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40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目的 报告4例膀胱Trocar造瘘辅助输尿管镜置入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资料,分析该疗法的有效性,为治疗此类患者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2016年1月—2023年7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4例移植肾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资料,4例患者均接受膀胱Trocar造瘘后辅助输尿管软/硬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术后复查肾功能,定期随访。结果 4例均为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术后随访时间24~68个月,平均随访38个月,均无结石残留和复发,复查肾功能肌酐恢复正常(分别是79.0、95.0、60.6、82.0μmol)。结论 移植肾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应个体化,膀胱Trocar辅助输尿管软/硬镜联合治疗技术能够尽可能地保护移植肾的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2.
83.
伤灶局部亚低温及伤灶局部引流治疗大鼠创伤性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伤灶局部引流及伤灶局部亚低温联合治疗对SD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脑水含量、Na 含量、血脑屏障的变化,探讨其对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成5组:S组为假手术组;M组为脑外伤模型组;LH组为伤灶局部亚低温治疗组;LD组为伤灶局部引流组;LDH组为伤灶局部引流 伤灶局部亚低温联合治疗组。采用干湿重法测伤灶脑组织含水量,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法测Na 含量,伊文思蓝检测血脑屏障开放情况。结果(1)脑组织水含量:LH、LD、LDH组伤灶区脑组织含水量分别低于M组(P<0.05);LDH组脑组织水含量低于LD组和LH组(P<0.05)。(2)钠含量:钠离子变化与含水量变化一致,LH组、LD组、LDH组伤灶区脑组织钠离子含量分别低于M组(P<0.05);LDH组钠含量低于LD组和LH组(P<0.05)。(3)EB含量:LH组、LD组、LDH组伤灶区脑组织EB含量分别低于M组(P<0.05);LDH组EB含量低于LD组和LH组(P<0.05)。(4)LD、LDH组引流量分别为(0.2308±0.0356)g、(0.3456±0.0692)g。结论伤灶局部亚低温、伤灶局部引流或二者联合治疗均对创伤性脑损伤有治疗作用,但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治疗。其治疗效果可能与直接引流出水肿液、减轻脑水肿,促进被破坏血脑屏障的早期修复等有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估算及分析该人群中的HIV-1新发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3-2015年开展四轮横断面调查,对2 531名MSM进行行为学调查及生物学检测。对HIV-1阳性的样本,进行BED HIV-1IgG捕获酶免疫法(BED-CEIA)检测,以此估算该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结果 2013-2015年,四轮调查中HIV感染率分别为9.6%、16.8%、14.7%及17.3%。2013年、2014年HIV-1年平均新发感染率为4.6%[95%可信区间(CI):2.5%~6.8%],2014年9-11月、2015年4-6月新发感染率分别为9.2%(95%CI:4.8%~13.6%),6.2%(95%CI:2.4%~9.9%)。HIV-1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性角色为被插入方[比值比(OR)=5.105,95%CI:2.626~9.925]和既作为插入方与又作为被插入方(OR=2.454,95%CI:1.306~4.613)的危险性显著高于插入方;现患梅毒者感染HIV-1的危险性(OR=4.006,95%CI:2.320~6.915)高于未患梅毒者;最近一年进行过HIV检测(OR=0.532,95%CI:0.327~0.868)是HIV-1新发感染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哈尔滨市MSM中,HIV感染率及新发感染率均较高,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但在MSM中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咨询及检测,对于遏制艾滋病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闭孔神经与膀胱肿瘤基底部联合阻滞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50例膀胱侧壁肿瘤患者,并且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应用闭孔神经阻滞治疗,研究组中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应用闭孔神经与膀胱肿瘤基底部联合阻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对于研究组中患者,临床经闭孔神经与膀胱肿瘤基底部联合阻滞治疗后,明显降低患者临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在闭孔反射、膀胱穿孔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两组研究发现,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应用闭孔神经与膀胱肿瘤基底部联合阻滞,缩短手术时间(28.00±0.86)min,减少出血量(18.00±0.73)mL;对照组手术时间(20.00±0.42)min,出血量(12.00±0.2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临床对膀胱肿瘤患者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闭孔神经与膀胱肿瘤基底部联合阻滞发挥积极应用价值,降低患者并发生发生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安全性高,减少术中出血量,对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发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术后经股动脉颈内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脑胶质瘤患者于术后10~15 d经股动脉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尼莫司汀每次2.5 mg/kg+生理盐水100 mL,灌注时间为2 h,一般前2次为每周1次,间隔2~3周,待周围血象允许情况下,每月1次,共完成4~7次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结果完全缓解(CR)14例,占17.9%;部分缓解(PR)34例,占43.6%;稳定(SD)21例,占26.9%;恶化(PD)9例,占11.5%。中位生存期接近26个月。结论经颈动脉灌注治疗脑胶质瘤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简便、经济、患者愿意接受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87.
<正>气管插管对老年患者刺激较大,在声门暴露及气管导管置入期间可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使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律异常甚至心搏骤停等[1-2]。可视化气管插管技术发展不仅提高了插管成功率,同时降低了插管相关并发症,HC喉镜根据亚洲人的咽喉解剖特点而设计,采用硅胶材料而非金属材料,对口腔内组织损伤小。目前关于HC可视喉镜在老年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本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分别采用增强CT与MRI扫描检查,评估肝细胞癌(HCC)患者经介入治疗后的疗效,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接受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TACE)治疗的123例中晚期结节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后患者分别经增强CT扫描、增强MRI扫描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HCC的准确性和敏感度。结果 123例患者(164个病灶)成功完成TACE治疗。治疗后第12个月临床随访结果发现,72例(81个病灶)肿瘤病灶有复发或转移,占58. 54%。存活肿瘤组织在增强CT扫描下表现为动脉期强化,而静脉期及延迟期对比剂则表现快速洗脱的低密度图像。而MRI扫描不受碘油沉积等因素的影响,故比CT扫描能更精确地显示TACE治疗后病灶及其血供的情况。增强CT扫描的ROC面积为0. 784±0. 069,增强MRI扫描为0. 993±0. 012 (95%CI:0. 653~0. 974);增强CT扫描的诊断敏感度为40. 65%(50/123),增强MRI扫描的诊断敏感度为89. 43%(110/123);增强MRI扫描的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均高于增强CT扫描(P 0. 05)。结论增强MRI扫描可弥补CT扫描的不足,推荐其作为HCC患者介入治疗后首选的随诊检查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90.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发病情况,为患该病新生儿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荧光法对本筛查中心的30 556例新生儿进行G6PD筛查检测,对可疑患儿召回并用G6PD/6PGD比值法进行确诊。结果所有被检测的新生儿中G6PD缺乏症的初筛阳性率是7.36%,其中男性为10.89%,女性为2.86%;对民族进行分组,汉族G6PD缺乏症的初筛阳性率是5.29%,壮族为9.54%,其他少数民族为5.42%。对可疑患儿召回确诊发现荧光法与G6PD/6PGD比值法的符合率为97%,重度G6PD缺陷者符合率达100%。结论荧光法准确性高、简便、快捷、费用低廉,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G6PD缺乏症的高发区,应常规开展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筛查工作,使G6PD缺乏症患者能够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