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28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背景:国内外学者已应用有限元分析在前臂的桡骨骨折及其固定、尺骨骨折及其固定等方面进行了生物力学评价,但还未见应用该方法对下尺桡关节进行生物力学评价相关的文献报道。目的:建立并验证下尺桡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于临床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将1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右肱骨远端到腕关节中段的CT和MRI图像,导入Mimics10.01和ANSYS10.0中,建立下尺桡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体外生物力学试验,在横向拉伸、轴向压缩、旋前和旋后扭转4种工况下观测下尺桡关节各结构的应力分布,所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生物力学实测数据比较验证。结果与结论:所构建的下尺桡关节有限元模型共有333805个单元,508384个节点,客观反映下尺桡关节真实解剖形态。所建模型在横向拉伸、轴向压缩、旋前和旋后扭转4种工况下,理论分析结果与生物力学实测数据一致。证实所建的下尺桡关节有限元模型真实性较高,可用于生物力学分析实验。  相似文献   
52.
36例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承夸  韦文  陆文忠  麦荫文  华树良 《吉林医学》2011,32(13):2533-2534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进行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2,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χ2=14.69,P<0.01;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t值分别3.975 6、9.682 1,均P<0.01。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损伤程度较传统切开手术小,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3.
下咽癌(hypopharyngeal carcinoma)是一种具有较强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症状不典型,大多数患者就诊已处于中晚期,预后较差。下咽癌的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其中激光微创手术包括经口CO2激光手术(transoral CO2 laser microsurgery,TLM)和经口机器人CO2 激光辅助手术(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TORS)。由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方式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近年来如何彻底切除肿瘤,减少复发,提高生存质量一直是临床医生的探索方向,经口CO2激光微创手术的优越性日益显著。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将主要介绍CO2 激光在下咽癌微创手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4.
脑震荡病人恢复期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震荡作为轻型颅脑损伤,主要表现为脑的功能障碍,其伤情亦无复杂之处,经适当治疗,各种症状多于数日或数周消失。但由于长期以来在患者及其亲属中所形成的误解或仅仅基于对脑震荡的肤浅了解,一些人不适当地夸大了脑震荡的伤情严重性及其转归,以致对伤员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影响。本调查尝试了解脑震荡患者受伤1月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1 资料11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符合脑震荡诊断[1]并符合下列要求的患者:①曾于近年入院或在门诊治疗;②伤后至接受调查的时间为1个月至27个月,平均…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诱发类固醇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3—2016年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798例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类固醇糖尿病发生的影响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类固醇糖尿病患者三餐后血糖水平,t检验比较类固醇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差异。结果 798例患者中,类固醇糖尿病患者38例,年龄(66.86 ± 13.30)岁,显著高于非类固醇糖尿病患者[760例,(39.95 ± 17.01)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8.86,P < 0.01),但两组间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61,P = 0.20)。类固醇糖尿病患者伴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肝功能异常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类固醇糖尿病组(χ2 = 12.25、19.25、32.69、21.47、16.70,均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肝功能异常、激素用量、激素使用时间、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及糖尿病家族史是类固醇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 < 0.05)。0.50 ~ 0.74、0.75 ~ 0.99、1.00 ~ 1.25 mg·kg?1·d?1激素用量类固醇糖尿病患者组之间空腹血糖及三餐后末梢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类固醇糖尿病患者早餐、午餐及晚餐后末梢血糖分别为(11.50 ± 2.90)、(16.02 ± 5.81)、(16.81 ± 4.52) mmol/L。类固醇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组间空腹血糖及HbA1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3.74、9.92,均P < 0.01)。结论 年龄、激素用量、激素使用时间及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肝功能异常等相关基础疾病、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糖尿病家族史是发生类固醇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类固醇糖尿病患者血糖主要于午餐后及晚餐后升高,空腹血糖及HbA1c升高不明显是类固醇糖尿病区别于2型糖尿病的特征。  相似文献   
56.
