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10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21.
目的总结应用新型矫形钢板治疗成人漏斗胸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矫形钢板治疗190例成人漏斗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1例、女39例,年龄18~45(21.80±3.96)岁,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对术前术后的Haller指数及肺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90例患者矫形效果满意,均痊愈出院,其中12例因凹陷范围大,置入2根钢板。术后气胸7例,其中2例经胸腔穿刺抽气一次后痊愈,5例为少量气胸,无需特殊处理。5例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予清创后痊愈。术后2例因局部应力过大出现钢板移位,再次手术后效果良好。手术时间36~65 min,术中失血量5~20 ml。术后住院时间4~7 d。Haller指数及肺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结论应用新型矫形钢板治疗成人漏斗胸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2.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遗传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研究发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核型具有不稳定性,且干细胞移植后长期安全评价等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目的:观察体外分离培养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培养的遗传稳定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3/11在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骨科研究中心完成.材料:成人腹部大网膜脂肪组织来源于单纯性阑尾炎患者,由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普通外科提供.方法: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HG-DMEM培养基吹打细胞沉淀,过滤后于37℃、体积分数为5%的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待细胞生长至70%~80%融合时消化传代.分别取第3,25,30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相关指标检测.主要观察指标: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表达、细胞增殖、核型分析、超微结构电镜观察、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第3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CD13,CD44,CD59均呈阳性表达,而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CD34及成纤维细胞表面标志HLA-DR均呈阴性表达: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均未见异常,呈二倍体结构;镜下可见完整的高尔基复合体,数量较多的粗面内质网,部分糖元颗粒分布在胞浆中.第25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裂增殖作用强于第3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多条染色体出现断裂畸变,并且染色体数目出现异常,呈亚二倍体或超二倍体核型;核仁增大,异染色质及线粒体数量增多,内质网数量少,细胞较为幼稚.第3,25,30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的表达吸光度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分离获得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长期体外培养具有遗传不稳定性,有向肿瘤细胞突变的倾向.  相似文献   
23.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多旁路一例杨敏全,李国庆,许力舒,石磊,马伟,汪公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起搏介入中心乌鲁木齐830001)患者女性,20岁,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7年,体表心电图呈B型预激综合征。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预防效果不佳。入院后行...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克隆幽门螺杆菌 (H pylori)全长hpaA基因 ,构建表达HpaA蛋白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并研究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用PCR扩增全长hpaA基因 ,经适当的酶切 -连接反应将其连入原核表达质粒 pTrc99A ,并进行了基因测序。重组质粒经鉴定后再导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 6 1,提取重组菌质粒 ,PCR和酶切鉴定 ,筛选阳性克隆。用SDS -PAGE电泳和Westernblot进行HpaA表达分析和鉴定 ,用薄层扫描分析HpaA含量。重组菌 3× 10 8CFU/ 0 4ml/只免疫C5 7BL/ 6小鼠 ,4周后H pyloriSS110 5CFU/只攻击小鼠 ,再 5周后处死小鼠 ,取腺胃做快速尿素酶试验和Giemsa染色 ,以明确H pylori定植情况 ,对照观察免疫保护效果。 结果 经PCR和酶切证实 ,构建了含 783bphpaA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 pTrc99A -hpaA ,并将后者成功转化了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重组菌能表达约 30kDaHpaA蛋白 ,重组HpaA量约占全菌体蛋白量的 38 9% ,Westernblot证实其有免疫反应性。重组菌对小鼠免疫保护率为 4 3 4 8% (10 / 2 3) ,与空白对照组比统计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构建了表达H pyloriHpaA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该菌株对C5 7BL/ 6小鼠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应用64排CT图像与三维电解剖标测整合技术(Carto-Merge)指导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方法15例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房颤患者,术前1~3d行64排CT成像检查,然后应用新型的Carto-Merge软件包,将64排CT获得的图像导入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中,分离并重建左心房及肺静脉CT图像,应用Carto-Merge软件,陆标匹配(Landmark Match) 表面匹配(Surface Match)法将左心房及肺静脉的CT图像与电解剖标测成像进行整合,在整合重建图上指导环肺静脉隔离消融房颤。结果所有患者的CT图像均能与电解剖标测图像进行整合,并可指导房颤的导管消融,整合误差为2·11±0·82mm。完成环肺静脉消融治疗后,30对肺静脉全部实现电隔离;手术时间平均为170·51±38·47min。心脏压塞并发症1例,随访3个月后15例均无房颤复发。其中包括2例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均无血栓及肺静脉狭窄并发症。结论64排CT图像整合Carto系统的方法有助于成功进行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26.
腹水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原因很多,但因缺乏特异的临床标记,且无辅助检查结果提供足够的阳性预测值,因此病因学诊断非常困难.随着现代影像学和实验窜检查诊断技术的发展,许多引起腹腔积液的疾病得到明确诊断,但部分患者仍需行创伤性检查,如腹腔镜探查活检.  相似文献   
27.
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拔管后压迫和制动时间长,且易出现迷走反射及穿刺部位血肿.我科于2003年2月至7月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封堵穿刺部位,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比较托幼机构不同空气净化消毒方法的实际使用效果,供托幼机构选择空气净化方法参考。方法通过生物和理化测定方法,对托幼机构使用的不同空气净化方法的净化消毒效果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在测定的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紫外线灯、艾条熏蒸法、食醋熏蒸法和自然通风法等五种空气净化方法中,对空气中细菌清除率基本一致,但以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对空气中尘埃颗粒净化效果最好。结论在比较的五种空气消毒和净化方法中,以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机净化空气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9.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治疗失败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幽门螺杆菌(H.pylri)感染已被证明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并在胃癌发生的初始阶段起重要作用[1].在我国,60%以上的人群有H.pylori感染,根除H.pylori感染可治愈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且可预防胃癌的发生[1,2].目前已有几种有效的H.pylori根除治疗方案,有些治疗方案具有多重药物、剂量大、疗程长、副作用多和可能产生耐药性等缺点,而另一些较新的治疗方案虽可克服以上缺点,但却存在治疗费用高等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当前推荐的H.pylori根除治疗的一线、二线治疗方案,以及治疗失败的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百纳培南对小鼠大肠埃希菌泌尿道上行性感染的体内疗效。方法通过泌尿道钝针头插管法,向小鼠膀胱内注入0.05 ml浓度为1010cfu/ml的大肠埃希菌9612菌液,建立小鼠泌尿道感染模型。于感染后6、24和30 h皮下给药,感染后48 h处死动物,取肾剖面盖印并研磨计数,对百纳培南进行体内药效学评价,并与对照药美罗培南、厄他培南进行比较。结果对大肠埃希菌9612泌尿道上行性感染小鼠,百纳培南8、2和0.5 mg/kg剂量组小鼠肾组织匀浆菌落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8、2、0.5和0.125 mg/kg剂量组肾剖面盖印结果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百纳培南与相同剂量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组相比,除0.125 mg/kg剂量组肾剖面盖印结果与厄他培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外,其他剂量组肾组织匀浆菌落计数和肾剖面盖印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小鼠泌尿道大肠埃希菌9612上行性感染,百纳培南可显著降低小鼠的肾组织菌落计数和肾剖面盖印阳性率,疗效与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