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目的:探讨别嘌醇(A)、丙磺舒(P)以及两者联用对马兜铃酸肝肾毒性的防治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关木通模型组(M组)、别嘌醇组(A组)、丙磺舒组(P组)、剐嘌醇+丙磺舒组(A-FP组)。C组灌胃等体积饮用水,后4组灌胃给予7g·kg-1·d-1的关木通水煎剂。给药4天后停药3天,持续4周;各给药组从第3周起在给予造模药的同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即A(70rag·kg·d。)、P(360rag·kg-1·d-1)、A(70mg·kg-1·d-1)+P(360mg·kg-1·d-1)。实验结束时,测定小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并记录左肾、左睾系数。结果:与M组相比,各给药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Cr、BUN、ALT、AST水平,其中A+P组各指标改善作用最为显著。结论:A和P对马兜铃酸所致肝肾损伤都具有保护作用。且两药联用的效果优于两药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附子、美西律、依那普利合用对L-NNA所致高血压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L-NNA模型组、L-NNA+附子组、L-NNA+依那普利组、L-NNA+附子+依那普利组、L-NNA+附子十依那普利+美西律组、LNNA+附子+美西律组、L-NNA+美西律组。采用持续10天灌胃给予L-NNA(700mg/kg·d-1)的方法造高血压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持续10天分别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L-NNA、L-NNA+附子水煎液、L-NNA+依那普利、L-NNA+附子水煎液+依那普利、L-NNA+附子+依那普利+美西律、L-NNA+附子+美西律、L-NNA+美西律。给药10天后,测定各组小鼠的血压,血清中N0含量,心、肝、肾匀浆中N0和M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压明显升高,血清和心、肝、肾组织中的NO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单独给予附子和依那普利的治疗组小鼠血压及生化指标显著改善,但两种药合用后降压效果消失;而在合用附子和依那普利的基础上给予美西律,其降压和升高血清、心、肝、肾中NO的效果比附子和依那普利合用有所提高。结论:附子和依那普利合用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提示附子的作用机制与RAAS系统有关,美西律能减弱附子和依那普利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丹参对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致小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模型,并观察经依那普利(10 mg/kg*d-1)和丹参 (5,10 g/kg*d-1)治疗后,对小鼠的左心室重量,组织形态,血清、心、肾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及羟脯氨酸(Hyp)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脏重量增加,出现纤维化病变,心、肾中的ACE活性增高,NO含量减少,而依那普利组和丹参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病变减轻,心、肾中的ACE含量降低,丹参高低剂量组在血清中的NO含量显著增高;结论丹参有良好的抗心脏纤维化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ACE和增加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4.
一氧化氮与糖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大体分为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两大类型。其眼、肾、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等的各种慢性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积极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成为医学界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研究的深入,发现一氧化氮(NO)参  相似文献   
95.
关附甲素抑制犬冠脉结扎引起的心律失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附甲素抑制犬冠脉结扎引起的心律失常王友群,苏玲,龚国清,刘静涵(南京中国药科大学药理研究室,中草药化学教研室210009)关附甲素(guanfubaseA,GFA)是从关白附子中提取的一种二萜类生物碱(1,2)。现已发现它能抑制乌头碱、哇巴因和氯化...  相似文献   
96.
蔡薇薇  王友群  徐建芳 《中国药房》2007,18(23):1823-1825
国内、外研究表明,雌激素的多种生理作用与一氧化氮(NO)系统关系密切,在不同的器官或组织中,雌激素影响一氧化氮合酶(NOS)亚型的表达存在量或质的差异,对各器官或组织产生的作用也各有不同。对于二者相互关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系统方面,而从各个器官、系统方面阐述雌激素与NO系统关系文章尚未见报道。本文将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文献,在心血管、免疫系统、肿瘤疾病等多个方面对雌激素与NO系统的作用及关系进行阐述。其中,着重论述雌激素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发挥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97.
朱莉茵  王友群  韩栋光 《海南医学》2012,23(15):117-118
为了达到更大程度地保护好儿童身体健康的同时又减少儿童免疫针次的目的,海南省农垦卫生防疫站选择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简称:DPT-TOPV-Hib五联苗,下同)对2个月月龄以上的婴幼儿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儿童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入性感染(如脑膜炎、败血症、蜂窝织炎、关节炎、会厌炎等)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附子和硫磺及其配伍干姜对腺嘌呤所致小鼠慢性肾衰的疗效。方法: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模型组(M)、硫磺附子组(SF)、附子干姜组(FG)和硫磺附子干姜组(SFG)。后4组小鼠隔天灌胃给予腺嘌呤持续4周,给药组从第2周起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即硫磺、附子和附子干姜水煎剂。记录小鼠一般情况,测定小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肾组织谷胱甘肽(GSH)、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丙二醛(MDA)含量。结果:SF组、FG组和SFG组小鼠生化指标有一定改善,血清肌酐、尿素氮降低,肾组织GSH降低,MDA和γ-GT升高,其中SFG组小鼠各指标最接近于对照组。结论:附子和硫磺配伍干姜后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肾衰小鼠肾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9.
王友群  兰东海 《海南医学》2011,22(23):43-45
目的了解海南省农垦山区农场3-6岁儿童基础免疫一些相关疾病抗体水平,为制定海南农垦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海南岛的东、南、西、北、中各个方位随机抽取7所农场幼儿园302名3-6岁儿童,采微量末梢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麻疹和乙脑IgG抗体,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BsAg和HBsAb。结果海南农垦监测302名3-6岁儿童:乙脑IgG抗体阳性率平均数为40.7%,该人群中已经建立起不会造成乙脑流行的免疫屏障;乙肝疫苗免疫率平均数为98.34%,达到{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下称:《规划》)的要求;HBsAg阳性率为1.99%,疫苗的保护率达98.8%,实现了WHO西太区制定的5岁以下人群HBsAg阳性率控制在2%以下的目标,但是未达到《规划》中〈1%的要求;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平均数为41.06%,人群的保护率偏低可能是亚型不同的原因;麻疹54.30%,抗体水平明显偏低,未能形成免疫屏障,应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和补种。结论及时完成全程免疫接种程序,是建立儿童有效免疫屏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0.
302例丹参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之羽  王友群  李明 《中国药房》2010,(32):3035-3037
目的:分析丹参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可能原因。方法:根据各医院上报的第一怀疑药品以及不良反应描述,对2003~2008年江苏省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中明确为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302例有效病例进行分析,对各种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归类,尝试分析出可能由丹参注射液有效成分导致的不良反应。结果:302例丹参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中0.66%为疑似丹参注射液有效成分所致;96.36%为与有效成分可能无关的过敏反应;2.32%为制剂不良反应;0.66%为无法确定原因的不良反应。结论:丹参注射液有90%以上可能为过敏反应,应与其主要有效成分无关。其有效成分可能导致出血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