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故障现象 :DT -BVL 80 0mAX线机工作中有时出现束光器指示灯熄灭 ,所照的点片上下端被束光器叶片遮挡 ,呈 3cm白边。这时只要重新按一下束光器按扭中的自动光圈按扭 ,故障即消失 ,以为该故障是由于某个元件因老化性能降低所致。近来此故障发生频繁 ,并引起点片系统工作失控 ,如进片时胶片进不到位 ,退片时胶片退至中途停机 ,有时听到检查室里发出“啪”的放电声。每当故障出现时 ,只要关机取出被卡的胶片 ,重新开机 ,故障即可消失。故障分析及检修 :DT -BVL 80 0mAX线机已使用十余年 ,上述故障是否因机器老化 ,某些元件性…  相似文献   
102.
双吻合器技术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目的 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中应用的适应证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1月-2000年11月间采用双吻合器技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146例的疗效,肿瘤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与预防情况。结果 146例手术后2例局部复发,发生吻合口漏2例(1.4%),吻合口狭窄8例(5.4%),术后早期吻合口大出血4例(2.7%)。结论 双吻合器技术的应用可以扩大Dixon手术适应证的范围,但必须严格掌握根治原则及无瘤原则。  相似文献   
103.
大肠癌原发性耐药与p53、ras基因突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正常大肠组织及其肿瘤中表达水平均较高 ,表现为天然性耐药 (MDR)。然而大肠癌何以表现为天然性MDR ?化疗药物通过何种机制致使mdr1出现高表达 ?目前尚无定论。越来越多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 ,肿瘤细胞对化疗应答的敏感性多取决于细胞的基因型 ,而非化疗制剂的基因毒性。通过基因型预测肿瘤化疗敏感性正被人们所认识。我们通过定量RT PCR及PCR SSCP技术 ,研究大肠癌mdr1基因表达与ras和p5 3基因突变的关系 ,为大肠癌多药耐药的基因逆转提供理论依据。一、资料与方法标本取自我院 1998~ 1…  相似文献   
104.
在了解直肠肿瘤生物学、肛门直肠生理和盆腔解剖的进步与先进的吻合器械相结合后,使保留肛门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成为可能并日益受到重视,有效提高了直肠癌病人的生存质量,而吻合口瘘是较常见的并发症,本文着重分析吻合口瘘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5.
凋亡素基因诱导乳腺癌细胞株凋亡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凋亡素基因(vp3)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vp3),观察vp3基因在人乳腺癌细胞435中的表达及诱导凋亡作用,探讨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1)克隆vp3基因并与pcDNA3.1质粒连接构建pcDvp3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测序鉴定;(2)用脂质体将pcDvp3和pcDNA3.1转染人乳腺癌细胞435,48h后分别用透射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3)建立人乳腺癌细胞435的裸鼠模型,分组给药后测定抑瘤率,并用原位凋亡(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1)核酸序列分析表明已构建成重组质粒pcDvp3;(2)pcDvp3转染肿瘤细胞48h后,电镜下可见明显形态改变及凋亡小体形成;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典型梯形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现凋亡峰,其凋亡百分率高达14.42%;(3)裸鼠实验可见pcDvp3组抑瘤率分别为65.52%和68.23%,明显高于pcDNA3.1组(t=4.06,P<0.01),TUNEL检测可见pcDvp3组肿瘤细胞凋亡。结论vp3基因在体内外均能够有效地诱导人乳腺癌435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环周切缘癌浸润与TNM分期、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80例低位直肠癌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组织病理大切片法评价直肠系膜环周切缘肿瘤浸润情况。结果低位直肠癌环周切缘癌浸润阳性率为23.75%;环周切缘癌浸润阳性率在肿瘤直径、TNM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直径、TNM分期是环周切缘癌浸润的高危因素;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手术能降低肿瘤残留,可作为直肠癌根治术的基本术式。  相似文献   
107.
结直肠癌是第二大最常见的肿瘤死亡原因。免疫治疗逐渐成为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等常规治疗方式以外的另一种治疗方法。目前对抗PD-1/抗PD-L1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报道各不相同。本文将从PD-1信号通路及其阻断剂、PD-1/PD-L1抗体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结直肠癌患者对免疫治疗的抵抗、PD-1/PD-L1抗体治疗的不良反应、预测PD-1/PD-L1抗体治疗疗效的生物学标志物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分析直肠类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5例直肠类癌患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式及生物学特性。结果本组直肠类癌患者:直肠指检+肠镜+活检正确诊断率可达97.8%。45例患者中42例得到随访,随访率93.3%,5年生存率93.8%。治疗:肠镜电烧1例,肛门局部切除17例,肛局部扩大切除4例,腹肠壁楔形切除1例,根治性切除术22例。结论直肠类癌症状不典型,临床诊断率低,易误诊;消化内镜为诊断直肠类癌首选方法,结合肛诊可以提高类癌诊断率;手术切除是治疗结直肠类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结肠癌常常侵及邻近器官,在能进行根治性切除的情况下,通常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结肠癌侵犯胰头时需要在进行结肠癌切除的同时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往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手术适应证、患者是否获益及围手术期处理等方面需要仔细权衡。本文就一例结肠癌侵犯胰腺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例进行汇报。  相似文献   
110.
低位及超低位吻合保肛手术及功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直肠癌的综合治疗取得了很大成就,外科手术仍是治疗直肠癌最有效的手段.我国中低位直肠癌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通过对直肠癌肠壁和淋巴结转移规律认识的深化、手术技术的提高,尤其是双吻合技术的广泛应用,外科医生在技术上已经能够完成保肛手术.随着低位、超低位吻合保肛手术量的骤增,甚至出现"埋葬"Miles手术的念头.越来越多的患者不仅要求术后长期生存,还期望良好的生活质量.医生在尽善尽美地完成手术的同时,还需要关注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关注他们能不能融入家庭、融入社会.因此,低位、超低位吻合保肛手术标准的判定和功能评价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