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2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99篇
医药卫生   469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5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 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2004年2月以来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2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例,诊断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 H O临床命名标准化专题组《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男性2例,女性15例;年龄37~83岁;ST段上抬急性心肌梗死13例非ST段上抬急性心肌梗死1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1例;合并急性心衰11例。对照组36例,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3580岁;ST段上抬急性心肌梗死12例,非ST段上抬急性心肌梗死1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3例;合并急性心衰6例。两组一…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自身抗体对副肿瘤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 48例疑诊副肿瘤综合征患者进行抗 Yo抗体、抗 Hu抗体、抗 Ri抗体测定和临床随访 ,并与正常人和神经系统其他疾病患者对照。结果  48例中 ,1例病前有肺癌史 ,2例检查中发现肿瘤 ,4例随访 3~ 1 8个月后发现肿瘤。正常对照组和神经系统其他疾病组自身抗体均为阴性 ,患者组中有 1例呈副肿瘤性脑脊髓炎 ,其抗 Hu抗体阳性 ,相对分子质量为3 80 0 0 ,病理检查证实为小细胞肺癌。结论 自身抗体测定对此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但阳性率不高 ,其临床价值尚需进一步随访证实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10、IL-12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与病程及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患者组为3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为58名符合入组标准的正常人.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中IL-4,IL-10,IL-12及IFN-γ浓度水平.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对患者进行精神症状评定.结果患者组IL-4[ (68±29) ng/L]、IL-10为[(61±25) 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50±23) ng/L,(32±18) n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P=0.00);IL-12 [(35±15)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53±27) ng/L],差异有显著性(P=0.01); IFN-γ [(41±17) ng/L]与对照组 [(51±23) ng/L]的差异无显著性(P=0.09).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4、IL-10、IL-12及IFN-γ浓度水平与病程无相关(r=0.09,0.07,-0.20,-0.21;P=0.63,0.71,0.30 , 0.27), IL-4、IL-10、IL-12及IFN-γ浓度水平均与精神症状评定无显著相关(P>0.05).患者组IL-4 浓度水平与IL-10的浓度水平正相关(r=0.52,P=0.03),IL-12与IFN-γ浓度水平也存在正相关关系(r=1.00,P=0.00).对照组4种细胞因子间均无相关(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IL-4、IL-10、IL-12及IFN-γ浓度水平存在紊乱,但与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及病程长短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4.
Sweet综合征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weet综合征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例福建省宁德地区第二医院黄康健,焦维克Sweet综合征又称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常合并恶性肿瘤,特别是急性白血病,但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者极少见。现报道一例如下。患者,男性,62岁。因周期性发热、皮...  相似文献   
995.
对14例复杂性部分性癫痫(CPSs)患儿行颢叶切除术。术前进行临床分析、头皮EEC、神经影像学等方面的评估。符合颞叶切除术的标准:(a)部分颞叶癫痫发作≥1年,并且对两种以上抗痫药(AEDs)治疗无效;(b)临床、EEC、神经影像学资料表明大多数癫痫发作均起源于颢叶。 14例患儿(男7例,女7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8.5岁。所有14例患儿均有CPSs,12例有自动症,并伴有强直性或阵挛性运动症状,包括6例全身大发  相似文献   
996.
PBT溶于甲基磺酸(MSA)和多聚磷酸(PPA)等强酸溶剂中时能形成液晶。用TGA法测定了PBT在氮气和空气中的热分解温度,分别高达690℃和585℃。计算了PBT在氮气中的分解活化能为161 kJ/mol。测定了PBT-MSA体系液晶的退偏振光强度-温度谱和浓度-温度二元液晶区域相图,并发现8%的PBT-PPA体系表现出特殊的退偏光强度-温度特性。液晶和PBT固体的X-衍射图表明液晶状态下沉积的薄膜保持了液晶态的结构,固体小角光散射的H_v图表明非液晶态下沉积的PBT薄膜有球晶结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对比低温等离子扁桃体部分切除术与全切除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的差异,探讨低温等离子 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3月,160例诊断为OSAHS的儿童随机分为低温等离子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观察组)和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全切除术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出血、发热、疼痛等并发症和疗效差异。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失访6例,观察组术后发热率高于对照组(16.7% vs 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率低于观察组(2.6% vs 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天,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值小于对照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起,两组疼痛评分值趋向一致(P>0.05);两组术后出血率及术后多道睡眠图监测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具有损伤轻,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少,可取得与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全切除术同样的临床疗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但有术后发热增多的不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了解南通市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食物摄入与青少年近视发生的相关关系,为青少年近视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南通市13所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抽取3 437名学生开展健康监测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社会人口学特征和饮食相关信息。  结果  青少年近视检出2 522名,近视率73.4%,城区青少年近视检出率(74.1%)高于郊区(72.4%),且城区的女生近视率(78.2%)高于郊区(7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区青少年高能食物摄入频次与近视呈正相关(OR=1.50,P < 0.01),在调整年龄、父母近视、参加课外学习班、户外课间活动等因素后,高能食物摄入频次与近视相关性仍有统计学意义(OR=1.29,P=0.03);郊区青少年高能食物摄入频次与近视呈正相关(OR=1.35,P=0.02),在调整了年龄、父母近视、户外课间活动等因素后发现,高能食物摄入频次与近视发生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60)。  结论  南通市青少年近视发生与高能食物摄入频次呈正相关。家长、学校及社会应关注青少年近视及高能饮食模式问题,注意引导青少年合理的饮食习惯,多角度防控青少年近视。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针对医药卫生类职业教育的行业特点以及开展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建设的要求,探讨通过建设“医教融合,校企合一的大健康医教融合校企共同体”“多方协同,优势互补的高水平医教联合校企协同体”“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模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从而在医药卫生职业教育中构建符合产教融合要求的新型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筛选超声心动图评估希氏束起搏(HB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伴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疗效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CHF伴LBBB患者HBP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超声心动图,二维参数包括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室间机械延迟(IVMD)时间及二尖瓣最大反流面积,三维参数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容积(LVEDV、LVESV)、每搏量(LVSV)、左心室16节段达最小收缩容积时间最大差(Tmsv16-Dif%)和标准差(Tmsv16-SD%)。结果术后1、3、6个月LAD、LVEDD、LVSV、LVEDV、LVESV、IVMD、Tmsv16-SD%及Tmsv16-Dif%均低于术前(P均<0.05),而LVEF高于术前(P<0.01)。术后6个月LVSV、LVEDV、LVESV及IVMD均低于术后1个月(P均<0.05),LVEF高于术后1个月(P<0.01)。术后6个月71.43%(20/28)患者二尖瓣反流程度较术前改善。结论HBP治疗CHF伴LBBB效果良好;LVEF、IVMD、Tmsv16-SD%、Tmsv16-Dif%及MR改善是超声心动图评估HBP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