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医药卫生   151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无论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最主要原因。为了解2010年秋冬季郑州地区RV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RV疫苗的研制以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对郑州地区婴幼儿A组RV腹泻进行了P和G基因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手术病人术中眼角膜的保护方法。方法将200例全身麻醉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眼内不涂任何药物,对照组眼内涂布红霉素软膏,两组均以胶布贴于病人的上下眼睑,使眼睛处于闭合状态。比较分析两组病人术后眼视物和畏光、流泪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1h眼视物模糊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8.58,P<0.05)。两组术后1h畏光、流泪情况及术后24h视物模糊、畏光、流泪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全身麻醉手术病人术中不需使用含有广谱抗生素的软膏保护眼睛,以胶布粘贴于病人的上下眼睑,使眼睛处于闭合状态即可得到良好保护。  相似文献   
33.
瓣膜置换病人术后需要继续服药来维持手术治疗效果,而且术后还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病人对这些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其康复情况。所以瓣膜置换术后的康复指导对病人来说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使在院治疗得到延续,同时  相似文献   
3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更加注重满足人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的护理需要,注重心理社会因素对病人的影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技巧,以取得最佳护理效果.在实施全程护理过程中,语言是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若运用不当,语言又可成为导致心因性疾病的因素.由于患者的心态及个体差异,护士的任何言行举止对患者都能产生心理上的效应.即便在患者家属面前也应注意区分场合,把握分寸,讲究表情、目光、手势等,表达一定的关怀之情,给予心理支持,这样能及时有效的控制患者及家属的负性情绪,确实起到加强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自 1994~ 2 0 0 1年实施卫生部结核病控制项目后 ,我所对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 10 9例 ,采用两种不同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现将结果归纳如下。选择标准全部病例均为 SM或 RFP为主方案治疗 6个月疗程结束历经数月或数年后又复发的痰结核菌厚涂片阳性 ,X线有明显活动性结核病变 ,年龄在 18~ 70岁之间 ,非孕妇 ,无糖尿病 ,无肝肾等其它脏器合并症的患者。治疗方案1.体重 >5 5 kg选用 2 SEHRZ/6 H3R3E3方案 72例即前 2个月 RFP 0 .6 /日 ,早饭前一小时空腹顿服 EMB 0 .75 /日顿服 ,PZA 1.5 /日顿服 ,INH 0 .3/日顿服 ,SM 0 .75 /日…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自身伴发疾病及外在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胆红素脑病患儿,记录患儿一般情况、围产期高危因素、伴随疾病及外在高危因素。结果 9年间共收治胆红素脑病患儿52例,胎龄(38.3±2.3)周,出生体重(3 013±483)g,入院日龄(6.7±4.3)天,血清总胆红素(543.6±122.7)μmol/L,血清总胆红素/血浆白蛋白(B/A)比值为(0.96±0.15)。52例胆红素脑病患儿中有明确伴发疾病者44例(占84.6%),其中最常见的伴发疾病是新生儿感染,共30例(57.7%),其次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22例(42.3%),有多重伴发疾病19例(36.5%)。有50例患儿存在外在诱因(96.2%),其中26例患儿家属未按要求进行出院3天后随访;12例患儿产科出院时存在高胆红素血症,但家人拒绝住院治疗;10例患儿出院时黄疸程度不重,在家喂服中药或外洗后导致黄疸加重。结论外在高危因素是新生儿发生胆红素脑病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分析结果针对不同高危因素,对新生儿父母进行黄疸危害的宣传,黄疸治疗方法教育、建立规范的随访时间和及时发现感染是减少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主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梗死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丁苯酞注射液对VEGF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发病1、3、7、10、14d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头颅CT测量梗死灶面积,将中等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用药组和非用药组,非用药组按常规治疗方案,用药组在病后第一天至第十四天加用丁苯酞注射液,2次/d 25mg静滴,3个月后采用mR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各时相血清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VEGF水平发病当天即升高,在7d达最高,第十天开始下降,14d降至最低;用药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非用药组(P<0.01);预后较好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预后较差者(P<0.01)。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能使VEGF表达增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8.
王艳丽 《重庆医学》2015,(16):2219-2221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为34.0%(16/47)。良性肿瘤占12.8%(6/47),病理以腺瘤为主,预后好。恶性肿瘤占70.2%(33/47),贫血是其较为突出的临床表现,病理主要为腺癌(29例,失访3例),好发于十二指肠,预后差。26例腺癌患者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4%、42.4%、29.4%、22.8%,中位生存期为20.3个月。间质瘤占17%(8/47),主要来源于空肠,以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术后使用靶向药物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结论小肠肿瘤发病率低,但以恶性为主,预后差,采取有效的检查手段尽早发现病灶并行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9.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损伤修复过程的共同结果,是慢性肝脏疾病进展的结果[1],最终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纤维化早中期是临床上治疗的最佳时期,这时期的准确诊断是及时治疗并进一步阻断乃至逆转肝纤维化的关键,准确了解肝纤维化程度对慢性肝病的治疗及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作为肝纤维化诊断"金标准"的肝脏活体组织检查(肝活检)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标本不易获得,且肝纤维化在肝内分布不均匀以及标本和观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兔肠道黏膜损伤后中性粒细胞浸润及黏膜组织中炎性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兔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只。采用完全夹闭阻断肠系膜上动脉1h后再开放恢复肠系膜上动脉血流方法制作缺血/再灌注肠损伤模型后,治疗组健康成年新西兰兔肠缺血/再灌注肠损伤模型建立前2h及模型建立后2h,通过耳缘静脉分别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1次,剂量为1.0 g/kg。对照组同期相同时间点分别给予等量的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注射。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后4小时,空气栓塞法处死新西兰兔。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损伤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依据Chiu 6级评分法计算肠损伤程度评分。测量小肠黏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取肠系膜上静脉血进行中性粒细胞计数( PMN),测定PMN呼吸爆发的强度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兔模型建立后,对照组肠道黏膜肉眼观小肠黏膜充血、肿胀,可见斑点状糜烂,部分见炎性渗出物,光镜下肠壁组织间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内皮肿胀,基底层结构不清。小肠绒毛数量减少,高度降低,形态不规则,肠上皮黏膜细胞大小不一,排列紊乱,黏膜层厚度变薄,隐窝结构不清楚,小肠腺体萎缩。观察组小肠黏膜充血、肿胀明显减轻,未见点状或片状糜乱。光镜下小肠绒毛数量未见明显减少,形态基本正常,黏膜层厚度正常及基底层结构清晰,炎性细胞浸润较少。治疗组的肠损伤程度评分为(2.15±0.93)分低于对照组的(4.98±0.85)分,治疗组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MN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能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黏膜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减轻中性粒细胞活化强度,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了损伤肠壁中TNF-α与IL-6水平,抑制了肠壁氧化应激反应引起的炎性反应损伤,降低了肠壁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