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6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影响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及行预防性清扫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2008年2月至2012年9月术前诊断为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并双侧中央区淋巴结及患侧Ⅲ、Ⅴ区(+)Ⅱ区淋巴结清扫162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年龄、性别、肿物大小、有无侵及甲状腺被膜情况、原发灶数目、肿瘤单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手术并发症,探讨临床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关系。结果 162例患者中74例(45.7%)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71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转移率为43.8%,45例颈侧区(Ⅲ、Ⅴ区(+)Ⅱ区)淋巴结转移阳性,转移率为29.6%。年龄、肿瘤有无浸润包膜是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术后并发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为0.62%(1/162),系肿瘤侵犯喉返神经切断喉返神经所致,其中1例(0.62%)术后颈部切口出血,行手术止血,2例(1.23%)皮下淤血,保守治疗治愈。2例(1.23%)术后乳糜漏,均为左侧清扫患者,行持续负压吸引、左颈静脉角局部加压包扎治疗后治愈。 59例(36.4%)患者术后出现低钙血症,血甲状旁腺PTH低于参考值下限,治疗后恢复正常。无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cN0PTMC行甲状腺全切并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高危患者行患侧Ⅲ、Ⅴ区(+)Ⅱ区淋巴结清扫具有重要意义并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颈淋巴结转移规律,指导TMC颈淋巴结的恰当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1999年1月至2010年5月行颈淋巴结清扫的117例TMC病人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TMC局部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影响因素、诊断方法及处理意见。结果 淋巴结转移发生率53.8%(63/117)。常见颈部淋巴结转移部位依次为Ⅵ区(47.9%)、Ⅲ区(20.9%)、Ⅳ区(16.5%)、Ⅱ区(6.1%)。随Ⅵ区淋巴结转移个数增多,侧方淋巴结转移递增。肿瘤数目、大小不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4)。超声检查判断淋巴结有无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19.0%、98.1%和55.5%。术中淋巴结快速病理检查有13.8%假阴性。全组无复发、转移和死亡。结论 TMC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应重视术前评估和术中快速活检,掌握TMC淋巴结转移特点,有助采取恰当手术方式,有选择的预防性区域性颈淋巴清扫可使病人获益。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相关因素,探讨甲状旁腺保护的方法,避免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行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1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患者出现低甲状旁腺激素(PTH)及低血钙的发生率,分析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相关因素,探讨术中如何保护甲状旁腺及其功能。 结果患者术后暂时性低PTH的发生率为20.53%(39/190),暂时性低血钙的发生率为23.68%(45/190),术后随访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甲状腺全切术后低PTH、低血钙的发生率高于腺叶 + 峡部切除术者(χ2=14.789,11.604;P=0.000,0.001)。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术后低PTH、低血钙的发生率高于未清扫者(χ2=11.200,17.771;P=0.001,0.000)。甲状旁腺原位保留者术后低PTH、低血钙的发生率低于切除后自体移植者(χ2=5.536,4.851,6.140,5.453;P=0.019,0.028,0.013,0.020)。 结论在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中,甲状腺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甲状旁腺切除后自体移植是造成患者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下,准确识别甲状旁腺,精细化手术操作,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血供,是预防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甲状腺不同术式术后甲状旁腺素(PTH)和血钙的变化,总结预防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甲旁减)、低钙血症等的发生。方法检测2006年8月至2009年12月470例不同术式甲状腺手术术前和术后第1天血清门H和血钙,比较其变化,并按手术范围大小及相近似分为7组比较不同范围手术术后PTH和血钙的变化,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状腺不同术式手术前后血清PTH、血钙(除一侧和双侧腺叶部分切除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次全切、一叶加对侧次全切,尤其是甲状腺近全切、全切术后PTH和血钙下降幅度、低血钙症发生率及发生临床症状者与一叶切除、一叶加对侧部分或大部切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淋巴清扫术后PTH和血钙下降幅度、低PTH和低钙血症发生率及发生临床症状者和未清扫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种术式甲状腺手术均可影响甲状旁腺功能,手术范围越大术后并发甲旁减可能越大。预防甲状腺术后甲旁减的发生,除手术操作外,掌握手术指征、选择合理术式,酌情预防性使用维生素D和钙制剂。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索内乳淋巴结活检对乳腺癌分期、治疗和预后的价值。方法对229例乳腺癌行各式根治术时,经肋间隙行内乳淋巴结定位及活检。结果220例经肋间隙内乳淋巴结活检成功,内乳淋巴结转移者24.45(56/229),腋窝淋巴结转移55.02%(126/229);腋窝淋巴结转移伴内乳淋巴结转移率为34.13%(43/126),仅内乳淋巴结癌转移率为12.62%(13/107)。腋窝淋巴结癌转移数≥4枚时,内乳淋巴结转移率49.32%(36/73),56例内乳淋巴结转移的淋巴结病理分期(pN)均升高。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与肿瘤部位无显著相关性(x^2=0.661,P=0.719)。内乳淋巴结活检可使70.7%肿瘤位于中央区或内象限的患者避免内乳区照射,使50.7%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者避免内乳区照射。无气胸及出血等与内乳淋巴结活检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经肋间隙行内乳淋巴结活检方法简单可行,可提高部分乳腺癌患者pN分期,避免内乳区过度治疗,治疗更具个体化。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科行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外科治疗的12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定性诊断、精确定位。检测手术前、后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血钙、血磷变化情况。术后观察有无出血、声音嘶哑及饮水呛咳等并发症,随访2~24个月病人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12例手术均在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58.00±17.37)(38~89) min,术中出血(25.00±4.75)(20~35) mL。7例病人出现一过性低钙血症,经过补钙和维生素D治疗后痊愈。所有病人对手术美容效果满意。1例甲状旁腺增生病人术后复发,其余病人随访期间无复发征象。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外科手术治疗有严格手术适应证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安全、有效,美容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乳腺癌乳房内淋巴结(IMN)转移规律和有效检测方法。方法对肿瘤位于乳房内侧和中央的25例乳腺癌病人,15例行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扩大根治术,10例行扩大根治术,清除乳房内淋巴链,常规病理检查,分析乳房内淋巴结检出率、转移率、转移度。结果IMN检出率92%(23/25),转移率44%(11/25),转移度37.1%(23/62)。IMN和腋窝淋巴结均有或均无转移者各10例,IMN阴性、腋窝阳性者4例,IMN阳性、腋窝阴性者1例。临床Ⅰ、Ⅱ、Ⅲ期IMN转移率分别为25%、30.8%、75.0%。全组病人均无因IMN清扫导致的并发症。结论扩大或改良扩大根治术IMN的检出率高,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无额外并发症,在大多数医院现有的条件下,可对IMN的情况准确判断,校正临床分期,指导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8.
39.
超声刀通过超声频率发生器产生机械能达到同时切割组织和止血的目的,其应用在甲状腺外科治疗中有逐渐取代传统手术止血方式的趋势。研究回顾多组甲状腺外科治疗中超声刀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的对照试验,比较超声刀较传统手术切割止血方法的优势和缺点,积累日常手术中超声刀使用经验,讨论Focus超声刀的规范化应用与使用技巧。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术中神经监测(IONM)技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q-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4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在再次手术中应用IONM技术。结果再次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再次手术前甲状腺癌残留率为45.45%,颈淋巴结转移率为82.98%。再次手术中无新的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结论初次手术术式选择不当是造成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IONM技术可预防和减少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应作为这类手术中的常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