为(3.15±0 54) ng/mL、(274±64) pg/mL、(5.15±2.31)分、(5.37±2.16)分.结论 ω-3 PUFA能降低烫伤大鼠血清TNF-α含量和肺组织MIP-1α、NF-KB p65、MIF水平,对肺组织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6.
    
正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36岁,系"全身多处导热油烫伤80伴呼吸困难6 h"入住我院。因在检修导热泵时,其内高温导热油喷出烫伤全身多处(温度约300℃),伤后在当地医院立即给予清创包扎、补液抗休克治疗(具体不详),同时行气管切开术,其间小便量保持在60~80 ml/h,尿色较深。80 h后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37.
患儿女,2岁,系全身多处开水烫伤1周伴精神萎靡、纳差、腹胀2 d入院.烫伤后,患儿在院外接受了1周不系统、不正规的治疗(具体不详),病情明显加重.转入我科时,已形成了20%深Ⅱ度至Ⅲ度的创面,创面散在全身多处,主要位于躯干及四肢,创缘红肿明显,基底呈黑色焦痂样改变,痂壳凹陷且干燥,无明显分泌物;且有严重脓毒血症及明显感染性休克的表现:精神萎靡,嗜睡;全身水肿,腹胀;肢端凉,足背动脉搏动细弱,难以触及;尿量0 ml/h;WBC 18.9×1012/L,T 39.5 ℃,P 190次/min,BP 80/55 mmHg.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肠内免疫营养剂Stresson对烫伤大鼠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致64只SD大鼠总体表面积(TBSA)30% Ⅲ度烫伤,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EIN)组及肠内营养(EN)组,另取8只大鼠作为伤前对照(Control).EIN和EN组给予等热量肠内营养液.于伤前、伤后1、4、7、10 d,检测肠黏膜通透性、肠黏液层厚度、肠黏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血浆内毒素及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 结果同EN组相比,EIN组大鼠肠黏液层厚度、肠黏液s-IgA浓度明显升高,而肠黏膜通透性、血浆中DAO活性和内毒素水平较EN组明显降低. 结论早期肠内免疫营养能有效地减轻烫伤后肠黏膜细胞损伤,促进肠黏液s-IgA的分泌,减少内毒素的易位.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异体脱细胞敷料皮联合Meek技术植皮治疗特大面积烧伤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不同原因所致的特大面积重度烧伤病例9例,烧伤面积为80%~98%总体表面积(TBSA),平均烧伤面积为88.7%TBSA,Ⅲ度烧伤面积均>50%TBSA,以异体脱细胞敷料皮联合Meek技术植皮进行治疗,通过治愈率、病死率来观察疗效。 结果9例特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7例治愈,1例患者术后感染浓毒血症,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患者术后效果尚可,最终由于经济等其他问题,家人和单位放弃治疗而死亡。 结论异体脱细胞敷料皮联合Meek技术植皮治疗特大面积烧伤的效果可靠,提高了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了病死率。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及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烫伤大鼠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致64只SD大鼠30%TBSA三度烫伤,随机分为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激素(ENGH)组及肠内营养(EN)组,另取8只大鼠作为伤前对照组,两组给予等热量肠内营养液.ENGH组于伤后12 h腹部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1 U/kg,以后每24 h注射1次;EN组于相同时间注射等体积的等渗盐水.分别于伤前、伤后第1、4、7、10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蛋白质浓度、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内毒素、IL-6、TNF-α浓度. 结果:烧伤后两组CD3 、CD8 、CD4 /CD8 均显著降低,ENGH组在伤后第7、10天CD3 、CD4 、CD8 、CD4 /CD8 值与EN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烧伤后两组血清IgG、IgM、IgA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但ENGH组轻度降低,在伤后第10天与EN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浓度较EN组升高.ENGH组和EN组血清内毒素、IL-6、TNF-α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ENGH组血清内毒素、IL-6、TNF-α的水平在伤后较EN组明显降低(P<0.05,P<0.01). 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激素可促进蛋白质合成,改善烧伤后免疫功能的低下,降低内毒素的移位,减轻烧伤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