人体运动的运动学或者动力学分析通常需要对各关节建立局部坐标系,目前大部分人体关节坐标系定义方法基于临床应用,要求专业的解剖学知识,可操作性差.本文定义了上肢的主要解剖学特征点,通过这些特征点构建了肩关节、肘关节及腕关节坐标系,并详细阐述了直接采用肩锁关节点(AC)构建肩关节坐标系的方法和必要性.利用运动捕捉系统对自愿者步态过程中的上肢运动轨迹进行采集,通过分析坐标系特征点在运动过程中空间相对位置的不变性,说明了文章提出的上肢局部坐标系定义方法在一定范围内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7.
背景:利用蛔虫基因融合技术,可将过敏原ABA-1的主要基因进行融合。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重组表达蛔虫主要过敏原ABA-1融合蛋白。方法:从Gene Bank和Protein Database中获取蛔虫主要过敏原ABA-1基因和蛋白序列,选定其中的ABA-1B1,ABA-1A2与ABA-1A1基因重组为融合基因BAA,经密码子优化后,全基因合成目的基因BAA并构建于表达载体PET-44a上,经KCM法转化入大肠杆菌JM109中进行克隆,PET-44a/BAA经NdeⅠ和PstⅠ双酶切及DNA测序正确后,转化入大肠杆菌Rosetta Blue TM中,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经Ni柱亲和层析纯化后,通过Western blot和氨基酸测序鉴定目的蛋白。结果与结论:大肠杆菌的融合蛋白BAA表达量约占总蛋白的40%,纯化后蛋其白纯度可达90%左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45000处可见一特异目的条带,氨基酸测序显示N端15个氨基酸与目的蛋白完全相同。结果证实,融合蛋白BAA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的表达。  相似文献   
58.
背景:有研究表明肿瘤细胞株中存在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复发、转移的根源,但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中肿瘤干细胞的表达及生物学特性至今少有报道。 目的:观察人鼻咽癌CD133+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意义。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中CD133的表达情况。免疫磁珠分选技术获得人鼻咽癌CD133+干细胞,分别采用无血清培养法、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试验及裸鼠体内成瘤实验检测CD133+干细胞的体外增殖及体内成瘤能力,并将其与CD133-及未分选鼻咽癌细胞进行比较,以了解CD133+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结果与结论:免疫磁珠富集的CD133+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呈悬浮生长,并可以形成肿瘤干细胞球。CD133+细胞与CD133-细胞比较具有较高的克隆形成能力(P < 0.01);CD133+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率高于CD133-细胞(P < 0.05)。结果证实,鼻咽癌CD133+干细胞能在体外分离培养,形成干细胞球,增殖能力强,在裸鼠体内具有极强的成瘤能力。 关键词:鼻咽癌;肿瘤干细胞;增殖;生物学特性;干细胞培养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6.013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索AGGF1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80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AGGF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对其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AGGF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比癌旁组织高(P<0.001),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发现AGGF1表达高的患者生存较差(P=0.002)。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AGGF1可以作为一个独立指标预测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结论:肝癌患者AGGF1高表达预示着较差预后,并且AGGF1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因素来预测肝癌患者术后生存。  相似文献   
60.
目的    研究不同根充方式对桩道预备的牙体组织切削量及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同一个体成对拔除的下颌第一前磨牙20颗,常规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仅根充根尖1/3,对照组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整段根管。两组样品分别进行纤维桩桩道预备,测量预备前后根管容积变化。按临床操作要求,纤维桩粘接后,截取根颈部及根中部各2 mm切片行推出实验测定粘接强度。测量结果使用配对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实验组样品根管容积增加(6.1 ± 1.5)μ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变化(7.7 ± 1.9)μL(P = 0.012)。实验组样品在根颈部及根中部粘接强度分别为(11.8 ± 2.0)MPa和(11.7 ± 2.0)MPa,对照组样品在根颈部及根中部粘接强度分别为(11.1 ± 2.1)MPa和(10.5 ± 1.4)MPa,两组样品的粘接强度差值分别为(0.7 ± 0.4)MPa和(1.2 ± 1.4)MPa。配对t检验表明,在根颈部和根中部,实验组和对照组样品粘接强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或对照组样品中,根颈部与根中部粘接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与常规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整段根管后桩核修复比较,根充根尖1/3后直接纤维桩核修复可减少牙体组织切削量,增加纤维桩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