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初步评价MR与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图像配准和融合技术对Alzhermer病(AD)的诊断价值。方法 12例可能AD患者(53~83岁)和6例正常志愿者(45~71岁)行头颅MRI和PET扫描,两者间隔时间为1~32d,平均(18.2±11.6)d。分别用光盘和磁带机将MR和PET图像数据转移到图像工作站(SGIO2)上,再用统计学参数绘图(statisticalparametricmap,SPM)算法,自动行脑MR图像与PET图像的三维配准与融合。结果 PET所见完全符合AD改变者9例,可符合AD诊断、但需要与其他疾病相鉴别者3例。MRI根据特定脑结构测量作出AD诊断者11例,余1例未见异常改变。AD患者经配准处理的MRI可见内颞叶萎缩改变,PET显示大脑半球颞顶叶葡萄糖代谢减低区呈淡红色,融合图像可见大脑半球颞顶叶为红色代谢减低区。结论 配准图像可准确对比观察PET与MRI的异常改变,精确定位PET显示的病灶;融合图像增加了病灶的对比度。分析MRI与PET的配准与融合图像,全组12例患者均可作出AD的诊断。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比较MPTP处理的小鼠与6-OHDA损毁大鼠PD模型的病理变化。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两种PD模型的中脑腹侧多巴胺能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方法结果表明:C57BL小鼠在MPTP处理后,脑内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数目从第4d开始有所减少,黑质区域的GFAP免疫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目从第1d起即有增加,大鼠PD模型较早出现损毁侧TH免疫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的现象,损毁2月后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自拟黄芪红花酊湿敷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中的应用.方法 将78例化疗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用自拟黄芪红花酊湿敷化疗穿刺部位走向的静脉,对照组无任何处理.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自拟黄芪红花酊湿敷对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有显著效果,是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4.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51例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36例选择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15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包括HLA不全相合3例及非血缘关系移植4例,混合移植2例;预处理自体移植主要选用CBV,BEAC方案,异基因移植采用BU/CY2及改良的BU/CY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CsA+MTX或CsA+MTX+MMF方案。结果 51例患者中49例获得造血重建,在auto-HSCT和allo-HSCT后WBC≥1.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3 d和17 d,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21和25 d;40 %出现aGVHD,26.7 %出现cGVHD;3.9 %出现HVOD;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5.9 %;CMV感染发生率33.3 %;62.7 %出现黏膜炎;54.9 %出现不同部位的感染;移植相关死亡率3.5 %,随访3~95个月,移植后复发11例,其中auto-HSCT 9例,allo-HSCT 2例。结论 H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最佳方法,但移植期间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减少其相关并发症,以提高血液肿瘤的治愈率及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分析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IPML)^18F—FDG PET显像特征。方法 IPML10例,胶质母细胞瘤加例,脑转移瘤15例。分析各自的^18F—FDG PET显像,总结IPML病灶的分布、代谢特点以及病灶周围组织的^18F—FDG分布,计算并比较各组的肿瘤灶/对侧相应部位(T/CCR)放射性比值和肿瘤灶周围皮质/对侧相应部位皮质(TSC/CCRC)放射性比值。结果 10例IPML包括6例单病灶和4例多病灶,单病灶分布于皮质表面,多病灶多分布于脑中线和脑室周围。与对侧相应部位比较,9例病灶呈团块状^18F—FDG摄取明显增高,1例呈环形^18F—FDG浓聚。高代谢灶周围的皮质呈轻度或中度代谢减低;位于基底节和丘脑区域病灶周围未见代谢减低区。与胶质母细胞瘤和脑转移瘤比较,IPML对^18F—FDG摄取程度高于胶质母细胞瘤(P〈0.05),明显高于脑转移瘤(P〈0.01)。IPML病灶周围皮质对^18F—FDG摄取减低程度低于脑转移瘤(P〈0.05),明显低于胶质母细胞瘤(P〈0.01)。结论 IPML病灶呈明显代谢增高,对^18F—FDG摄取程度高于胶质母细胞瘤和脑转移瘤,病灶周围皮质对^18F—FDG摄取减低程度低于胶质母细胞瘤和脑转移瘤。  相似文献   
27.
28.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 以TTP五联征或三联征为诊断主要依据,采用以血浆置换为主的综合治疗。根据Lichtin疗效标准判断预后。结果 17例TTP早期误诊8例,死亡8例。11例采用以血浆置换为主的综合治疗,置换次数为3~15次,9例治愈无复发。结论 根据临床征象、微血管病性溶血、血小板减少、血清乳酸脱氢酶等能获得诊断;早期采用综合治疗,尤其注重血浆置换及血浆输注将明显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9.
同源盒基因(homeobox genes)最初发现于果蝇体内,以包含一段被称为同源盒的183bp的保守序列为特征。按照基因的同源性可将人类同源盒基因分为两类:Ⅰ类同源盒基因,又称HOX基因,分A、B、C、D4簇,依次位于人类7、17、12及2号染色体上。Ⅱ类同源盒分枝基因,又称Non-HOX基因,包括三氨基酸环延伸(three-amino-acid extension,TALE)家族(含MEIS家族及PBX家族)、OCT家族、HOX11等。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PET显像诊断卵巢癌和监测治疗的价值.方法用siemensECAT47PET扫描仪对1例可疑卵巢癌患者及2例术后的患者行PET检查.3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卵巢癌.PET检查前禁食6小时,空腹血糖控制在6.7mmol/l以下,并按5.55MBq/kg静脉注入18F-FDG,40分钟后检测.结果PET显示了术前1例B超阴性,肿瘤标志物CA125在正常范围内的透明细胞癌,经PET检查确诊并经病理证实.另2例术后化疗3周期的卵巢癌经PET检查,其中1例局部复发并全身转移,另1例仍无瘤生存.结论PET显像可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术后化疗疗效监测且比B超及肿瘤标志物CA125等更具有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