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分析近10年来有关肺癌转化医学研究的现状。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全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04—2014年肺癌转化医学文献的情况。结果 2004—2014年被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有关肺癌转化医学文献9 523篇,近10年来收录的文献呈逐年上升趋势。发文量居前10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英国、德国、中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法国、荷兰和澳大利亚。发文量排在前20位的研究机构中,除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外,其他研究机构均在美国。发文量5篇以上的期刊共497种,Translational Research、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PLo S One、Cts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和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居前5位。Web of Science类别中医学实验研究学科居第1位,占12.202%;肿瘤学科居第2位,占9.010%。结论肺癌转化医学迅速发展,基础研究仍是转化医学的热点,对于临床研究项目支持力度需不断增强,才能真正实现肺癌转化医学成果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索利用SAS软件清理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的方法。[方法]利用SAS9.1.3软件的FREQ、SORT和GPLOT过程以及相关函数和宏功能对数据进行清理。[结果]SAS软件能够完成对数据的初步分析、非法值诊断、重复值诊断、逻辑错误和缺失值的诊断以及部分错误处理工作。[结论]SAS软件能提高数据清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提高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63.
汪媛 《疾病控制杂志》2003,7(2):138-141
基因 -环境和基因 -基因交互作用在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应的流行病学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对三种基因 -环境和基因 -基因交互作用研究方法的样本量进行了比较 ,这三种方法分别是配比病例 -对照研究、病例 -同胞研究和病例 -父母研究。1 研究方法简介1 .1 配比 -病例对照研究 ( matched case- controlstudy) 病例和对照来源于同一人群 ,对照是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个体且与病例在匹配因素上保持一致 ,每个样本单位包含一个病例和 m个对照 ,m=1时称为配对 ( pair matching)。这种方法可以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在研究遗传因…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利用单克隆抗体代替常规的人、猴免疫血清进行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毒种外源因子检查及鉴别试验。方法 选择适宜的单克隆抗体浓度与甲肝病毒进行中和试验,观察单克隆抗体的中和作用;利用单克隆抗体中和毒种,进行外源因子检查,并应用于鉴别试验。结果 此单克隆抗体可中和10^5细胞培养半数感染量(CCID50)甲肝病毒,比人、猴免疫血清的中和能力高约100倍;将此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中和毒种后进行血吸附及非血吸附外源因子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此单克隆抗体还可用于毒种鉴别试验。结论 此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可代替人、猴免疫血清应用于毒种的外源因子检查及鉴别试验。  相似文献   
65.
中国1990年与2013年烧烫伤疾病负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烧烫伤疾病负担及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全球疾病负担2013研究(GBD2013)中G20国家、中国总体及分省数据,采用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指标,综合评价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烧烫伤疾病负担及变化情况。结果 2013年中国人群烧烫伤标化死亡率为0.88/10万,标化DALY率为30.58/10万,男女标化DALY率比例为1.85∶1。在G20国家中,按照标化DALY率由高至低排序,中国排第16位。2013年烧烫伤标化死亡率最高的年龄组为≥70岁,其次是<5岁。标化DALY率最高的年龄组为<5岁,其次是≥70岁。2013年烧烫伤标化DALY率,贵州省最高(50.24/10万),澳门地区最低(6.16/10万)。1990年以来,中国烧烫伤疾病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标化死亡率下降68.10%,标化DALY率下降76.95%。女性烧烫伤标化死亡率和DALY率下降幅度高于男性。标化死亡率和DALY率在各年龄组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随年龄上升而有所下降。与1990年相比,2013年各省烧烫伤标化DALY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与1990相比,2013年中国人群烧烫伤疾病负担有所下降,但儿童、老年人烧烫伤疾病负担仍相对较高,应为重点关注人群。男性烧烫伤疾病负担高,且下降相对缓慢,尤其是老年男性,应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66.
评价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 2009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的内科学、外科学、肿瘤学、妇产科和儿科学的166种期刊h指数、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和来源文献量为源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 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和来源文献量间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851、0919、0822和0455,P值均<0001。 期刊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的相关性较强,h指数、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应相互补充共同应用于医学类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67.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与农村地区门急诊伤害的发生情况。方法利用全国伤害监测系统2006-2011年监测数据,分析城市和农村地区伤害病例人口社会学特征、伤害发生原因、伤害事件基本情况、伤害临床信息构成情况。结果门急诊伤害病例中男性伤害病例占65%以上,但女性病例呈增多趋势。60岁及以上年龄组病例所占比例则持续升高、且农村地区升高幅度大于城市地区。城市地区前5位伤害原因依次是跌倒/坠落、钝器伤、道路交通伤害、刀/锐器伤和动物伤,农村地区前5位伤害原因依次为跌倒/坠落、道路交通伤害、钝器伤、刀/锐器伤和动物伤。城乡地区伤害意图第1位都是"非故意";病例最多月份都是7、8月份。城市地区病例伤害发生地点的前5位是公路/街道、家中、公共居住场所、工业和建筑场所以及贸易和服务场所;农村地区病例伤害发生地点前5位是公路/街道、家中、工业和建筑场所、公共居住场所以及学校与公共场所。结论城市和农村地区门急诊伤害发生情况不完全相同,开展伤害防制工作时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68.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散发性急性甲型和戊型肝炎的年龄分布、肝功能损伤和预后。方法 用酶免疫法(EIA)检测1995年1月至2000年6月北京地区散发性急性肝炎患者抗甲型肝炎病毒IgM(HAV-IgM)和抗戊型肝炎病毒IgM(HEV-IgM)。结果 在203例散发性急性肝炎患者中,有112例为甲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合计阳性率占55.2%,其中甲型肝炎占22.2%,戊型肝炎占33%。甲、成语地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肝脏损伤,约75%的患者有中至重度的肝功能损伤(ALT值>500-≥3500U/ml),比较重症甲型和戊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ALT值≥1000-≥3500U/ml)。甲型肝炎患者高于戊型肝炎。追踪患者系列血清及观察临床症状,患者均在2-3个月恢复,ALT转为正常,黄疸消退,未发现甲型和戊型肝炎慢性化病例。结论 散发性急笥肝炎患者一半以上是由肠道传染的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甲型肝炎发病年龄主要以青年居多,戊型肝炎发病主要以青壮年为主,大多数甲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甲型肝炎发病年龄主要以青年居多,戊型肝炎发病主要以青壮年为主。大多数甲型和戊型肝炎患者有中至重度的肝功能损伤。在我国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策略上,对散发性的甲、戊型肝炎的预防应引起同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9.
目的比较颗粒包埋法、单点匀浆注射法、多点匀浆注射法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在甲状腺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中的运用。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99例,手术方案为甲状腺全切及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后行1枚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其中颗粒包埋法35例,单点匀浆注射法31例,多点匀浆注射法33例,对入组病人术前、术后1天、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血钙及PTH值进行比较。结果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3组血钙及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多点匀浆注射组较其他2组血钙及PTH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点匀浆注射法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安全可靠,甲状旁腺功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